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完整的电力系统应由用电、配单网、输电网和发电共同构成,其中,配电网主要是将电能直接或降压后输送给用户的电网,可见其与用户关系之密切,同时,它也是影响供电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此,也对电网规划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如此,才可充分发挥出配电网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发展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也对配电网规划与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从目前发展现状看,电网建设水平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实际发展需求,基于此,文章对我国现阶段的配电规划现状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1我国配电网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为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城市建筑密集化、高层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对当前的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和规划。电网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其与城市交通规划、管线建设、环境景观建设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从当前发展现状看,城市电网规划混乱问题尤为常见,如此也增加了城市电网的规划设计难度。其次,目前,我国的能源紧缺问题愈发凸显,在此情况下,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型能源设备逐渐开始被广泛应用。这些小规模电源会被接入未来的配电系统中,同时也会对配电系统的维护模式和运行模式产生一定影响。另外,随着“资源循环利用”口号的提出,也对我国配电网的使用寿命提出更高要求。最后,随着用电负荷水平的不断增长,使我国的用电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比例逐步上升。预计在2020年,我国部分城市的居民用电比例将从原有的10%上升至30%以上,与经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无几。由于用电结构的变化,也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网络结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2我国配电网规划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一些全新的建设区和开发区不断涌现,但当前配电网的线路走廊资源和站点却越来越紧张,进而也会对配电网建设规划工程造成一定制约和影响。基于上述情况,强化城市配电网规划与管理势在必行,其是实现电网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城市合理规划的必经之路,具体途径分析如下:
2.1规划电缆通道
结合变电站进线电源走向、主干配电线布置走向、变电站设置等情况,需在电网规划过程中,对供应规划区域和穿越线路进行统一与合并,以此实现电缆通道的统一化管理。正常情况下,6根以上的电缆便需设置电缆通道,在实践过程中,应本着“均匀分散”、“合理布设”的基本原则,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双排管,降低地下通道建设困难。另外,还要避免使用电缆隧道。在选择变电站建设地址时,要尽可能的选择负荷中心,且要具备出线简单、交通便利、多方向出线等特征,变电站的容量不宜过大或过小。在规划过程中,很多配电网均是直接布置主干线路,对用户线路及其他的线路未做任何安排,因此,在通道规划时需预留出足够余地,以此确保线路的合理、妥善规划。
2.2无功补偿规划
在电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忽视无功补偿的规划,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第一,在布置变配电站时,通常需配置足够数量的无功补偿设备,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会对用户的功率因素提出一定要求。第二,随着用户对于电压等级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对无功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还需考虑到经济性方面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规划无功补偿也逐渐成为电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践过程中,需重点结合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原则,对无功供应、无功需求等进行协调与平衡。
2.3分年度安排与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在完成了总体配电网规划之后,还需结合实际的要求和需求,进行分年度安排,以此确保项目先后的良好衔接和过渡。同时,也可使近期项目更加明确和具体,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需求。通过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工作的开展,可直接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进行反映,其在实践的过程中,主要以用户停电天数为基础和标准,具体包括设备的选型、供电的可靠性、运行维护、调试安装等等。同时,还会涉及到负荷性质、网架结构等因素,故只要现实条件允许,均需开展电网可靠性的评估工作,如此,也可为配电网今后的应用效率提供保障。
2.4通信、继电保护以及自动化规划
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配电自动化与继电保护逐渐合为一体,如此也会对配电网的相关参数和运行状况产生一定影响,进而也会改变配电网的布局和规划模式。不同的配电自动化内容、水平以及规模,配电网的投资水平、规划方案等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此同时,还会对配电网的规划观念、认识、思路等产生影响。
2.5方案对比分析
在配电网规划时,常需对变电站进行全面优化,在此便涉及到了方案的对比分析,由于原始设定不同,故选取的参数也不尽相同,具体如配电的供电接线模式、选用线路容量、供电电压、变电站容量等等。根据上述,可进行分别规划,之后再结合相应的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该环节工作量较大,需具备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程序,以此缓解人员的工作压力。目前,在我国很多发展成熟的区域中,已经建立起了统一模式,即结合统一方案进行规划,无需进行优选,如此不仅节约了电网规划时间,同时也确保了电网规划的一致性与合理性。
2.6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网规划
配电网规划特别是城市配电网规划中,变电站布点、线路走向在地理位置上有诸多限制,因此配电网规划需要紧密结合规划区域的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与配电网规划的结合是当前配电网规划的研究热点。将整个规划范围用GIS网络的坐标系统标识,将馈线可能经过的节点表示为GIS的坐标点。将动态规划的各阶段按照距离变电站远近的顺序表示为一系列GIS坐标点的集合,以此为基础使用动态规划方法规划馈线路径。利用现有GIS系统的信息管理与空间分析功能,获取若干可行代选站址的样本集的可行集,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从定性到定量排序,确定各选址决策指标和样本数据的优越度,从而指导变电站选址。借鉴成功的GIS软件数据结构模型及配电网GIS空间数据的特点,设计了适合配电网规划的空间数据结构,进而开发出配电网GIS空间数据库来辅助配电网规划。以上研究中所使用的GIS系统都属于传统GIS系统,其缺点是与通用开发语言的结合很困难,难以进行二次开发,限制了GIS与规划算法的深入结合。近年来出现的组件式GIS(ComGIS)平台可有效解决此问题。使用ComGIS建立规划区域的网络数据集,使用ComGIS的网络分析功能自动形成两端供电中压配电网单环最优路径,并嵌入遗传算法整体优化过程中,为地理信息和规划算法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社会发展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均对电力能源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要求强化配电网规划与管理,但其属于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实践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具体如主配电线路走向、电缆通道布设等等,从而可为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乔石铭.基于三维GIS技术的电网规划设计可视化系统开发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2):13-16.
[2]俞亮.基于GIS的电网规划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及系统运行案例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7):64-65.
论文作者:叶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配电网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我国论文; 过程中论文; 更高论文; 线路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