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哲学蕴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514(2003)02-0035-05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其实质是在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上对现实 的超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创新又是社 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对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推动和影响作用。马克思主义既是 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又是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是要使 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使我 们的思想认识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并且指引社会实践的前进。
一、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是一种精神,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但是,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 不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事情。创新理论无疑需要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更 重要的还是以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为基础。
现实世界体现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二重化,而实践则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 与统一的基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通过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表现形式而体现出 来的。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实践的人通常是实践活动的主导者,是能动的作用者。但 实践的人也往往是被作用、被规定、被改造的对象,因而具有受动性。受动性揭示的是 人对自然对象的依赖性。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创造性活动都要受制于对象世界的支配 和制约。但这种受动性又是人之所以要发挥能动性的客观根据。人是实践的主体,所以 能够把外部的现实事物以及连同人自身都变成认识和改造的客体,主客体之间在实践活 动中所以能够实现“双向的对象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属人的能动性。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内容上具有同构性。主观世界并不是离开客观世界而独立自存 的实体,也不是一个超然于客观世界而绝对孤立自存的世界,相反,它从属于客观世界 。当然,主观世界具有“由己性”的特征。正是这种“由己性”,使人们可以在心意之 内随意组合、建构客体,从而使主观世界既可能表现、肯定客观世界,又可能偏离、超 越客观世界。但从内容上看,这种表现、肯定或偏离、超越都源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在观念的形式中反映着客观世界的内容,在概念中凝结着对客 观世界本质的理解。“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 东西而已[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首先,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人所具有的以 大脑为中心、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系统,是一种高级信息加工系统,它通过多级、 多环节的信息处理与信息操作,完成着由物质的东西向精神的东西的转化。人们要认识 事物,首先要通过认识工具的参与以及感觉器官的作用,把客体复杂的实物形态的信息 ,转化为能被人的感官接收的具有客体特征的信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对这些信息进 行初步的选择和加工以后,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对其进行编码,将具有客体特征的信息 转换为适于主体思维进行操作的编码信息,然后经过人脑极其复杂的再加工和再反映形 成观念信息。
其次,人的认识不仅具有摹写性,而且具有能动的创造性。现代认识论研究表明,主 体对客体的反映,绝非是客观对象在主体头脑中的直观映现,而是通过主体的重新组织 、重新构造才形成的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反映、选择与建构的过 程。所谓建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主体不仅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而且要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 在大脑中把这些信息重新组合成为观念的体系,并随着认识的推移而不断深入。没有这 一过程,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可见,建构或重构是认识过程 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转换器。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实践以及认识活动把客 观世界转换为主观世界;另一方面,又可以把主观世界,尤其是其中的理想存在通过实 践转换为现实的存在,成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上述两方面的转换,既以客观世界为原 形,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更新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内容,这就是创新。所以我们 说,实践呼唤着创新,实践也为创新提供了广阔、丰富和深厚的源泉。
只有深深扎根于实践的理论才具有生机和活力。今天,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创新,就必须不断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要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立足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出来,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新的 思想和新的理论观点。不仅要投身于变革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而且要善于倾听实践 的呼声,把握实践的走向,合着时代的节拍,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互动中,不 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实践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 一方面,主体外化为“物态性”的对象性客体;另一方面,客体则内化为“人态性”的 对象性主体。因此,实践活动是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双向的相互转化和相互创造的双重 化过程,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能动而现实的有机统一。
如果实践活动仅仅受着受动性的驱使,那么,人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马克思 说:“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 点只有人才能做到”。“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 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2]。”这就 是说,仅仅依靠本能化的行为和自身机体的改变去适应周围环境,并由此而获得它所需 要的生存资料,这是动物的生存方式。与动物相反,人却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活动让周 围环境来适应自己,并且能够在自然界的基地上创造出一个适宜于人类自己生存、享受 和发展的对象化的世界——“人的世界”。
受动性体现的是客体对象的制约性,而能动性所体现的则是人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 所具有的自主性、超越性。因此,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矛盾关系从超越与制约的意义上来 看,也就体现为一种自由和必然的矛盾关系。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 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 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发展起来[3]。”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实 践活动的产物。这种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的重要表现,就在于人们能够揭示和把握社 会发展的规律,进而依据这些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这个揭示和把握规律的过程 ,就是不断深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从深动的直观到抽象 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4]。”
理论创新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更深刻、更完整的认识,它为人们 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拓展新视野,开辟新思路 ,形成新认识。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又会在更高层次上 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展开。列宁也讲:“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5] 。”理论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把握越深刻,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就越具有指 导性,就越能够发挥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和先导作用。因此,“实践基础上的理论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 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 持的治党治国之道[6]。”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当今世界 复杂多变,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和其它方面的创新。我们要正确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深入研究回答现实 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努力拿出更多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思想理 论成果,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服务。
