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亦需真材实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灵鸡汤论文,亦需真材实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个有过文艺理论学习经历的人,我深知生活真实跟艺术虚构的区别。
陈寿的《三国志》跟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有区别,前者是历史,后者是文学。前者要完全遵照史实来写,后者则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七分事实”是说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要与史实相符,从而给人以基本的真实感;“三分虚构”是说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刻画上,作者可大胆地发挥想象予以充实,从而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感。
这些本是常识。但近日读完朱国勇的文章《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后,我却糊涂了。
该文写的是,198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4岁的哲学系博士霍华德·金森,要写一篇名为“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的毕业论文。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霍华德·金森以此立意著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多年后,他再次调查当年自认为非常幸福的人,结果发现:当年因事业成功而感到幸福的人只剩下少数人仍感到幸福,而当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凡人仍然全部感到很幸福!霍华德遂以“幸福的密码”为题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指出: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才是幸福的源泉。文章引起广泛关注,《华盛顿邮报》一天之内加印六次!
看完此文,我对霍华德的结论深表赞同和佩服。但出于职业的习惯,我又起了疑心:从叙述的详细程度和涉事机构的知名程度来看,本文当属科研学术性质的调查报告,其内容应该是完全真实的。
然而,笔者遍查因特网,却发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从未有过一个哲学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达20多年、名叫霍华德·金森(Howard Jensen或Howard Higginson 或Howard Kingson)的人。笔者又登录华盛顿邮报官网(www.washingtonpost.com),利用搜索功能,查找在该报发表的署名为霍华德·金森、题目为“幸福的密码”(The password of happiness或Code of happiness或Happiness code)的文章,结果显示为空白。至于说该报曾一天加印六次,更是无从考证。
哥伦比亚大学是全球知名大学,校友和教授中有8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3人成为美国总统,最近的一个就是奥巴马。能年纪轻轻就获得该校哲学博士学位而后又留校任教达20多年并成为终身教授的人,应该是著作等身、享誉全球的精英学者,但笔者竟然在因特网上查不到他的任何学术成果!
笔者进而阅读了朱先生的其他文章,发现其假托名流的文章还不少。比如有一篇发表在《时代青年》上的《假如你有两块面包》,说的是195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举行入学考试,有一道题吸引了所有考生的眼球: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商学院教授本杰明·格雷厄姆参加了这次阅卷。考生有的说会留作晚餐,有的说会送给乞丐,可谓五花八门,但只能聊博阅卷老师一笑。只有一个学生的答案吸引了格雷厄姆的目光。这位学生写道:“假如我有两块面包,我会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格雷厄姆教授在这位学生的试卷上批道:“我可爱的孩子,你小小年纪已经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不为物质所累,堪成大器。”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把375亿美元捐给慈善基金并一度成为世界首富的股神沃伦·巴菲特!文章的结论是:眼中有“水仙”摇曳的人,才能真正成为金钱的主人,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鲜活着一朵摇曳生芳的水仙。
笔者看完这篇文章后很诧异:“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要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明明是《古兰经》中穆罕默德说的话,怎么从美国股神巴菲特口中冒了出来呢?笔者翻阅了几种巴菲特的传记,想知道闻名遐迩的哥伦比亚大学有没有出过那样的玄题,巴菲特有没有答过那样的玄语,格雷厄姆有没有作过那样的评价。结论是:纯属捏造!
又比如朱先生的一篇叫“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的文章,说的是1963年在美国布鲁克林贫民区有个13岁的男孩,在父亲鼓励下,把一件价值1美元的旧衣服卖到了2美元;十多天后,又在父亲鼓励下,把一件顶多值2美元的旧衣服卖到了25美元;再后来,还是在父亲的鼓励下,把一件旧运动衫卖到了1200美元!父亲因势利导,启发男孩道:“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儿、穷一点儿,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男孩深受启发,从此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对未来充满希望。20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就是迈克尔·乔丹!
此文入选2011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试卷,影响之大可想而知。笔者查阅了迈克尔·乔丹的资料,结论依然是:查无此事!
笔者深感问题的严重性,现在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在写这种子虚乌有的文章,翻开当下中国最畅销的几种书刊看看,大凡涉及名人、名校、名企、名地的所谓励志类、感悟类、人生类、情感类的心灵鸡汤“美文”,走的基本是这个路子!不妨再举一例,如刘燕敏的《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说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纽约大沙头贫民窟,学生打架逃学,偷窃吸毒,风气恶劣。新来的校长对此中一个顽皮的男孩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指,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这个男孩吃惊之余记下了这句话,并开始以州长的标准要求自己,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不再夹杂秽语,行动不再漫无目标。到51岁那年,他终于成为纽约州第53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任黑人州长。这个人就是罗杰·罗尔斯。
笔者初读此文颇受启发,再读此文却疑窦顿生。一句话改变一生,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姑且不论,我关心的是:这是不是真的?一查资料,真相大白:纽约州自1777年至今共历60任州长,乔治·克林顿(George Clinton)是第一任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是第53任州长,安德鲁·库默(Andrew Cuomo)是现任州长,从未有过一个叫罗杰·罗尔斯(Roger Rawls)的州长。不仅纽约没有,其他州也没有过。而第59任州长戴维·帕特森(David Paterson)才是纽约首位黑人州长。一句话,罗杰·罗尔斯其人其事,纯属文学虚构!
文学不是不允许虚构,无虚构不成文学。但现在的问题是,近十几年流行起来的所谓“美文”,有很多是在以一种叙述事实的精确语言,来叙述知名人物的奋斗历程或知名机构的科学实验,基本事实清楚,基本数据翔实,言之凿凿,容不得读者有半点质疑,而作者又从不声明“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就只能把读者引到一个方向:这肯定是真的。
当读者有了“肯定是真的”这种认识后,会怎么样呢?学生会不会拿这些捏造的名人经历作为论据背下并写进作文?职工会不会拿这些空穴来风的名人故事作为素材去参加演讲比赛?学者会不会拿这些伪造的调查实验作为依据去进行科学研究?如果真的这样以讹传讹,若干年后,那些原本属于个人臆构的东西,会不会被当成历史事实和普世真理错误地传承下去?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材料“人名国籍皆错、原话查无出处”的乌龙事件,便是对教育界的深刻警文。
笔者注意到,现今很多“美文”作家大都喜欢拿外国的知名人物或机构说事,究其原因,一是他们深谙“名人”有名人效应的诀窍,容易让读者信服;二是“外国”的事情可以根据立意需要胡编乱造,普通读者即便心存疑虑也无力考证。十多年前,当中国第一批“美文”靠捏造外国名人故事而成功打入各种媒体的时候,就罕有较真者出来考证指误,以致出现如今读者将文学虚构当成生活真实的乱象。
作家受热捧,作品被传阅,于国于民本都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是以欺骗读者为前提、以获取丰厚利润为目的的文学繁荣,却是把一个民族的文化引向虚伪和堕落,这在历史上是有前车之鉴的。曹丕曾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学事关文化传承和治国安邦之大计,岂能等闲视之?
所以,作为心灵鸡汤的励志美文应该真正起到润泽心灵的作用,所用材料应该是真实的,经得起推敲考证的。对每一位读者负责是美文作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就难逃欺世盗名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