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拓展知识,深化思维,提高技能--从中学入学试题看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_数学论文

夯实基础,拓展知识,深化思想,提升技能——从一道中考试题看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夯实论文,应具备论文,技能论文,能力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又一年的学业考试落下帷幕.现结合2013年初中学业考试数学卷(衢州)第24题的答题情况和笔者在监考过程中看到的学生的答题欠缺,以及试后的调查情况,谈谈学业考试中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

      题目(2013年浙江·衢州卷第24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原点O及点A(0,2),C(6,0)作矩形OABC,∠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OD方向移动,同时点Q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1)当点P移动到点D时,求出此时t的值;

      (2)当t为何值时,△PQB为直角三角形;

      (3)已知过O、P、Q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将△PQB绕某点旋转180°后,三个对应顶点恰好都落在抛物线上?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该题借助直角的平分线暗修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大众化的双动点作为设问的基础,于平常中蕴藏着考查的各项指标和需求.从考场看,75%的学生用30分钟完成了前18题(全卷共24题),

的学生再用30分钟完成19~23题的大部分,很多学生用近一半的时间解答第24题,但未能如期完成,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下面从几方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基本的数形结合能力

      在初中,数形结合始于数轴,是乘法公式的有力验证工具(等面积图形变换),除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外,经典如求

的最小值的构造法及轴对称变换中的线段和最小问题,以坐标系最为常见.

      此题也以坐标换长度,以∠AOC的平分线协同暗修等腰Rt△AOD,通题用“数”表“形”,以“形”带“数”,不离不弃,朴素踏实.(1)问“求当点P移动到点D时的t值”,解答如下:

      因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坐标是(0,2),

      所以OA=2.

      又因为∠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

      所以∠AOD=45°.

      即△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OD=

OA=2

      所以t=2

÷

=2.

      从考场看,(1)问解答完成较好,但还是有一些数学薄弱生未能解出.试后了解到原因主要是没有从“45°”领悟到△AOD的特性,没有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说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欠缺,这也要求课堂教学应关注全体,面向全体.

      二、应变的“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能力

      当问题继续发展时,情况急剧改变,完整解答问题(2)的学生明显减少.

      问题(2)由双动点牵入,是一道开放型探究问题.该问解答的缺失,原因在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能力的缺失.

      所谓举一反三,就是由此及彼,拓展延伸;举三反一,就是归纳总结,深化反思.这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能熟练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

      试后调查表明,很多学生没能把“△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OD方向移动,同时点Q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移动”看懂,没有发现“△O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也没有发现“当点P与点D重合时,△PQ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这种能力的缺失,其实与总复习过程中教师总是“一言堂”有关,学生缺少单独思考的时间和独立完成的空间,有些学生整整一个学期复习下来,连一道综合题都没有独立完成过,他们在独立的学业考试中又如何实现“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呢?

      三、清晰的分类讨论能力

      有一部分学生认识到“△O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却又止步于此.他们对双动点牵引下的开放型探究题的唯一感受是“思绪如麻,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正是缺少了清晰的分类讨论能力.

      分类讨论,可以理解为按照不确定因素中的若干特点分离问题,使问题更有规律,并就这一问题展开辨析,实现策略和方法的条理化、清晰化.其中的“不确定”可分为已知条件不确定和结论不确定.不确定性决定如何分类讨论.

      此题(2)问可归结为结论不确定,即△PQB为直角三角形时直角顶点的不确定,导致这种不确定的根本原因是两动点P、Q相对于定点B的位置改变.那么,当t为何值时,△PQB为直角三角形呢?

      该问依赖于“在P、Q运动过程中,哪一个角可以为90°”.从下页图2(1)~(5)的运动过程看,∠PQB从钝角变为锐角,有可能为90°;∠PBQ经历了“锐角—钝角—平角(P、B、Q三点共线)—钝角—锐角”的变化过程,可能两次为90°;因为∠BPQ<∠OPQ=90°,所以恒为锐角.

