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东[1]2002年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框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是同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随着人类利用技术手段向自然索取能力的不断增强,技术的负效应日益显露出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兴起是人类对农业技术发展不断反思、不断觉醒的产物,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重新调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但时至今日,系统地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论着和成果还不多。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产生的过程、形成的基础理论、技术体系的构建、技术应用的实践效果以及技术支撑体系等内容,同时就中国加入WTO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影响及应对方略进行了分析探讨。力求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框架的构建上有所推进和建树。 全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导言,总揽全文,阐明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较为全面、客观地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从农业历史变迁的角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产生做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农业技术是随农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迄今为止,人类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大体上划分为叁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常规农业。这样,农业技术的变迁也依此划分为原始农业技术、传统农业技术、现代常规农业技术。原始农业技术水平低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很轻,人与自然的共存共生关系没有遭受破坏,人类利用自己低水平的劳动和自然力的巨大协调作用而生存下来,属于一种低层次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阶段。随着农业人口和食物需求的增加,铁制农具的出现,农业技术快速的进入传统农业技术发展时期,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力作用显着增强,但技术对自然的破坏开始反映出来,即技术的二重性有了一定的反映,如借用铁质工具开垦湿地、丘陵山地、草原等扩大了土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但也带来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与自然协调关系开始减弱,但这些负作用都在生态阈值范围之内。随着人类向自然索取食物的技术能力大大增强,从19世纪40年代以后,基本上迈入现代常规农业技术期,人类利用良种技术、机械技术、灌溉技术、化肥技术以及农药技术,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显着提高,农作物产量大大增加,现代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基本上满足了当代人对食物的要求,与此同时,现代农业技术的负效应更加明显:大量砍伐森林、大量毁草种粮、大量开垦山坡地,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投入成本大幅上升、农业效益下降、农业生产后劲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框架研究严重不足,从而强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矛盾的严重程度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范围内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这不仅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威胁人类生活环境和人体健康,还对后代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能力造成影响。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使人类不得不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反思、觉醒的结果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生,由此伴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产生。 第叁章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基础理论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是指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农业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以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需求,并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技术系统。影响约束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主要因素有农业投入要素、市场机制、制度因素及政策因素等。投入要素的约束,主要是指投入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能否满足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发挥其作用及其潜能,主要影响技术发展的模式、方向;市场机制是通过供给与需求双向约束来实现,主要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使用与推广,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市场失效对技术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制度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发展的外生变量,而且是技术进步的内生变量的约束,制度安排到什么程度,技术就发展什么程度;技术政策是阶段性影响技术发展的目标、方向及应选择什么技术,限制什么技术,淘汰什么技术。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研发原理、选择原理、扩散原理和创新原理。①研发原理,主要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来源的问题,研发的核心是使农产品品质发生质的改变,生产出质量超群的农产品以及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技术,选择的路径应是一种非均衡、动态式、中性型的技术路径;②选择原理,主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选择标准、方法。其中选择标准包括环境和产品安全标准、效率与效益标准、伦理标准、地理空间适应性标准、低成本标准。③扩散原理,主要研究用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武装农业,使农业生产技术逐步实现可持续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技术来源选择、技术在个体间的递增、技术在社区间的递减叁个阶段;④创新原理,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是一种特殊的、高质次的生态技术经济行为。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内容,还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创新。技术创新的目的是有效实现技术供给创新和生产者技术需求质得提升的均衡,保证技术创新应建立在宏观的政府启动与微观的行为主体利益诱导相结合的基础上。 第
王芳[2]2006年在《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建立节约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构想,重点在西部农村,难点在西部农业的发展。既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又要保证生态安全、环境和谐发展,成为西部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依靠大量低效投入无机化肥、农药、水资源,耗竭式地利用农地,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恶瘤,不适应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逐渐成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形成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新兴农业发展理论。依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考察研究,发展循环型农业是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这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有目的、有范畴地不断总结研究现实中的问题,作出科学的抽象,形成指导农业经济运行及整个农村经济活动的理论指导思想,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手段。本文试图构建一套较完整、科学、规范的循环型农业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并在该分析框架指导下,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选择数据包络模型、AHP模型、熵值法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对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谋求西部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和谐的新路子。 