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路面施工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丘钢

刚性路面施工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丘钢

丘钢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进步,公路工程的规模与数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刚性路面即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施工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施工的质量与公路的安全性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必须加强对刚性路面施工的控制。本文就在介绍刚性路面施工常见病害的基础上,分析病害发生原因,并提出了合适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刚性路面的安全。

关键词:刚性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是当前公路路面的主要施工方式,其中,水泥混凝土属于刚性路面,其优点在于有较高的强度、较大的刚度、较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较长的使用寿命,养护所需费用较少,整体性价比相对较高,尤其适用于低等级公路当中。但是,刚性路面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其安全的病害,为保证公路行车的安全,就需要对这些病害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刚性路面施工中常见病害概述

刚性路面施工中常见病害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断裂、竖向变形和接缝类、表层类四种,且每种都包括多种形式的病害,具体内容如下:

(一)断裂类病害

断裂类病害通常是指路面裂缝,是刚性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体现为断裂裂缝贯穿了路面的面层,将板块分割成众多的小块,导致面层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具体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和交叉裂缝以及板角裂缝等多种。

(二)竖向变形病害

竖向变形主要是由于路面施工当中,路基处理不当或者路面摊铺、碾压过程控制不严格引起的,其主要表现为路面的胀起和沉陷[1]。

(三)接缝类病害

接缝类病害是指由刚性路面接缝处发生问题而导致的路面病害,主要包括错台、拱起和接缝内的填缝料失效等。

(四)表面类病害

表面类病害是指发生于路面表面的病害,主要体现为网裂、露骨、坑洞、起皮和粗集料的冻融开裂以及修补发生损坏等。

后文中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应根据常见病害断裂、竖向变形和接缝类、表层类这四种展开才能保持前后统一一致和针对性。

二、刚性路面施工常见病害的发生原因分析

(一)断裂类病害发生原因

1.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是指沿公路中心线方向的裂缝,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路基的拓宽部分和纵向沟槽等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陷引起路面裂缝;其次,路面基础不稳定,在长时间的地下水和车辆荷载影响下,导致路面基层材料膨胀或者塑性变形,形成裂缝;第三,混凝土厚度设计有问题,不足以承受路面行车造成的荷载。

2.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指与公路中心线垂直的裂缝,其发生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路面切缝时机不合理或者深度不较浅,前者会使混凝土发生温缩或干缩引起裂缝,后者会导致横断面削弱不明显,应力没能得到充分释放,在缩缝附近形成裂缝。(2)路基有不均匀沉降现象,引发板底脱空,进而是路面出现断裂。(3)路面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没有达到要求,在温度应力和荷载双重影响下,形成强度裂缝[2]。

(二)竖向变形类病害发生原因

竖向变形类病害以路面胀起为代表,主要是路面板块的向上突起,其发生原因有:(1)砂、石等物体堵塞了路面胀缝,使板无法顺利伸胀;(2)胀缝的传力杆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出现偏差,影响了路面板伸胀;(3)在陡坡、弯道或者厚度较薄等路段,胀缝面板相对较长,容易有纵向失稳问题发生,导致路面胀起。

(三)接缝类病害发生原因

在刚性路面施工中,由于整个路面是分段施工的,接缝是必然存在的现象,也是整个刚性路面较为薄弱的环节,其病害发生的概率也相对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缝类病害以错台为主要代表,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1)降水因素:由于接缝处理不到位,在降水量较多季节,雨水会从接缝处渗入到基层当中,进而使基层含水率增大,强度降低,在路面车辆荷载的作用力下,基层就会出现唧泥,相互靠近的板块之间也会有抽吸作用发生,导致基层中的细料会向着位于后方的板块进行移动和堆积,从而增加了后板的高度,降低了前板的高度,形成高度差,也就是错台现象。(2)前后板块基础沉降不均匀,在荷载作用力下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引起错台;(3)基础没有足够的抗刷能力,基层表面采用了不合适的整平层材料,比如砂或石屑等松散细料等,也会导致错台病害。

(四)表层类病害发生原因

表层类病害主要表现为路面表层发生损坏,包括坑洞、起皮或露骨等,其发生原因主要有:(1)路面材料和施工问题,材料配合比控制不到位,施工当中没有进行充分压实,影响了路面强度和均匀性,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材料被挤出或移动,形成病害;(2)路面保养不到位,有其它杂质嵌入路面当中,或者接缝等问题没有被及时处理,降低了路面性能,从而引起相应病害。

三、刚性路面施工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一)断裂类病害防治措施

1.纵向裂缝的防治

对于纵向裂缝,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有:(1)做好填方路基的处理,通过分层填筑、反复碾压的方法,保证路基的密实度符合要求,对于新旧路基交界位置,设置相应的隔栅,避免滑动位移问题;(2)选择合适的填筑材料,在不同的地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填筑材料,比如河滨地段,就要选用水稳性良好的填筑材料,保证回填路基的压实度;(3)合理设计混凝土板厚度,按照设计规范要求,选用石灰稳定类基层,保证刚性路面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横向裂缝的防治措施

对于横向裂缝,常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1)选择合适的切缝时机,通常而言,要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8-10MPa时对其进行切缝;(2)做好板底基层的处理,保证基层的压实度达到相应标准,没有沉陷或不稳定现象;(3)在设计混凝土路面厚度时,充分考虑重车、超重车辆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组合和厚度。

(二)竖向变形类病害防治措施

对于竖向变形类病害,首先要做好胀缝填缝料选择,并及时清理胀缝,避免砂、石进入其中;其次,做好传力杆的控制,保证其在垂直、水平方向偏差在3mm以内,以有效完成路面荷载力的传导,使板自由伸胀,避免起胀发生。

(三)接缝类病害防治措施

对于接缝类病害,尤其是错台病害,首先要做好接缝的处理,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要求》为基础,结合路面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填缝材料,保证路面接缝的密封性,有效防止渗水问题的发生,保证基层的稳定,从而有效防止错台现象;其次,选择耐冲刷的材料应用于基层中,比如二灰稳定粒料或者水泥稳定粒料等,在基层表面整平层上,禁止使用松散细料,以有效防止降水导致的基层填料流失或渗水;第三,在路面结构中,设置内部排水系统,及时将进入基层的水体排出,保障基层稳定[3]。

(四)表层类病害防治措施

对于表层类病害,首先要做好路面保养,及时清除路面上的砂、石或其它杂物,做好交通管制,避免过多或过重车辆增加路面负担,降低路面性能;其次,加强对路面的巡检,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及时发现并修补存在的破损问题,在雨季之前,还要加强对路面防水措施的养护,避免雨水渗漏引起的表层灾害。

结语

综上所述,刚性路面施工常见的病害多种多样,给公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加强对刚性路面病害的研究,探索相应的防治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各种病害,需要充分了解其发生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病害发生概率,保证刚性路面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宗红.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J].价值工程,2014,07:132-133.

[2]余巍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科技信息,2010,11:730.

[3]王力.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230.

论文作者:丘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1

标签:;  ;  ;  ;  ;  ;  ;  ;  

刚性路面施工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丘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