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主要是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强化自动化控制功能和改善工业电气设备控制效果的目的。所以,在实际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必须得加强对PLC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对PLC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而有效的提升PLC技术应用的效果,并且这样还能够为其未来的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PLC技术;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应用
1概念的界定
1.1PLC控制系统概述
PLC控制系统是,是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bleLogicController,PLC),该系统是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它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该控制采用的是可编程的存储器,它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其在内部储存执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顺序控制、算术操作以及计数等相关操作指令,PLC控制器是由模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传统继电器控制装置逐渐被PLC控制器所取代,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在世界各方面都加强了对PLC的应用,并逐渐向着电气、仪表以及计算机控制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有效利用计算机控制、数字通信以及智能传感等,在现阶段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发展领域当中具有炙手可热的地位。
1.2PLC工作原理
PLC也叫作可编程控制器,主要应用数字以及模式输入的方式实现指令操作,其主要是有通信设施、电源、功能模块、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和保存设施六种。但是就其工作流程方面来看,则可以分为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以及输出更新三个环节。在输入采样环节当中,PLC控制系统与外部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主要是通过控制结构来完成的,其接口主要在I/O总线的上方进行安置,其主要是用于外部设施和主机之间的信息传递工作。在用户程序执行环节当中,处于PLC当中的一个输入端子必须要对应另一个输出线圈,进而扫描并监管用户程序,在具体进行扫描工作的时候,在核算触点控制线路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进行,对在I/O映象中的RAM存储区的具有运行做到充分明确。最后就是输出更新环节,其实就是在完成了更新工作之后,检查并验收输出电器的触点情况,另外为了有效提升输出电路的运行效率,可以通过DAM的办法来完成。
2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 顺序控制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转时间越长,那其能耗也就会越大,这样也就会影响到运营生产的经济效益,不过合理的进行顺序控制则就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在当前的电器自动化控制过程中,顺序控制具体是通过控制组合开关量。PLC技术主要就是通过不断的优化传统继电器控制元件来进一步的提升控制的顺序性以及灵敏性。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得自动化设备控制的部位模块化,以此来有效的实现在作业过程中自动化设备的单独控制,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控制顺序紊乱以及设备控制量差所造成的各种问题[2]。例如在人机接口中的远程IQ站以及主站层等结构上合理的应用PLC技术,同时使用现场传感器设备来进行控制站点的合理优化,然后通过集控室中的PLC系统来进行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有效控制。这样不仅仅能够极大的提升整体的控制效率,并且操作起来也是比较简便。
2.2 开关量的控制
以往的电气开关量的自动化控制具体是通过磁性继电器来开展工作,这种方法操控点非常的多,并且系统接线操作也是十分的复杂,同时其控制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等都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影响到其运行效率,并且还阻碍到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积极的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继电器的改进和优化十分的有必要,以此来有效的减少控制操作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具体可以使用PLC开关量控制技术来进行解决,这样能够很好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此外,这项技术的使用还能够实现整个系统的集中控制,同时在系统实际运行的时候不断的完善其中有缺陷的元件,进而有效的保障自动控制系统使用效率的不断提升。例如将PLC装置控制技术合理的应用在运输系统中,其中的每一部带式运输机都使用两台电机来提供动力,这样系统的总运输量就能够达到400t/h。如果通过开关量来进行控制,那首先就应该启动排列最后的那台带式运输机,然后再严格按照顺序来将机组启动,当运输工作顺利完成之后,再合理的运用控制开关依次将机组关闭,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运输工作中的控制效率,并且操作起来也是十分的简便。
2.3 闭环控制
在传统的电气化自动控制系统当中,泵类电机的启动方式有很多。在系统实际的运行中,必须得结合每一台泵机的运行情况来进行控制方式以及控制状态的选择。正是因为PLC技术具备着十分良好的自控系统这一优势,所以其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而将PLC技术合理的应用在闭环控制中,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推动其不断的完善。
3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3.1在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PLC技术也在物流行业的发展中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其在立体仓库中的应用,为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实践经验表明,目前我国使用的立体仓库形式主要包括垂直提升式、圆形水平循环式以及升降横移式等,而通过对PLC技术的应用,可以针对仓库中的货架以及出入库输送机等设备进行全面的自动化控制,确保了立体仓库的顺利运行。同时,立体仓库通常会采取闭环式的控制方式,因此,在高速旋转编码器信号反馈的作用下,使数字信号可以及时发送至PLC系统,利用计算机以及控制器实现对立体仓库电气设备的闭环控制,为提高仓库的管理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
3.2在机床电气中的应用
机床加工是电气工程领域中常见的电气设备,是一种集机械、液压以及电器等多种系统于一体的设备,因此,一旦出现机床运行过程中的某系统故障,则会导致机床的整体功能受到影响,降低了机床的加工效率和质量。通过对PLC技术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解决传统以接触器为主要设备的低效率控制方式,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机床的工作效率和灵活性,有利于降低机床的故障发生概率。同时,PLC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现状的全面掌握和动态跟踪,为组合控制以及报警等相关操作的整合提供了依据。
4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电气设备不论是在存储容量,还是在运算速度上都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因此,相信今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产品,并且这些产品的功能也是更加的完善。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互动界面同样会随之得到改变,各种通信设备的功能也会更好的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笔者相信,PLC技术在未来必定能够成为各种电器设备控制系统中最为核心的一种技术。例如在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中,PLC技术就起到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气化工程的飞速的发展,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优势也逐渐的突显出来。PLC技术不但能够改变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式,还能够解决传统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升电气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促进我国电气工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帅.试述PLC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7,44(12):87.