本论文共有九章,包括四部份内容: 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理论篇,包含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分析在资源约束、环境恶化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出路的基本理论,并指出循环型农业是我国农业现阶段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章是本研究的一个重点,试图将资源环境的约束与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阐述其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建立与完善循环型农业的系统理论分析框架,推进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发展形态。 第叁部分为论证篇,包含第叁章至第五章,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详细探寻了西部地区农业与循环型农业的实践。第叁章从总体上,定量化地描述西部地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动力与困境进行论证;第四章从农户系统的角度考察了农户目前生产的持续性程度,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系统仿真原理,对循环型农业系统进行物质能量流的实证演算,揭示循环型农业系统提高物质能量流产出效益的作用机理;第五章对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作出综合评价、诊断和预测。
吕世勇[3]2008年在《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着落后的社会经济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双重制约。这些地方不仅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苦,而且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很差。本文以典型喀斯特区域——毕节地区为例,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为全面推进毕节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脱贫致富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毕节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目前该地区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产业结构不合理;(2)农产品加工率低,经济效益低;(3)人地矛盾尖锐,耕地过度开垦;(4)人口总体素质低下;(5)农民人均纯收入低,消费水平低;(6)生态环境恶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生态农业是毕节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毕节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的具体思路,提出生态农业建设的体系构成,包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调控体系以及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同时指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调节好四大关系:农业产业结构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规模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的关系;农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最后就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相关措施建议。
熊玉娟[4]2000年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农业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构建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农村发展和农业经济振兴的关键。 论文首先介绍了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类型、特征及作用,揭示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渗透机理,分析了现阶段农业技术体系的现状。然后探讨了构建衣业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的原则、主攻方向、主导技术、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最后,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的健康运作,对农业技术创新政策、农业科技管理政策、农业科技投入政策、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农村教育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调整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顾晓君[5]2007年在《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开拓和协调发展,是当前都市农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问题,对此,要求尽快建立专门系统的支持理论和技术体系,以推进都市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论文研究将着重以农村发展理论、都市现代农业理论、农学原论(主要研究农业的价值目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农业现代化理论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为基础,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运用系统方法,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结构分析与层次分析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模式选择、评价体系、技术支持体系、保障体系和发展对策,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研究,在以下叁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系统地分析了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模式选择。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分类分区域归纳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国外多功能发展模式,并以上海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都市农业多功能的发展模式有别于国外都市农业。发展都市农业必须以生产、经济功能为主同时重视生态、社会与文化功能。国内具体模式上有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为代表的国内大都市型模式、部分省会城市及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型发展模式等。都市农业正在演变成为多产业融合、多功能、高科技、服务型的农业。二是构建了都市农业多功能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明确我国农业多功能概念的基础上,对都市农业不同的功能以及多功能体系从生产、生态、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农业的功能,尝试建立了分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即都市农业经济功能指标、都市农业生态功能指标、都市农业社会功能指标、都市农业文化功能指标,并构建了判断矩阵、确定了相应的权重,可以应用于对不同类型的都市农业的多功能进行综合的评价。叁是提出了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技术体系。在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所要求的技术重点需求、技术重点选择分析、技术重点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框架,提出了促进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保障体系与对策,从而初步建立对我国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支撑系统。综上所述,通过都市农业的模式选择,确立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技术支持和保障系统,对于推动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的政策导向,促进我国都市农业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张雄[6]2003年在《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农耕历史久远,是我国农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该区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特征,年降水量250~600mm,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旱作农业区域。由于降水数量欠缺,年内分布不均,年际间变率大,加上严重的水土流失,旱灾已成为该区最大的自然灾害,常常困扰着旱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长期以来,种植耐旱作物一直是旱区农业生产的固有措施,选择与旱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作物种群,籍助科技进步,充分挖掘并持续增进其降水生产潜力,是实现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小杂粮耐旱耐瘠,适应性强,自古以来一直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作物生产中占居着主体地位,迄今为止,依然是不可或缺。