触摸北极——中学生走进北极科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极论文,科考论文,中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起神秘的北极,同学们可能只在影视中看过那冰天雪地的景色,然而前不久,一些幸运的中学生被选入了探秘世界三极青少年科考队,前往北极考察。在专家和老师们的带领下,小队员们上浮冰、登冰川、深入内陆与沿海滩涂,进行了包括采集动植物标本、采集水样冰样、钻取冰芯等各种科学考察活动,收获颇丰。
这些同学全部来自北京市各重点中小学,由各区青少年科技馆选送,50%以上曾有过成功的科研经历。经过中科院植物所、青藏所、大气物理所、动物所的老师亲自开题与指导,以及国家运动队体检和集训科研团队为期一周的体能测试和艰苦训练,这些学生踏上征程。
9月4日,探秘世界“三极”——青少年极地科学考察科考队圆满完成了首站北极科考任务。同学们感到十分自豪和光荣,短短的10天科考生活,将在他们人生中写下难以忘怀的一页。
本次探秘北极科考,同学们还创造了几项纪录:
——世界第一支全部由青少年组成的三极科学考察团对北极进行科考探秘;
——青少年首次对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冰川、海洋、沿海滩涂和内陆全面科学考察;
——北极考察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青少年打入冰钻,获得1米长的北极冰芯;
——采撷到了大量的实验样本和数据,超过了预期。这些北极气温、生态环境、淡水资源、大气化学观测等方面的数据,为判断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佐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收获吧!
最长的冰滑梯
北京八中的李晨曦担任科考队队长,他告诉我们这样一段经历:
到国际气象站观测那天,为了采样,我们爬到了冰盖上部。上去时为了轻装没带背包,所以从山顶上下来时,工具和收集的样本就只好在两只手里拿着了。冰盖的坡度非常陡,而且表面光滑,走着走着,我只觉脚下一滑,整个人一屁股坐了下去。为了保护刚刚采到的珍贵样本,在摔向冰面的一瞬间,我硬是没舍得丢下手里的样本袋去用手作支撑,任由自己像坐滑梯一样顺着冰面滑了下去。
冰盖很长,这大概可以算是我长这么大坐过的“最长的冰滑梯”了吧!只是当时一边忙着保持身体平衡,以免造成全身翻滚,一边惴惴不安地担心滑到冰盖尽头时,会不会被冰碛物弄伤?心里根本没有平时在人工雪道上滑雪的快感。就这样紧张、慌乱地滑了十分钟之后,我终于坐到了有岩石和土壤的安全地带上。庆幸的是手里的样本、器材毫发无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回头再看看自己,全身都湿透了。挣扎着站起来时突然脚下一软——左脚腕子不知什么时候扭伤了,我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到了车上。
这“最长的冰滑梯”让我对科学研究的艰辛有了切身的体会——只有能吃苦,甚至甘愿为科研冒一定的风险,才有可能实现做一名科学家的理想。
不幸“中弹”
来自北京东交民巷小学的赵晨光同学,回忆在科考中被北极燕鸥吐出的“臭弹”击中的经历,至今还“耿耿于怀”:
在和老师去观察北极燕鸥的时候,北极燕鸥看到我们入侵它的领地,就向我们发起进攻。我们不惧攻击,继续考察,北极燕鸥就使出了它的“杀手锏”,朝我们喷射呕吐物,我不幸“中弹”——我的头被北极燕鸥的“臭弹”击中了。还好,我戴了帽子,要不然我一定会满头污物!我继续用数码相机摄像。突然,相机镜头里一片模糊,接着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一看相机,“NO——我的相机。”我大叫起来,相机的镜头已经被这些腥臭无比的红白色呕吐物给糊满了!真是太恶心了!我不禁尖叫起来。我觉得这些鸟也太不讲卫生了!辅导老师赶紧跑过来给我和我的相机镜头拍了几张照,留作纪念。考察完后我们就回到宾馆忙着擦相机,费了好大劲才把相机的镜头擦干净。
经过这次实地考察,我知道了,科学家们搞科学研究也不容易,不但要有敢于冒险的精神,而且要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这次经历,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激励。
绳子的故事
在科考中,冰川组组长、北京八中的张童昆体会到搞科学研究,既要有严谨的态度,还要有个好身体:
绳子作为工具,在科考实验中毫不起眼,我们谁也没想到要准备它,但就是这小小的绳子,差点儿就让我们功亏一篑。
这次北极考察,我担任的是冰川组组长,主要任务是要带领组员采集一号冰川的样本,采集工具是冰钻。由于温度原因,出发前我们没有使用过这个工具,更没有考虑携带的问题。直到去一号冰川的当天,我才发现冰钻没法拿。因为去一号冰川要走很长的山路,还要过桥,用手抱着装冰钻的盒子是绝对行不通的,包里还要装采集袋等物品,也装不下冰钻。正在发愁之际,经验丰富的辅导老师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根带子,简单地把冰钻固定在我的肩上,更确切地说是我的脖子上。这根绳子真救命,也真要命。说救命是我们终于可以出发了,以前总说搞科学要严谨,这根绳子就更让我懂得了这个道理。说要命是上下山时它紧勒在我的脖子处,让我不时用手去调整,这还好办;过河时,我不能老动绳子了,不然冰钻掉下去,我们这次采集样本的计划就全泡汤了。一口气过了河,绳子勒得我差点儿背过气去,就这样我还是一只脚掉到河里,鞋全湿了,四周除了冰就是冰,我只有忍耐和坚持,心想:必须采回样本,否则我这趟北极就白来了。
以前,我总觉得搞科学研究,脑子好使就行,没想到好的身体素质,也能成就你的事业。行前集训、灵山考察,为我们北极之行奠定了基础。可当我背上十几斤重的冰钻,爬山行进时,才懂得肩负重任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