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应用技术及应用中注意问题分析论文_黎锡贤

PLC应用技术及应用中注意问题分析论文_黎锡贤

广州双一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51083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先进生产制造方略层出不穷,为提高当前工业制造能力,助力工业产业良性发展夯实技术基石,其中PLC作为先进技术形式,其在工业产业中有效应用,能削减人力资源投入成本,推动生产体系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使机械生产制造过程更为灵活,达到提高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目的,继而为相关企业带来更高经济收益,PLC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由此彰显。本文通过对PLC应用技术及应用中注意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该技术应用成效提供依据。

关键词:PLC应用技术;功能特点;注意问题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应用技术依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挥相关效用,借助该控制器PLC应用技术能完成算数操作、顺序控制、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指令,通过数字形式及模拟技术,在相关机械运行体系内输入/输出,达到控制机械生产程序的目的,使机械生产可以依据人们的切实需求灵活安排各类生产活动,提高PLC相关技术应用成效。然而,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PLC应用技术研究相对滞后,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环境控制成效差,抗干扰能力弱,技术人员核心素养降低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基于此,为积极发挥PLC应用技术能效,分析该技术功能特点及其应用注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概述PLC应用技术

PLC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工业专业控制型计算机,与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基本一致,由电源、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功能模块、通信模块等元件构成,其中CPU相当于PLC大脑,负责接收、存储编程器键入数据并启动相关程序,能依据操作完成警戒、电源检查、系统开关、存储器运行等命令,能诊断工业运行程序中存在的语法错误,对用户做出反馈,为此有效提高该技术应用成效,待需执行程序及相关指令完成后,可将数据对应连接至输出装置,确保该技术可循序往复运行,有效维持工业体系稳定性。功能模块可依据具体要求予以扩充,在定位、计数基础上充实现有功能体系,凸显PLC技术应用灵活性与发展性。在我国PLC技术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伴随我国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加之国家经济实力有所提高,PLC技术数字化运行能效得以提升,派生人机互动单元、智能通信等单元,使该技术功能更加丰富,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更为广泛,为使人们更好认知可编辑逻辑控制器,灵活运用PLC技术,分析功能特点及需注意的问题势在必行[1]。

二、分析PLC应用技术功能特点

1.简单方便。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借助语句表、梯形图、逻辑图等简明逻辑语言进行编程,并不需要计算机知识,只需编辑逻辑清晰、合理即可,为此相关技术系统开发较为容易、耗时短、易调试。借助互联网依托CPU可实现程序在线修改,在不拆动硬件情况下改变控制方案满足系统运行需求。

2.性价比高。PLC内编程元件极为丰富,通常情况下可充分满足工业企业应用需求,其功能性较强,可依据借助成百上千编程元件实现对相关系统的复杂控制目标,相较于同功能继电器来讲,其性价比更高,以互联网为依托的PLC技术,能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3.适用性强。PLC硬件配套极为完备,伴随该技术不断发展,其已朝着模块化、标准化、系统化方向发展,硬件配备齐全能有效满足用户切实需求,使用户可依据系统运行需求灵活配置,达到丰富该技术功能的目的。PLC安装便捷,具有带负载能力,能直接驱动小型交流接触器、电磁阀,为此能在工业企业中发挥积极效用。

4.能抗干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以往工业生产制造体系中较常应用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应用大量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使该系统经常出现触电接触不佳等问题,造成系统运行故障,影响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稳体系稳定性。PLC以IT技术为依托,用软件替代继电器,硬件元件应用较少,降低系统触点接触不佳发生故障的几率,削减运维成本,确保工业生产制造体系安全、稳定、高效。

5.调试容易。PLC用软件取代计数器及相关继电器等元器件,有效减少该技术设计安装及连接调制工作量,与该技术相关程序通俗易懂、便于操作、规律清晰,能有效缩减该技术所在系统调试时间,在调试现场PLC程序就可针对既有问题进行修整,降低该技术调试难度,为后续技术运维提供依据,使该技术可充分发挥应用价值[2]。

三、分析PLC应用技术注意问题

通过对PLC应用技术功能特点进行分析可知,相较于以往继电器系统,其具有极大应用价值,是助力我国工业产业朝着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技术,为此PLC技术应用人员需秉持自省精神,从实际出发分析该技术应用实况,从中累积该技术应用经验,分析其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凸显其功能价值奠定基础。

1.注意控制环境。通常情况下PLC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无需特殊保护,能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然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PLC技术,容易出现程序运行不当问题,这主要是源于技术人员对工业系统运行环境未能展开深入分析,无法有效控制环境,使PLC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应用,严重时会发生系统事故。为有效解决环境控制问题,技术人员需合理控制温度,结合PLC技术应用需求调整环境温度,通常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0—50℃范围内,该技术应用空间需便于散热,避免运行过程中热量异常累积,降低PLC技术应用稳定性。为提高PLC绝缘性,技术人员需合理控制环境湿度,必要时通过安置吸潮装置,降低悬浮在空气中的水气,继而有效保护PLC绝缘性。为避免PLC出现连接问题,需在安装时绝少振动,在安装环境内也应远离振源确保连接稳固,同时安装环境内还需绝少腐蚀性气体、粉尘等杂质,避免PLC发生腐蚀,达到为该技术营建良好运行环境的目的。

2.注意控制干扰。PLC与微型计算机结构相同,能满足一般工业系统运行需求,为此该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同样会受到电压、电流剧变影响发生异常干扰常见干扰分为差模干扰、共模干扰两类。为有效解决PLC技术干扰问题,需技术人员结合其所在运行系统分析干扰源,若该技术因强电发生干扰,需合理优化系统内电流运行体系,为降低高压干扰需将PLC安装在远离高压电源线的位置,信号线引入需符合实况,避免出现接地线路混乱消极现象,依据该技术干扰产生内因,灵活施行对应措施,达到控制干扰目的[3]。

3.注意应用方法。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PLC技术应用与研究相对滞后,为此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系统故障、检修不及时等问题,影响该技术应用成效,究其内因源于该技术应用方法不当,无法发挥其功能价值。基于此,PLC技术人员需秉持与时俱进精神,不断学习IT技术,提高自身PLC技术应用能力,充分掌握该技术所处环境内相关信息,以此为由灵活设计PLC检修及运维方案,为有效应用该技术奠定基础,确保能及时发现PLC故障,通过编程调整其应用方法,使该技术与工业运行体系有机整合,提升该技术应用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PLC作为推动工业产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技术,具有简单方便、性价比高、适用性强、能抗干扰、调试容易等功能特点,为充分发挥该技术应用价值,需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依据该技术应用需求制定设计运维计划,注意控制环境及干扰,使其能与工业生产制造体系融为一体,达到提高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经济收益、安全稳定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侯天培,赵刚,周洪吉.PLC应用技术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通信世界,2016(4):282-282.

[2]段加富.PLC应用技术及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城市建筑,2015(11):396-396.

[3]孟萍.PLC应用技术及应用中注意问题研究[J].电子世界,2015(23):141-142.

论文作者:黎锡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PLC应用技术及应用中注意问题分析论文_黎锡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