[2]王艳苹,陈晨.PLC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22.
[3]张铭立.电气自动化中PLC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25.
[4]肖文彬.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35):142-143.
多起电容器支柱绝缘子故障引发的反思
刘光 杨瑞祥 王跃
(新疆博尔塔拉供电公司 833400)
[摘要] 本文就多起电容器支柱绝缘子故障缺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现场相关试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析问题原因,有针对性的拿出处理方案,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避免在今后电网设备运行管理方面在出现类似问题,以便大家参考学习。
[关键词] 电容器支柱绝缘子 击穿 分析处理
前言
在电容器采购中,应要求生产厂提供供货电容器局部放电试验抽检报告。局部放电试验报告必须给出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局部放电量和局部放电熄灭电压。其中,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应不小于1.5UN,局部放电量(1.5UN下)应不大于100 pC,局部放电熄灭电压应不小于1.2 UN。2012年5月生产,型号为TBB35-10000/417ACW型的电容器共计6组,2012年生产的此电容器组支撑绝缘子共计发生事故3次,炸裂3次,主要表现为支撑绝缘子对地绝缘击穿,炸裂。对故障支撑绝缘子固定接头检查,发现固定接头8个丝口只使用4个螺丝固定,其余4个仅采用密封脂,长期运行密封脂风化明显,存在制造工艺缺陷,将该缺陷上报相关人员。
检测分析方法
经过现场检查确定,2号电容器组C相支撑绝缘子击穿,C相出现Ub2=30.792V差电压,超过保护装置差压定值Ucgy=3.00V,导致电容器差压保护动作。
电容器正常运行时,A点至B点电压Uab电压为10.1千伏,B点至C点电压Ubc电压为10.1千伏,即C相故障点的支撑绝缘子对地电压为10.1千伏。对故障间隔支撑绝缘子按照交接规程进行48千伏交流耐压试验,试验通过,并进行解体检查,发现内部存在少量水渍,该支撑绝缘子固定接头8个丝口只使用4个螺丝固定,其余4个仅采用密封脂封堵,长期运行密封脂风化明显。
经220千伏巴彦岱变35千伏2号、4号电容器发现3起支撑绝缘子炸裂事故,综合分析故障原因为:1.支撑绝缘子丝扣密封措施存在缺陷,导致绝缘子内部受潮,绝缘逐渐降低,造成2号电容器故障跳闸;2.该站35千伏1-6号电容器组均采用10千伏额定电压为6千伏支撑绝缘子,并联电容器采用4串2并方式,且运行电压为10.1千伏,存在长期过电压运行状态,加之绝缘子内部受潮,导致绝缘子绝缘下降、炸裂。因此,支撑绝缘子内部受潮、绝缘下降,是炸裂的主要原因。检修人员与设备厂家进行联系分析,为避免发生类似故障及时更换其余的电容器支柱绝缘子,消除了设备隐患。
经验体会
(1)在常规的预防试验中,不要只关注主设备的试验检查,要加强对类似附属设备的检测,及时发现对比试验数据,在以往的运行经验中忽视小问题容易产生大故障。。
(2)加强红外热像技术与带电检测技术、电气试验有机结合,有助于准确判断设备运行状况及确定缺陷原因,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电容器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应用 李强 著 电力工业杂志社。
2.变电站一次系统故障与分析 仲太国 著 湖南电力出版社。
3.电力高压设备常见问题分析 张伟明 著 江苏工业电气出版社。
论文作者:丁智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绝缘子论文; 技术论文; 电容器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电压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