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涵养生命气象的学校文化
于晓斌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韵。可以这么认为,学校的品牌蕴含在文化之中。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文化,学校制度是文化,学校课程是文化,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文化,共同的价值取向更是文化。
对一所学校而言,学校文化对于涵养师生的精神面貌、提高学校的管理品质和办学境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所缺乏文化支撑的学校是不科学、不完整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之间的竞争。
一、学校文化的力量—细雨湿衣看不见
美国教育学者菲利普·曼纳说:是什么成就了一所好的学校?这与学生的穷富、课程几乎毫无关系;与特别的课程、昂贵的运动场、巨额的捐赠、时髦的制服、名誉校友或是这所学校是否联网无关。是什么造就了一所好的学校?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是教会的还是非教会的,是特许的还是普通的,造就它的是一种情感,一种被全体员工所享有的情感(包括家长和学生),这种情感就是“他们的学校是真正属于他们的”。而这种情感来自哪里?文化!”但这种文化不是拷贝和克隆出来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师生对学校生活的感悟和发现、对学校现状和教育规律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对教育问题永不停止的思考与追问中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像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所说的“共同愿景”作用一样:共同愿景也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会起来。当人们真正共有愿景时,这个共同的愿望会紧紧地将他们结合起来。共同愿景的力量是源自共同的关切。人们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就是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
总的说来,经济转型必然会带来社会的变革。在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开始解体,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了乡级基层政权,群众自治组织普遍成立。在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企业自主权扩大,企业活力增强;“单位制”“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变,居民生活得到有效改善。在这一阶段,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开始显现并不断增多,社会越轨行为出现,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变革的需要,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开始日趋解体。
著名诗人冯至在晚年撰写的《昆明往事》开篇中写道:“如果有人问我,‘你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什么地方?’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是昆明。’如果他继续问:‘在什么地方你的生活最苦,回想起来又最甜?在什么地方你常常生病,病后反而觉得更健康?什么地方书很缺乏,反而促使你读书更认真?有什么地方你又教书、又写作、又忙于油盐柴米,而不感到矛盾?’我可以一连串地回答:‘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冯先生说的“昆明”实际上就是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学校需要文化,但文化需要积淀。一所学校是否有独具一格的文化,不是去看它写出了几句夺人眼球的标语,喊出了几声振聋发聩的口号,确立了几个新潮前卫的理念,而是看它形成了多少职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改变了多少人的行为准则和处世方式,指导了多少人的价值观、信念和理想。正如《学校文化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一书中所阐明的:学校的建筑可以复制,环境设计建设可以复制,治理模式可以移植,这些东西假如没有融进学校的价值观,没有体现学校的理想,就不可能生出新的学校文化,无法凝聚为学校的精神,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橘生淮北了。因此,只有把学校的师生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让师生参与其中,并切身感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学校文化的价值和本分所在。
二、学校文化的魅力—不需扬鞭自奋蹄
2.3.2 膀胱灌注化疗和免疫治疗 TURBT术后肿瘤复发率高,小部分NMIBC患者会进展为MIBC。原位癌患者单纯行TURBT不能解决术后高复发率和疾病进展问题[11]。推荐所有NMIBC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品牌对企业而言,它代表着质量和信誉,是一种极其难得的无形资产;对学校而言,它象征着教育的品质和形象,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办学特色和社会认同。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就不会形成自己的教育品牌,也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优秀的学校。
但是湿式电除尘器运行温度在烟气的露点以下,内部烟气、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在选材时必须考虑采用抗腐蚀性能强的材料,以保证湿式电除尘器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三、学校的文化品牌—久熏幽兰人自香
