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威胁论文_魏长坤

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威胁论文_魏长坤

黑龙江北斗国土测绘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但事物无不具有两面性,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河流形态的多样性也在不同程度的降低。河流形态多样性的降低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他将导致水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使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威胁

前言

兴建水利工程满足了人们对于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及旅游等需求。通过调节水量丰枯,抵御洪涝灾害对生态系统的冲击,改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状况以及调节生态用水等方面,水利工程同样贡献巨大。但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还是具有威胁性的,自远古至今兴建的水利工程是一种在流域和区域水平上对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本文阐述了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威胁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保持生态系统健康性与完整性的技术对策要点。

1.水利工程的投入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1.1积极影响

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解决“调水地区”易遭洪水威胁的灾害问题,挽救地区性生态危机。如:原苏联的北方南调等工程除工农业用水之外,还缓解里海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会很好地缓解因南涝北旱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其次,大型蓄水库(如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既能防沙除涝,又能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善其周围绿色植被的生长。如前苏联的中亚和哈萨克的沙漠,由于调入了大量的水,部分地区已变成繁茂的绿绿洲。而且,水利工程能够优化水质,减水污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

1.2消极影响

兴建水利工程容易诱发地震。由于大量水体的聚集,会使库区地壳结构的地应力发生变化,为诱发地震创造条件。水利工程的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

地下水位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沼泽化。高边坡地区还会因土壤含水过高而引起滑坡或泥石流。而且水利工程对调出水地区生态也有利不利影响,如原苏联的北水南调工程造成原流入咯拉海的淡水量和热量减少,西伯利亚大片森林遭破坏,风速加大、春雨减少、秋雨骤增,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最关键的是,水利工程打破了原有水系内生物(尤其是珍奇动物)的生活环境,严重的会造成灭绝,或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使食物链遭到破坏,可能引起瘟疫等灾难。如三峡库区的猿猴,据专家预测,到三峡大坝建成后,会有相当数量猿猴流离失所,再也没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盛景了。水利工程对生物、水文、水温等也具有很多的不利影响。大型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有水文条件,影响了地下水质和水温,造成居民的迁徒、集中,加快城市扩展,导致可用耕地日趋势减少。

1.3水利工程的利害评价

水利工程的风险分析评价,实际上,每一大型水利工程都存在着某些确定的风险因素,不冒一定风险的工程是不存在的。工程风险存在的风率虽然很低,但一旦发生,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与环境后果,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水利工程环境评价的风险分析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根据长期跟踪水利工程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潜在的,许多问题特别像河口生态,库区生态、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变化,不是短期能明了和掌握的,只有长期的监测、观察、研究、才能逐步找出规律,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能以工程通过可行性论证为终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改善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措施

2.1施工前期

施工前期要加强库区生物群落调查,开展已建水库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预测。规划设计的周期,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大型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 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还要保持河流的蜿蜒性来保护河流形态多样性。即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应尊重天然河道形态,避免直线和折线型 的河道设计。最好要做到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

2.2施工阶段

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而且,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 机构,进行水质、大气、嗓声的本底测定,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在我国大跃进时期的兴修水利中的十分深刻的。河道防护工程的岸坡采用有利于植被生长的透水材料,特别注意采 用当地天然材料。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性。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生物群落一旦形成系统,其内部各要素不能被分割而孤立存在;如果硬性分开,那么分解的要素就不具备整体性的特点和功能。在一个淡水域中,各类生物互为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形成了食物链结构,因此水利工程设计应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提供鱼类孵条件以及鸟类和水禽栖息地和避难所,尽量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且河流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近代净化与自我修复功能。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同种生物种群间、异种生物种群间在数量上的调近代保持着一种协调关系。水体自我修复能力,也是淡水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的一种。在外界干扰条件下,通过自我修复,保持水体的洁净。由于具有这种自我修复功能和自我净化功能,才使淡水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利工程的施工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净化和自我修复功能,开发与推广生态系统治污技术。

2.3施工后期

在我国,兴修水利工程对生态平衡以及环境的影响开始重视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此,国务院专门规定今后凡规划大型(中型)水利工程,必须同时要考虑到环保问题。施工后期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景观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施工完成后还应该对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系统进行长期的跟踪,确保水利工程周围的河流生态系统受到水利施工的影响最低化。而且,水利工程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而复杂的,在后期的长期跟踪过程中,一旦发现生态系统有受到水利施工影响的痕迹,就要马上进行补救。河流形态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系统产生威胁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后期的长期跟踪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调查河流多样性的变化。

3.结语

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基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是水利工作的应有之义。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不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生态影响问题,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志帅.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0).

[2] 杨琼.水利工程队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J].《西藏科技》.2007(5):30-33.

论文作者:魏长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威胁论文_魏长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