同时,小杂粮营养丰富,医食同源,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原料作物和出口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小杂粮还是黄土高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区水土流失控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因此,抓住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历史契机,顺应市场经济潮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小杂粮生产,不断提高其生产水平,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将是黄土高原旱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 全文共分8章。第一章是引言,在全面论述黄土高原旱区旱作农业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旱区扩大,旱情加剧的认识基础上,指出小杂粮作物在旱区的不可替代性;展示了小杂粮生产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明确了当前小杂粮科研应予注重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分不同省区和作物对黄土高原旱区小杂粮生产态势进行了分析,并对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区,论述了各区小杂粮的生产和分布特点。第叁章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予以分析,指出在该区对干旱逆境的适应性应是作物生态适应性的主要衡量和评价指标,并对主要小杂粮作物的干旱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第四章结合田区试验,重点研究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作物的热量生产潜力和降水生产潜力,揭示了小杂粮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第五章揭示了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必要性,探查了降水生产潜力开发和增进的主要限制因素,并就节水设施栽培技术对降水生产潜力的增进进行了量化研究,确立了相应的开发和增进的技术途径。第六章分析了小杂粮的市场竞争力,揭示了其产业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前景,针对小杂粮产业开发前景看好而开发现状不力的矛盾及其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小杂粮产业开发的战略对策。第七章界定了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构建了实现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并提出了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对策。第八章对研究主要结论进行概括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1.针对小杂粮生产发展现状,明确了提高小杂粮生产力是实现“叁高”(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核心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现阶段小杂粮的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2.对作物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指出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点和难点所在,只有实现了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二者是相辅相承,辨证统一的关系。 3.论述了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小杂粮的生产优势,表明了小杂粮在高原旱作农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战略地位,并特别指出,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小杂粮应被视为“生态作物”,其对环境改善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系统的研究黄土高原小杂粮的生产态势和地域分异及小杂粮作物在高原的生态适应性,为高原旱作农区重视和发展小杂粮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4.首次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该区主要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的开发度仅为17.19%,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开发其降水生产潜力的前景非常巨大;全面探查了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开发和增进的主要限制因素,并率先确立了相应的开发和增进的技术途径。其中依据宁南海原模型,提出了喷施化学抗旱抑蒸剂(FA)栽培条件下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的概算公式,也属首次。 5.系统的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区小杂粮的市场竞争力,揭示了其产业开发的广阔前景:明确了小杂粮产业开发滞后的主要原因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小杂粮产业开发的战略对策,对实现旱区小杂粮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6.首次界定了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指出现阶段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集约持续发展之路。创造性地构建了以持续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强调保护性耕作和种植,突出绿色产品产出,促进加工增值增效,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小环境负效应为主要特征的实现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并提出了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对策。
林国华[7]2001年在《技术创新与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及制度经济学等理论,结合福建农业实际,首先阐明了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农业技术创新作支撑,依靠制度创新作保证的论点;接着,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和目标要求,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进行分类,并提出制约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投入的有效性特点及其创新路线的选择与诱导创新类型特点,提出适合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路线和诱导创新方法;最后,提出实现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宏观上必须加强农业政策、科技政策引导,微观上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依靠科技作支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和实现途径。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内在必然的联系,分析福建农业资源禀赋特点决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活动作支撑,依靠制度创新作保证的观点,阐明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二部分:论述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内涵特点,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主要类型特点以及制约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 第叁部分: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投入有效性及技术创新类型的特点,提出适合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路线。 第四部分:根据农业技术创新诱导类型的特点,提出公共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应由政府机制诱导,私人技术创新活动主要由市场机制来诱导的论点。 第五部分:提出实现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和途径。认为,加强农业及科技的宏观政策引导,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增加对公共技术创新和私人技术创新的投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体系是重要支撑,建立社会支撑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建立生态农业体系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加强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等论点。