龙应台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这样的文化是金钱无法衡量的,也是无法用金钱定制和打造的。学校文化作为最优秀的隐性课程,有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宛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师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送自己的儿子上学,那孩子腿上打着石膏。保安拦下了他们的三轮车,说什么也不让进。那位母亲非常生气,便和保安争吵起来。卢志文对保安说:“三轮车不得进校园,这个规定没有错,你严格执行这个规定也是应该的。不过,我想提醒你的是,你别忘了学校《员工宣言》第一条是怎么说的。”那小伙子立即领悟话中的意味,他让另一位同伴在门口继续值勤,自己背着那孩子往教室里走去。制度,把三轮车拦在校门外;文化,把孩子送到温暖的教室。
是什么原因让冯先生对昆明这座城市念念不忘?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吴讷孙(笔名鹿桥)以母校为背景写的长篇小说《未央歌》中“饱享自由的读书空气,起居弦诵于美丽的昆明及淳厚古朴的昆明人之中”这句话也许是最好的诠释。在冯先生和许多西南联大人心中,学校给予或特有的坚毅、执着、宽容、友爱、平等、包容等诸多元素已悄然无声地融入到了他们的血液、深入到了他们的骨髓。诚如美国著名女诗人普拉斯所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史密斯说:“一个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走向成功的教育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的王国’,而只有当学校出现了一个精神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称之为学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置身于一座具有优良传统和巨大声誉的学校时,总会感到校园里有一种富有生命的东西不断撞击自己的心灵,使人感到振奋,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但这种力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贯穿于学校发展始终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在1926年曾现身说法,对美英两国的大学教育进行了对比:“在美国,我忙的是上课、听讲、写考卷、嚼橡皮糖、看电影、赌咒”,“如果我到美国时是一个不含糊的草包,我离开自由女神像时也还是原封不动”;“在康桥,我忙的是散步、划船、骑自行车、抽烟、闲谈、吃五点钟的茶和牛油烤饼、看闲书”。最终,徐志摩写道:“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也呼应了国外教育界的那句格言:英国剑桥大学60多项诺贝尔奖的傲人记录,其实来自于校园的自然环境—剑河、奇石、树木花草的完美结合。
然而,在当下,有不少的学校提出了“打造学校文化”“打造特色学校文化”等理念,甚至不惜重金聘请专家学者,帮助他们总结、提炼、升华所谓的“学校文化”,并一掷千金,将这些“文化”加以包装,装饰在学校的角角落落里,让学校显出一副“很有文化意味”的样子。如果将学校文化建设寄托到一位或几位专家学者身上,用三五句时尚语言来概括,而未真正将其根植于师生的心灵,未能把这种文化融入师生的工作、学习中,并转化为一种动力,那么这样的概括、提炼、升华就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根底浅”的感觉。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理所当然应该属于全体师生。
脑型脂肪栓塞是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特殊类型,是骨折后少见的一种并发症。可表现为头痛、烦躁不安、失眠、易怒、谵妄甚至昏迷、复视、偏瘫等,早期诊断较困难。2016年7月收治1例以视力丧失及不明原因血红蛋白下降为首要表现的脑型脂肪栓塞,报道如下。
斯普朗格曾说“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是“流淌在师生心中的一股清泉”,因此,文化需要积淀,诚如《从卓越到优秀》一书的作者柯林斯所说:“从爬行到行走到奔跑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这样看似缓慢,却能保证最后跑得飞快。”当一所学校有了自己固有的文化,文化孕育了学校成功的变革,文化构建了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的义务感和认同感,文化使学校老师、学生和团队的能量、动机与活力得以增强……在这样的文化“气场”里,教师之间在追求上目标一致,人格上相互尊重,情感上和谐融洽,行动上团结协作;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行为得到规范,心灵得以净化,灵魂得到塑造。也就是说,学校真正的文化未必是领导所倡导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在师生员工中逐渐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做事方式。就像闻一多先生在《园内》中所描写的那样:“少年们来了,灵芝生满园内,一切只是新鲜,一切只是明媚,一切又是希望,一切又是努力”,从而使师生增添奋发向上的动力,不断自我超越,在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下努力发展自我。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韵。可以这么认为,学校的品牌蕴含在文化之中。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文化,学校制度是文化,学校课程是文化,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文化,共同的价值取向更是文化。正如日本学者佐藤学所说的那样,教育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发展越缓慢越好,在这种缓慢中才能积淀下一些特别有价值的东西。这些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品牌!有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位美丽的母亲,那么教育品牌,则是儿女心中母亲那历经岁月沧桑不但不会模糊反而愈显清晰的背影。
【于晓斌,山东省五莲县教体局】
责任编辑︱孙格格
标签:学校文化论文; 徐志摩论文; 山东省五莲县教体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