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会组织论文,我见论文,创建学习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我们既要看到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给区域带来的新变化,也要充分估计到由此带来的劳动关系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履行好工会的基本职能。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关键。提高素质的途径就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学习、创新、再学习、再创新,努力将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一、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它适用于各种组织,并且是国际共创、共识的管理理论。倡导工会组织也要成为学习型组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学习是进步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江泽民总书记针对我们在21世纪已经和可能要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发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并强调指出“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一个组织要实现不断发展,惟一的出路就是比别人学习得更快更好,构建学习、创新、再学习、再创新的机制,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风气。近几年,我们各级工会组织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致力于“四有”职工队伍建设,致力于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致力于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维护,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与我们面临的艰巨繁重的任务、要求相比,与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迫切要求相比,工会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和素质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亟待加强。工会组织只有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才能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因此,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是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需要。
二、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是工会履行基本职能的需要
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是工会组织的天职,是《工会法》赋予工会组织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责。工会要正确地履行职责,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将使经济发展在更广泛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上纳入全球化的轨道;另一方面,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将更加复杂化、多元化。这不仅对工会工作提出了崭新的挑战,也对工会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开放前沿工会特点出发,加强工会工作的前瞻性,提高工会干部理性思考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关键是每个工会干部都要活跃起来,自觉、主动、善于学习,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只有每个“细胞”都成为学习型“单元”,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才有坚实基础。具体来说,工会干部需要不断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要不断提高按照国际惯例处理工会事务的能力。逐步了解国际惯例和国际劳工标准等通行规则,善于利用这些规则和惯例做好工会工作,这对在外向型的区域实现工会职能尤为重要。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社会,工会工作也不例外,必须熟悉国际惯例形成的历史及演变情况,懂得国际惯例的基本精神、原则和基点,并自觉地按国际惯例去处理问题。
其次要不断提高依法维权能力。工会工作、工会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法制,熟练运用法律、提高依法维权能力是做好工会工作的起码条件。在开放区域,工会不仅要直接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需要进行执法监督,参与协调社会矛盾,这些都需要用法律观念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而,工会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增加法律知识储备,不断提高正确动用法律武器的能力,善于运用法律观念分析认识问题,提出代表职工权益的正确主张。
第三要不断提高协调谈判能力。工会干部要代表职工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作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要熟知并运用有关劳动合同、工资分配、社会保险等方面知识。同时,还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在集体合同和协商谈判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发展。客观地说,协调谈判能力还是一个新事物,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还不适应谈判的要求,许多工会干部很不适应与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进行谈判。这就需要工会干部尽快补上法律知识、工资分配、职工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协商谈判能力迅速提高。当然,做为外向型经济区域,工会干部最好还要具备掌握和运用外语交流的能力,这对于开展好工会工作肯定是非常有利的。
第四要不断提高组织动员能力。工会组织要密切关注经济全球化给职工带来的挑战,积极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会同有关部门为职工提高岗位技能和自主择业能力搭建广阔的平台,开展富有特色的“为企业建功,为开放立业”活动,多招并举,激励职工岗位成才,适应开放前沿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同时,要多方联动,实施职工凝聚力工程,如坚持每年为职工办几件实事、好事,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和运动会等,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体现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关心。
第五要不断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工会工作者要具备工作创新能力,使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当前,要抓住《工会法》修订后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高举依法维权的旗帜,在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落实好七项机制:劳动关系及劳动争议协调机制、劳动法律监督机制、法律援助机制、源头参与机制、平等协商机制、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特困职工扶助机制。
总之,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工会工作者要履行好自身职责,非要加强学习不可;工会组织要履行好基本职能,非要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不可。
三、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是工会服从服务于工作大局的需要
除了维护职能以外,教育和参与也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工会组织承担着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重要任务。只有一流的工会干部队伍才能带出优秀的职工队伍。工会由于自身得天独厚的组织优势,也承担着部分社会发展的职能,这对工会干部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会就是广大职工群众的领跑者和导向者,如果工会组织不能始终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就无法实现历史赋予的责任。所以,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用坚持不懈的学习充实自己,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提高自己。从实践“三个代表”的角度看,你要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你就必须不断学习、创新、再学习、再创新,永远创新,永远进取。因此,工会干部应把学习当做终身任务,力争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是工会工作谋求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践告诉我们,工会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决定了工会组织不断适应形势、不断谋求自身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开放前沿,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面临不断变化的形势,我们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研究新情况、接受新事物、形成新认识、树立新观念,自觉地把我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自己的意识超越传统、超越自我,达到新的境界,使我们的一言、一论、一行具有应时性、预见性、超前性,防止“马后炮”,避免滞后性。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研究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积极探索履行工会职能的新思路,对工会工作进行积极的改进和调整,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而使工会组织呈现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也不是以创新追时髦,更不是以创新标榜自己,而是为了使工会工作更符合实际,使工会工作发挥出最佳效应。创新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也许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集中到一点,创新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是通过知识汇集、知识更新转化为工作思路的创新。这充分说明,工会组织如果不成为学习型组织,就会举步不前、就会因循守旧,就会陷于被动,就难以实现组织的自身发展。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追求,为工运理论的发展做出更多的探索,为工运事业的前进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