徐全忠[8]2013年在《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安全与发展,其可持续发展事关农业现代化进程,事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不但是国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农业经济发展地带。内蒙古在我国历史上是农牧业大省,有着悠久的游牧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发展农牧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乳类、肉类商品供应基地。本文从主体功能区视角,结合农业生态学、可持续农业理论,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一方面深化主体功能区与可持续农业理论研究,强化其实践应用,另一方面提升内蒙古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首先,丰富了主体功能区理论,厘清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阐述了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机理。首先,从主体功能区提出的历史渊源出发,阐述了我国空间经济战略演变历程以及主体功能区出台过程,论证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区域政策体系。其次,探寻可持续农业的学理基础,从可持续农业的内涵、目标、原则及其评价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最后,从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间的关联关系、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间内在的相关性角度阐述了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其次,指出了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揭示并验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的关联。全面系统分析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后,对新时期内蒙古农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论述,并对内蒙古可持续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梳理阐述。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并揭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的内在一致性。最后,提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从农业发展定位、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到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再到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较为系统的给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周颖[9]2008年在《循环农业模式分类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国各地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结合区域优势条件,开展了广泛的循环农业实践。各地赋有创新性的生产实践为完善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重点从产业系统联接的角度,按照产业要素联接方式对循环农业模式进行划分,并开展了实证分析,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界定了循环农业内涵及特征。循环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变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其特征包括四个方面:(1)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2)一种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3)一种产业链延伸型的农业空间拓展路径;(4)循环型与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社区的新理念。2、总结了循环农业模式体系的基本构成。由农业产业链的组织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技术范式、农业产业链的网络形式叁部分构成。其中,组织方式包含了经营管理体制、农业组织体系、生产运作机构;技术范式由生产技术体系、生产工艺流程及管理营销方式组成;产业链的网络形式包括产业链的内部网络和产业链的空间网络。3、探索性地提出循环农业模式分类思路与方法。首先,考虑组织的运行绩效即发展目标的因素,采用归纳法明晰产业发展目标,根据期望实现的产业目标类型,确定循环农业模式类型。其次,考虑各产业部门在区域空间布局的差异,根据区域范围的大小,进行类型划分。具体按照“目标→功能→结构”的分类思路进行,结合不同层面的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探寻各产业相互协调的模式结构特征。4、划分了两个层次七种循环农业模式类型。其中基于产业发展目标层次的模式类型包括“生态农业改进型、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废弃物资源利用型、生态环境改善型”四类;基于产业空间布局层次的模式类型包括“微观层面的以单个企业、农户为主体的经营型,中观层面的生态园区型,宏观层面的循环型社区”叁类。5、开展了叁个典型模式案例研究。选取“河北迁安市‘乐丫’公司、北京房山区庙耳岗村、广西百色市那利屯”叁个典型模式进行深入剖析,案例研究表明:循环农业模式把单纯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升级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可以实现由单一能源效益向综合效益方向转化,并能促进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利用秸秆、粪便等废弃物发展食用菌产业,开辟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实现了废弃物资源的转化增值。通过对典型模式剖析,从模式创新、组织方式变革、技术支撑、制度与机制创新、政策扶持五个方面提出推进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指导各地开展循环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王广庆[10]2004年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区域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涉及诸多复杂因素,其决策更具战略性、根本性和风险性。本文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相关因素,研究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1、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运用复合生态理论研究了区域生态复合系统结构、功能及平衡条件,探索了区域生态复合系统的内在联系和系统发展规律。2、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研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和相关学科理论,研究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背景和实质。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相关因素,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原则和目标。3、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评价系统研究。评价是综合决策的一部分,科学可行的评价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判断和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能力及动态趋势,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决策支持。4、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对区域所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环境与基础,以及战略实施所面对的压力和不利因素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运用神经网络方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提供技术支持。5、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软件研究。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系统采取开放式设计,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框架研究[D]. 李中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2]. 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王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3]. 喀斯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D]. 吕世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08
[4]. 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研究[D]. 熊玉娟. 湖南农业大学. 2000
[5]. 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研究[D]. 顾晓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6]. 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7]. 技术创新与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林国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01
[8]. 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全忠. 武汉理工大学. 2013
[9]. 循环农业模式分类与实证研究[D]. 周颖.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10].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王广庆. 天津大学. 2004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主体功能区论文; 生态循环农业论文; 农业类型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生产类型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