      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应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分别是当∠PQB=90°时和∠PBQ=90°时,其中∠PBQ=90°时,又对应着两个不同的t值.

      

      四、开阔的数学建模能力

      分类清楚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关键.在初中阶段,求未知数的值的常见方法还是方程建模.

      请看如下解法:

      如图3,作PG⊥OC于点G,连接BP、BQ,

      在Rt△POG中,∠POG=45°,OP=

t.

      在等腰Rt△OPQ中,OG=PG=t,即点P坐标为(t,t).

      

      

      解得t=5±

.

      综上可知,当t=2或t=5±

时,△PQB为直角三角形.

      这样的解答,不仅需要清晰的分类,还需要更为开阔的数学方程建模思想.由“所问”想到“所需”,由“所需”想到“条件”,层层递进,这才是学生需要的能力,也是综合题的妙处.

      五、指向性质的化归能力

      从考场看,还有学生能完整解答前两问,只有少数学生能完整解答(3)问.这让我们反思教学中的化归思想的落实情况.

      化归,简而言之,就是变生为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解决问题.对学生而言,(3)问有“两”难:其一,含参数t的抛物线

,一看吓坏了;其二,不理解“将△PQB绕某点旋转180°后,三个对应顶点恰好都落在抛物线上”中的“某点”的含义.学生在这“两难”面前完全丧失了“突出重围”的思辨力,只好“缴械投降”.

      那么,该问的要义在哪里?

      第一,点P(t,t)恒为抛物线

的顶点;

      第二,“将△PQB绕某点旋转180°后,三个对应顶点恰好都落在抛物线上”等同于:

      ①将△PQB旋转180°后落在抛物线上的像与△PQB关于这点成中心对称;

      ②“顶点在抛物线上的△PQB绕某点旋转180°后,三个对应顶点还落在抛物线上”,意味着这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构成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某点”这一旋转中心就是△PQB某一边的中点.

      因此,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性质.这就是“指向性质”的化归思想.

      第三,分别以△PQB的各边中点为旋转中心作平行四边形,设点P、Q、B旋转后的对应点分别为点P′、Q′、B′(如图4).

      

      观察图4,有:

      ①点P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顶点,显然点P′、Q′不可能落在抛物线上;

      ②PQ的中点是旋转中心,坐标为

      ③点B′的坐标是(3t-6,t-2).

      ④结果如下:

      因为点B′在抛物线上,

      

       所以

当时,将△PQB绕PQ的中点旋转180°后,它的三个对应顶点恰好都落在抛物线上.

      六、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能力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指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化.用封闭的视野解决问题会让学生故步自封,开放的思维才有利于学生尝试、发现,体验成功的乐趣.

      特值是方法之一.

      如学生发现点P与点D重合是一特值,这时△PQB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OPBQ是平行四边形,因此t=2既是(1)的解,也是(2)、(3)的一个解.考试时,虽不得全分,至少可少失分.

      若能变通,(2)问还有如下解法:

      ①如图5,当∠PQB=∠OPQ=90°时,BQ//OD.

      

      所以∠BQC=∠POQ=45°,

      即QC=BC=2.

      所以OQ=4,

      即2t=4.

      所以t=2.

      ②如图6,当∠PBQ=90°时,作PN⊥Ox于点N,交AB延长线于点M.

      则∠PBM=∠CBQ.

      所以△PMB~△QCB.

      

      即CB ·PM=QC ·MB.

      所以2(t-2)=(2t-6)(t-6),

      化简,得

-10t+20=0,

      解得t=5±

      

      综上可知,当t=2或t=5±

时,△PQB为直角三角形.

      借助已知,构造相似,数形相依,讨论化归,可见所有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独立又相容.只要课堂教学合理有效,数学思想完备无缺,数学能力因“实”而强,学生必能“笑到最后”.

标签:;  ;  ;  ;  ;  ;  ;  

夯实基础,拓展知识,深化思维,提高技能--从中学入学试题看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