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形资产作催化剂,盘活国企存量资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存量论文,无形资产论文,催化剂论文,国企论文,资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近完成的国有企业资产清理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量达72873亿元,国有企业亏损面高达40%以上,有些省份高达60%。根据这种现状,可以把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分为健康资产和病态资产,其中健康资产占60%,总量达4.35万亿元;病态资产占40%,总量近3万亿元。健康资产在资产的运动中,具有正常的、活跃的资产代谢和增值功能,能顺利地完成资产的代谢循环和增值过程;病态资产在资产运动中,其代谢和增值功能发生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循环和保值增值。病态资产的运动,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就是亏损。企业亏损达到资不抵债的情况后,其存量资产就会退出资产运动,处于休眠状态,称为休眠资产或闲置资产。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一方面意味着进一步巩固和促进健康资产的活力,充分释放其能量;另一方面要医治病态资产,修复其正常的代谢和增值功能;对于休眠资产,要重新激活,让其重新进入资产运动,发挥效益。这是实实在在的巨大挑战,要搞活国有企业,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此,笔者提出“存量资产优化组装”这一全新模式,基本思路是: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存量无形资产作为粘合剂和催化剂投入,与病态资产有机结合,激活资产的代谢和增值功能,从根本上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
一、存量资产优化组装思路
存量资产可以分为经营性存量资产和非经营性存量资产,其中经营性存量资产是本文讨论的对象。经营性存量资产可以分为经营性存量无形资产和经营性存量有形资产。经营性存量无形资产主要由商标(商誉)、技术和以管理水平为主体的经营力构成,它是一种软资产。经营性存量有形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构成,它是一种硬资产。
处于正常运动中的企业存量资产是一种有序的组织化资产,具有自身特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资产总是以组装形式进入资产运动,即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软”、“硬”结合,合理配置,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才能正常运转。资产的有序化及组织化程度取决于资产组装结构的优化程度。如果在各种资产的组装磨合过程中,无形资产出现过剩或闲置,就会造成浪费,不能实现无形资产的扩张效应;但如缺少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就失去粘合力和激活力,资产运动就会出现障碍,最终变成休眠资产。
存量资产优化组装就是以现有存量资产为基础,利用健康资产中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形资产作为粘合剂和催化剂投入,置换病态资产中的相应的病态“基因”,从而实现健康存量无形资产与病态存量资产有机结合和合理配置,从整体上盘活存量资产。
无形资产是一种软资产,在存量资产优化组装过程中,扮演着粘合剂和催化剂的角色,具有两大功能,即粘合功能和催化激活功能。在存量资产整体运动过程中,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在地位与作用上是对称的。病态资产之所以缺乏生命活力,其关键原因是其资产运动过程中出现“对称破缺”,即存量资产总体中,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结构比例失调。最普遍的“对称破缺”是无形资产不足或缺乏,企业整体存量资产一旦处于休眠状态,由于缺少无形资产粘合和催化,已不大可能依靠资产自身运动的代谢功能实现自我复苏。要激活这种休眠状态的存量资产必须从外部注入“强心针”,即投入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形资产,实现存量资产的优化组装。
用存量资产优化组装来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涉及到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一种是拥有雄厚无形资产且自身资产组装优化的企业;另一种是缺乏无形资产而自身资产处于病态的企业。所以,要盘活存量资产必须是前者向后者投放足够的无形资产,或者是后者向前者引进足够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虽然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它的确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投入都不是无偿的,而是要讲求投资回报的。引入无形资产的企业,获得了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和使用价值,盘活了存量病态资产;而投入无形资产的企业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这样,企业之间因存量资产的优化组装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又加速和巩固了存量资产的优化组装。
用存量资产优化组装、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经济行为方式:一是无形资产有偿转让。产权市场建立后,无形资产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通过市场中介,实现无形资产的有偿转让;二是合资(合股)联营。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把其无形资产折价或折成股份,与缺少无形资产但拥有有形资产的企业合资或合股联营;三是收购或兼并。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对拥有休眠资产的企业实行整体兼并或干脆出资收购;四是把缺少无形资产的企业的有形资产委托给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经营。
