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旧名”_中华老字号论文

保存“旧名”_中华老字号论文

拯救“老字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字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头戴马聚源,脚踏内联升,身披瑞蚨祥……”这段顺口溜描述的一度是北京人理想的富裕生活,其中提及的都是久负盛名的制作帽鞋衣物的“老字号”。然而,曾经辉煌的“老字号”们在新世纪正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有一万多家“老字号”企业。1990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又确认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但现在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的占20%;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只有10%左右。

一、我国“老字号”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

首先,体制落后。

体制落后是“老字号”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解放前,“老字号”企业主要是家族式的私营或合伙企业;解放后,“老字号”企业又经历了三次冲击;进入21世纪,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生产和营销社会化加快,那些还是一股独大的“老字号”国有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第二,历史包袱重。

在计划经济格局下形成的企业积累不足问题也相当突出,很多“老字号”企业缺乏必要的技术改造和人才引进资金,还有企业缺乏流动资金和市场营销资金。

第三,管理落后、服务意识淡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管理落后是很多“老字号”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老字号”企业多从事食品、零售、餐饮、居民服务业、制药、酒类等日用品的生产和加工。随着我国市场开发程度的加快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老字号”企业所从事的这些行业已经进入高度竞争,甚至进入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国内外“老字号”企业所从事的相同业态企业,无不是从科学的管理中要效益,无不是靠精明的服务意识获得顾客的青睐。而我国一些“老字号”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人财物管.理分割,浪费严重,生产成本、管理成本普遍偏高,服务意识淡薄。

当然,产品或服务单一也是很多“老字号”被消费者逐步淡忘的重要原因。一位网友消费者这样评价大栅栏老字号“布瀛斋”千层底布鞋:“说实话,这个布鞋,穿起来很舒服,可样式就太单调了一点。货是好货,就是难看点,属于‘心里美’。不能改改样式吗?老字号也要谋求点新发展,老吃老底,总有吃完的一天。”这句话十分恰当地描述出消费者对很多“老字号”产品样式单一的担忧。

第四,营销观念陈旧、品牌经营意识淡薄。

很多“老字号”企业不注重品牌经营,意识不到品牌保护的重要性,商业和技术机密泄漏严重。现代国际品牌的成长时间平均只有约一百年,有的甚至只有几十年甚至几年的历史,而“中华老字号”企业平均有一百六十年以上历史,有的甚至达到三四百年。但在1999年度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选活动中,前二十名里的企业里,“老字号”企业只剩下排名第四的四川“五粮液”酒了。说明我国“老字号”企业的品牌价值在逐步缩水。

第五,缺乏成熟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管理人才。

人才流失和缺乏人才是“老字号”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如在北京“王麻子”剪刀厂申请破产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技术专家被别的企业挖走,这些企业反过来对“王麻子”的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第六,国家没有给予必要的扶持。

这些年,尽管国家希望这些“老字号”国有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甚至也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并没有根本关注“老字号”企业在产权改革、激励机制、管理意识等方面的改革。正如某位国内著名的企业管理专家说:“国家给了‘老字号’企业财产,但没有给他们长远生存的出路。”

二、“老字号”摆脱困境的出路所在

“老字号”是我国具有悠久品牌的企业,使“老字号”重新焕发生机,企业可以节省相当可观的品牌塑造和推广的费用。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作彻底的内外革新。

首先,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很多“老字号”之所以管理涣散、缺乏后劲,关键在于产权问题。因为很多“老字号”是传统意义上的国企,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严重,实质上没人真正关注企业资产和品牌保值增值问题。要使“老字号”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出国门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改变其产权体制,改变“老字号”国有独资、一股独大的状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而要想让这些“老字号”企业获得新生,也必须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必须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老字号”企业产权多元化是解决“老字号”企业生存问题的关键之一。