三、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 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之中, 旧事物不断消亡,新事物不断出现。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过程的观念反映,理论也应该 是发展的、变化的。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 观点。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发展,不前进,不能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创 新,就会丧失生命力,就会成为历史的陈迹,被历史所淘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 。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决定了理论必须永不停止地创新。科学的理论是对它所反映的特定 领域普遍的、本质的内在联系的抽象和概括,因而能覆盖、解释相应领域里的各种现象 ,并成为参与这一领域实践活动者的指南。但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思维活动的产物,它“ 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概括了研究对象的共性和本质,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但却舍弃了对象的丰富多样和生动形象的个性。“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现实的实践 永无休止地在发展,而理论常常滞后于实践,这就决定了理论在本质上应该不断地发展 和创新,否则将失去生命力。
在实践活动中,始终存在着遵循规范和不断创新的矛盾,能否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一矛 盾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的成败。人们对在实践中被反复证明为合理的、有效的经验加以 提炼、概括而形成的某些原则、条例、标准就是规范。一般而言,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 遵循一定规范的。然而,考察人类实践史不难发现,实践活动取得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 ,又都是不断突破某些既有的规范并建构新的活动规范的结果。这种对旧规范的突破、 新规范的建构就是人类活动的创造性表现。
规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规范是根据以往多次实践的经验概括提炼而成的。即使是正 确的,它也要受到两个维度的制约:一是时间维度,规范是静态的,而不是趋前的、动 态的;二是空间维度,规范具有排斥性,它不能容纳非规范、非常规的事物。以上两 个维度的制约决定了规范必然导致封闭性。
规范的局限性说明了创新的必要性。规范无疑对现实和未来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 导作用。但规范内的活动往往是常规性的、重复性的,而客观事物却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其时间、空间的条件也是不断变化着的,更不用说不同事物之间在性质、状态、特征 、时空条件上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如果一味地囿于既有规范去认识或评价变化发展了 的事物,去分析有多种差异的其他事物,就不免会将它们视为不合理的“异己”而予以 排斥。在中国革命史上,王明对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排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人们的活动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中都囿于常规而不敢超越,人类社会就无法进步 ,就将陷于雷同、单调而失去应有的活力。所以,创新的实践活动对于事物的发展、社 会的进步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创新是理论的生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根本原 因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一理论品质是由其科学体系的本质属性决定 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时代性、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科学性,决定了马克思主 义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自身发展的新境界。从马克思恩格斯到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他们都在与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发展着的科学 和开放的体系,不断为这个理论肌体注入生命活力。
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与它的创立者的思想理论之间既有继承的 一面,又有发展的一面;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有新的创造。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 ,必然会遇到马克思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会做马克思没有做过的事,说 马克思没有说过的话。这就是创新。世界上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 ,是不再向前发展的。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如果我们的思想认识 落后于实践,实践就会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既不能背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要以发展着的实践为坐标。
创新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 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要着眼于变化着的实际,不断根据新的事实研究新的问题 ,探索新的规律,使我们的思想理论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协同。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 要看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以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拓 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
四、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不断创新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理论创新的紧要关头。中国 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和新任务,不仅与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与列宁所处的时代、与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就是与邓小 平生前相比,也有很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提出的具体论 断和结论,不可能为解决我们今天遇到的新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新 的时代、新的实践的考验和挑战,这是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的重大机遇。面对深刻变化着 的世界和深刻变化着的中国,以及由此带来的许多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回答和解 决的新问题,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这就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发挥历 史的主动性和革命的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和解决新问题 ,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 着实践的进展和时代的步伐而发展,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刻认识和把握 当代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其规律。只有通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 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大局;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代发 展同步。
自20世纪初以来,尽管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但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主要是回答和解 决三个问题:一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走什么样的道路夺取政权;二是要搞清 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是共产党在执政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 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要解决这三个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既需要理论创 新,又需要实践创新,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毛 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全 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科学地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 代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我国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科学地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第三个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大深化了我们对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理 论武器。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勇于创新,更要善于创新。勇于创新,就是要培养 和树立创新的观念、创新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处处追求创新,时时追求创新,在各项 工作中追求“新境界”、“新局面”、“新活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全党始终保 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 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善于创新,就是要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创新能 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 的新境界,才能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世纪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收稿日期:200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