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测对控制医院供应室感染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素雅

质量监测对控制医院供应室感染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素雅

陈素雅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广东 广州 510440)

【摘要】 目的:观察对供应室内的主要工作进行质量检测对医院感染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供应室内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进行质量监测,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从我院实施对供应室进行质量监测以来,未发现医院供应室感染情况的发生。结论:建立完善的供应室质量监测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供应室感染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 供应室;质量检测;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356-02

供应室在医院的所有部门科室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负责全院所有科室的各种医疗器械和敷料的消毒灭菌工作以及其他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虽然供应室不直接服务于患者,但是全院的可重复利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都在这里进行,它供应的物品数量庞大、周转快速、涉及的范围广,所以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医疗护理质量,甚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质量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1.1 清洗工作的质量监测

清洗是消毒灭菌的前期工作,同时它也是灭菌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些比较难以清洁的医疗器械或用品,若不能有效地清除掉污染物将会大大地降低灭菌效果。因此,需要对污染的医疗用品进行彻底的清洗,切忌想要通过提高灭菌温度或延长灭菌时间从而降低清洗要求。

1.2 消毒工作的质量监测

1.2.1消毒液的质量监测 对于供应室内使用的各种消毒液,如“84”消毒液等,在每次使用之前,都应该使用相应的监测试纸对消毒液的浓度进行检测,以保证其充分地发挥消毒作用,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2]。

1.2.2紫外线的质量监测 在每次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时,都应对紫外灯管的使用时间和使用人进行记录,并采用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检测法对紫外灯管的照射强度进行监测,照射强度不应低于70μW/cm2。对于新使用的紫外灯管,在使用之前应该对其照射强度进行监测,30~40W的新紫外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应低于110μW/cm2[2]。

1.3 灭菌工作的质量监测

灭菌工作可谓是供应室一系列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灭菌后的医疗器械和其他用品在全院各个科室流通使用,并与患者的血液、体液直接接触,如果灭菌工作不能保证灭菌成功,将会导致交叉感染,后果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1物理监测手段 物理监测主要是通过对仪表盘上的压力、温度、时间和运行图等进行观察监测,并且在每次灭菌时对这些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灭菌前使温度计上的刻度低于50℃,将温度计放到灭菌包内,并使灭菌包处在灭菌效果最不理想的位置,灭菌后将温度计上的刻度记录下来,并对灭菌效果进行分析。在每次使用灭菌锅前后都应对灭菌锅的情况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3]。

1.3.2化学监测手段 化学监测手段主要是通过化学指示卡实现的,通常使用的121℃压力蒸汽灭菌指示卡在蒸汽饱和达到一定时间和温度的情况下会出现变色,将化学指示卡放置在要监测的灭菌包和容器内,用3M胶带封号,在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根据化学指示卡上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效果。若化学指示卡显示均匀饱满的黑色,则提示灭菌合格[3]。

1.3.3生物监测手段 生物监测手段是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的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每月对每台灭菌器至少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对于植入性的医疗器械应在每次使用前灭菌时进行生物监测,监测结果合格才能使用;对新安装的灭菌器在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只有生物检测合格才能继续使用。

2.结果

从我院加强对供应室的相关管理,并且对供应室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等工作进行质量监测以来,严格按照相关部门颁发的技术规范要求执行,我院没有供应室感染情况的发生。

3.讨论

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防止医院供应室感染情况的发生,必须从根本上完善医院供应室的整体管理工作。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基本环境卫生,做好各区域的分区管理,各科室配合医疗器械的基本处理,在这些管理措施的基础之上,定期对供应室内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测任务。

3.1 员工教育培训的管理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员工自身的岗位责任意识。各项操作都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绝不能掉以轻心,质量监测未达到标准必须重新进行,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员工操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供应室的卫生安全问题[4]。另外,操作人员必须时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预防手部引起的交叉感染。供应室内的打包人员和无菌区工作人员应每月做手部细菌培养实验,并将结果进行记录[5]。

3.2 基本环境卫生的管理

应每日对供应室进行清扫,并且每个室的清扫用品应该分开使用,不得交叉使用。每月对室内空气细菌进行培养监测,记录好监测结果,未达标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之后重新采样监测直到达标。每月对各个台面进行细菌培养监测,记录监测结果。

3.3 各区域的分区管理

医疗器械的回收、分类和清洗在污染区进行,应先消毒后再进入供应室进行分类和清洗,医疗废物不得带入供应室内,该区域工作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应严格控制各区域工作人员,减少人员流动。

3.4 各科室配合医疗用品的基本管理

各个科室可重复利用的医疗器械用品等都需进入供应室内进行无菌处理,导致供应室大量的污染物流入,为防止交叉污染和灭菌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科室紧密配合供应室工作。各科室应对使用后的污染器械进行及时清洗,清除明显污垢,另外,接触到感染性疾病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应及时放入到能够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明确标注感染疾病类型。

4.结论

综上所述,对供应室内各项质量监测任务进行严格把关,建立起完善的供应室质量监测的管理制度,在有效防治医院供应室感染情况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不断完善和强化医院供应室内质量监测的管理制度,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供应室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有利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波.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259-260.

[2] 史国燚,付梅,尚平.医院供应室消毒与灭菌质量管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1,7(7):182-183.

[3] 陆凤连.消毒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管理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1):2939-2940.

论文作者:陈素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质量监测对控制医院供应室感染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素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