北京同仁堂、东来顺等“老字号”企业主所以能够焕发勃勃生机,就在于这两个“老字号”企业引进了新鲜的产权,通过合资等方式,不但为“老字号”企业注入了资金,也为“老字号”企业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也是对“老字号”国有产权制度的一次革命。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北京现存最早餐馆之一、430多年历史的“柳泉居”。这家公司一度也面临店铺被拆迁、体制不适应时代等问题,正如公司副总经理贾飞跃说:“我们对鸿宾楼、又一顺、同春园等‘老字号’企业进行改制,职工参股、入股,采取新的用工办法和激励机制,使‘老字号’重焕生机。”

政府应该鼓励“老字号”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职工持股、管理者收购、建立中外合资企业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多元化的努力。今年4月17日,首旅集团、新燕莎集团、全聚德集团正式宣布合并重组。企业的著名商标字号则作为品牌予以保留。这不仅形成了总资产将超过150亿元的集团,并组成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也为“老字号”企业的发展拓宽了空间。

第二,必须进行大胆的思想创新、管理创新。

正如某著名“老字号”总经理所说,“‘老字号’最大的包袱在于观念”。思想创新是“老字号”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老字号”企业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解放思想,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方法等诸方面进行革命的创新。关键是改变过去那种仅仅认为自己产品的质量和独到性就可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观念,树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危机营销管理意识,大胆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和市场营销理念,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

第三,进行营销方面和服务方面的创新,重视品牌保护和品牌运营。

“老字号”企业必须引进现代营销观念、必须大力推广宣传其产品、必须加大品牌运营的力度、必须加大品牌和商标的保护力度。同仁堂就是利用其品牌价值拓宽产品和服务领域,通过发展连锁经营和国际化营销等现代营销手段,使同仁堂的品牌和产品服务延伸到中国乃至亚洲甚至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创建于1927年的“老字号”企业普兰德洗染行近几年注重从法律上保护自己的品牌和商标,通过推进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加盟店来强化品牌形象,大力提升员工的素质,使一个濒临破产的“老字号”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北京“老字号”餐饮企业东来顺大胆结束了“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历史,选择了世界先进的营销方式——“特许加盟”、“连锁经营”,充分利用东来顺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业技术、经营方式等无形资产,于1996年正式走上特许加盟的连锁发展之路,成立了东来顺连锁总部,以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商有偿使用,实现特许者和受许者互惠互利,近几年发展到全国各地100家连锁饭馆。

第四,必须进行人才和用工制度改革,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人才激励制度。

企业和股东要有足够的勇气聘用那些年富力强、观念新颖、富有创新意识、善于管理的企业家来管理“老字号”企业,鼓励具有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到“老字号”企业施展自己的才华,给企业家的成长和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支持企业家进行大胆的革新。同时,“老字号”企业也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人才观,改变过去那种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思想和论资排辈的用人模式,大胆起用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思想意识超前的年轻人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此外,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运用各种手段吸引人才,建立由企业管理层自由选聘的企业用工制度。

第五,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世界各国政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企业。荷兰的木鞋、比利时的蕾丝花边、瑞士军刀、列支敦士登的纪念邮票等“老字号”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我国各级政府在保护当地“老字号”企业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政府支持这些“老字号”企业并不在给这些企业多少资金和市场支持,关键是支持“老字号”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支持“老字号”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和股权多元化的努力,保护那些具有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支持“老字号”企业引进外资、优化重组等的努力。同时,政府也应该在资金、人才引进、税收优惠政策等诸方面给予“老字号”企业以一定的支持。据了解,中国商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保护和促进“老字号”企业发展的相关标准和措施,以使“老字号”在新时期重新焕发青春。商务部正从政策制定、促进观念转变、体制转换、人才建设等方面,为“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等的竞争环境。

中国“老字号”企业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市场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老字号”企业不能吃老本,要转变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多种经营业态,加强标准化建设,大力培养人才,在创新发展上狠下功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像同仁堂、东来顺等“老字号”企业就是通过创新发展、改革体制,焕发了青春。总之,“老字号”企业要想振兴和发展,关键在于内外彻底的革命。

标签:;  

保存“旧名”_中华老字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