二、存量资产优化组装模式
如前所述,存量资产优化组装的实质就是用健康资产中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形资产“基因”(包括商标、商誉、技术、经营力)置换病态资产中的病变“基因”,通过无形资产的粘合和催化作用,来激活存量资产。按“基因”的不同类别,可将存量资产优化组装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商标(商誉)投入置换型。这种组装模式就是用企业的驰名商标(商誉)作为资产投入,组装病态资产,允许资产优化组装后的企业使用驰名商标(商誉)。这一模式适用于盘活这样一种类型的企业,即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达到驰名商标标志产品的质量水准,但由于其商标知名度不大,产品销路不畅。
2.技术投入置换型。利用先进的技术作为资本投入,置换病态资产中的落后陈旧技术,通过技术置换来优化组装病态存量资产。这种模式适应于组装那些技术陈旧过时,但具有较强经营力,一定知名度及雄厚有形资产的企业的病态存量资产。
3.经营力投入置换型。目前,理论界称之为“托管”,在全国许多省市广泛应用,效果明显。它是将企业存量资产委托给具有较强经营力的法人或自然人有偿经营。也就是在企业存量资产中注入强大的经营力,实现存量资产的优化组装,从而盘活存量资产。此模式适用于知名度较高、技术基础好,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力而使存量资产处于病态的企业。
4.无形资产组合投入置换型。前三种模式都是单个无形资产投入置换型,而对那些病态“基因”不止一种的病态资产,靠单个无形资产的投入置换是不够的,这就需要靠具有活力的无形资产组合投入置换。根据投入的无形资产不同组合形成,可分为“商标+技术”投入置换型;“商标+经营力”投入置换型;“商标+技术+经营力”投入置换型。实践中应根据资产的不同病变特征,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投入无形资产的同时,投入一定数量的有形资产也是必要的。
三、存量资产优化组装的优势
存量资产优化组装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具有四大优势:
1.盘活了存量资产。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的现状是:一方面,近3万亿元的资产属于病态资产,处于亏损营运状态或闲置状态;另一方面,4万多亿元健康资产中,巨大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形资产存在过剩、闲置、分散等浪费现象,不能充分释放其全部能量。存量资产优化组装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存量资产的优化组装,无形资产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了健康资产的活力;同时,为病态资产注入了生命力,使之重新激活复苏。所以,存量资产优化组装不仅盘活了病态存量资产,也进一步释放了健康存量资产的能量。
2.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资源只有在有效合理配置下,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广义资源包括所有生产要素,当然也包括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对于有序的有组织的存量资产整体来说,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在地位和作用上是对称的。一旦在配置上不合理,或者结构比例出现失调就会造成运动的障碍,资产营运就不能获得最佳效益甚至出现负面效应,造成资产运动中“对称破缺”。存量资产优化组装的切入口就是“对称破缺”,它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存量无形资产投入置换方式解决了“对称破缺”问题,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合理的配置。
3.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思路,要求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扩张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存量资产优化组装作的就是存量资产这篇大文章,它不是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来实现经济增长,而是依靠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优化存量资产结构来盘活存量资产。它依靠驰名商标、科技进步和以管理水平为主体的经营力这些存量无形资产来搞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这盘棋。
4.提高了人们对无形资产的关注度。由于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长期以来,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忽视了无形资产的存在,看不到它的巨大作用。直到现在,我们的企业领导者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注重对无形资产的投入、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存量资产优化组装给这些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它不仅给企业创造效益,而且还可用来盘活存量资产。
存量资产优化组装在理论研究上还是一片空白,在实践探索中尚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障碍。但这种模式在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过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诱人魅力,不失为搞活国有企业的一种新思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值得去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