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论文_李征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择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采取随机数字法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运动、生活能力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突出,统计学结果无意义(P>0.05);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明显,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相对于内科保守治疗而言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可以有效的清除血块、降低颅内压,同时可以更好的预防脑组织继发性损伤的现象,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效果对比

脑出血是临床中神经外科当中较为常见的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性的疾病,属于的严重性合并疾病[1]。脑出血存在发病速度快、起病急、病情严重程度较高等因素,临床当中的致残、致死率较高,会对患者形成严重的生命安全危害。临床中穿刺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具备创伤小、血肿清除能力强等优势[2]。对此,为了有效提高脑出血临床干预能力,本文以我院患者为例,探讨立体定向穿刺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择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应用对比研究的方式,采取随机数字法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分别40例。实验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64.6±3.2)岁;常规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66.9±2.8)岁。两组患者的多项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具备对比研究价值。

临床症状表现:入院时GCS评分3至5分患者23例,6至8分患者42例,9至12分患者15例,13至15分患者30。存在心脏病病史患者60例,存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患者26例,存在糖尿病病史患者11例。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保守治疗,在入院后采用呋塞米以及甘露醇进行治疗,病程中实行常规透露CT检查,明确血肿吸收和脑水肿情况,调整脱水的使用剂量并观察患者的意识以及神经功能障碍。在患者脑水肿加重时以全麻方式实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实验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在局部麻醉之下采取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放置血肿腔引流管,在术后给予尿激酶,每天观察引流情况并常规引流5至6d后拔除引流管,常规复查CT,监测颅内的血肿与水肿量,同时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神经功能障碍情况,术后7天时拆线处理。因为脑水肿加重无法缓解时实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1.3疗效观察

统计并对比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运动、生活能力指标。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无效:住院期间或出院后1个月内死亡;有效:出院后1个月存活。

运动与生活能力分别采取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每一项指标中统计项目总共50项,总分30分,分数越好说明患者的运动、生活能力越理想。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应用基于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均是方式表达,采用±的标准差形式描述,数据之间采用P值进行检验,在P值<0.05时说明数据差异突出。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无患者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最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再出血至脑疝,治疗有效率97.50%;常规组5例患者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死亡4例,1例因为再出血至脑疝,2例继发严重肺部感染,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有效率90.0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突出,统计学结果无意义(P>0.05)。

2.2运动、生活能力指标对比

干预治疗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价均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明显,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详细数据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与生活能力对比

3.讨论

脑出血疾病的危害性大,致残率和病死率相当高,发病速度快,有些患者会伴有呕吐、头疼以及颅内增压等并发症,症状严重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昏迷[3]。我国因为脑出血而导致病死的患者逐年增加,其死亡率已经高达25%甚至更高,严重危及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脑出血的治疗方案并不是千篇一律,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病情不同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4]。为了规避患者形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医护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对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这也就间接的提高了对临床医护人员的能力要求,要求其据需具备专业的临床救治知识,对患者的病情能够给予及时性的评判,快速控制患者的病情蔓延,规避病情恶化[5]。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技术是上世纪便被开始研究和应用的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并降低致残率,相对于传统保守治疗而言整体效果更加理想[6]。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肢体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虽然可以有效的减少学重量,但是对于基底节区的重要纤维仍然存在一定的压迫性,所以一旦血肿突破脑室则应当快速应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技术清除脑室内的出血,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明显。这一结果充分证明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有效的清除血肿,相对于传统保守治疗而言安全性较高,可以更好的恢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综上所述,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相对于内科保守治疗而言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可以有效的清除血块、降低颅内压,同时可以更好的预防脑组织继发性损伤的现象,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何裕超,杨松,杨远维,等.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附80例报道)[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6,21(6):365-366.

[2]高洁,何丰,江梦丽,等.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核区HICH患者的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6,28(12):1693-1696.

[3]刘政委,纠智松,孔文龙,等.微创手术与内科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前瞻性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42(8):498-501.

[4]王先美,郭永洪.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后血压变异性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4(3):251-253.

[5]卢俊章,谢红志,欧阳伟,等.立体定向微创穿刺引流治疗丘脑出血36例临床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12(6):550-551.

[6]王春来.立体定向穿刺引流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6,23(3):168-171.

论文作者:李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论文_李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