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
摘要:目的 探究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例置入PICC导管的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对20例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原因的探查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后,保障了治疗的正常进行,2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皮疹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护理满意度达90%(18/20)。结论 了解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早期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皮疹的发生率,并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ttedcen—tralVenous catheter,PICC)是指经过外周肉眼可见的静脉血管穿刺植入的静脉导管,该静脉导管沿血管走向最终将尖端定位到上腔静脉入口处[1]。临床上发现,穿刺针眼的周围出现皮疹是PICC导管穿刺后留置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给病人带来诸多不适,还容易导致PICC感染的发生,缩短PICC的使用时间。现抽选我院收治的20例置入PICC导管的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例置入PICC导管的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46~61岁,平均年龄(55.4±2.2)岁。
2 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分析
2.1温度高导致贴膜潮湿脱落
夏季温度高,病人出汗多,胶贴透气性差,汗液积聚在贴膜下,而且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有利于细菌繁殖,诱发皮疹。此外,洗澡时没有保护好贴膜,使水进入贴膜,贴膜卷边。
2.2反复消毒液刺激使皮肤敏感性增强
反复撕贴敷料增加了对皮肤的刺激,有些病人对消毒液过敏,贴膜不透气,皮肤失去正常的代谢过程。刺激物对于皮肤直接刺激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刺激物若无强烈刺激性,大多数人在接触后并不发生反应,过敏体质的病人接触后可发生[2]。
2.3违背无菌技术原则
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如消毒顺序颠倒,没有正确清洁双手,错误佩戴无菌手套,跨越无菌区,未将导管消毒。患者遵医行为较低,未能做到按时换药。
2.4化疗病人免疫力低,感染率高
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常见有静脉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损害及免疫功能降低。由于抗肿瘤药物对骨髓的抑制,病人常有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多数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也有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致使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皮肤屏障受到破坏,从而易发生感染[3]。
3早期护理干预
3.1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搞好手部卫生,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3.2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3.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的表现,及时处理,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全身感染。
3.2.2经过PICC静脉输液治疗时,应定时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观察静脉输液滴速,了解患者输液治疗的主观感受,及时处理静脉输液中的不良反应。
3.3冲管、封管
3.3.1日常经PICC导管输液时一定要做好冲管之封管工作,确保导管畅通。药物输注前使用lOml以上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后预冲导管再使用药物输注,药物输注完毕后使用lOml以上的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 “一推一停”的即脉冲式冲管,从而在PICC导管内产生大量小漩涡,彻底避免导管内药液残留。即生理盐水(S)-药物(A)-生理盐水(S)的“脉冲式冲管原则SAS法”[4]。
3.3.2在每次静脉输注冲管后都需要正压封管,即使用10m以上注射器抽l0~100U/ml肝素盐水缓慢推注,边推边退注射器,推注肝素盐水的速度略快于回退注射器的速度,必要时夹闭导管。即生理盐水(S)-药物(A)-生理盐水(S)-肝素稀释液(H)的“正压封管原则SASH法”。对于静脉治疗间隙期带管的患者,应每周到专业机构冲管、封管2~3次。
3.4敷料更换
固定PICC导管的敷料应选择无菌透明敷料,在穿刺部位声明显渗液渗血时应立即无菌方法更换敷料。常规情况下透明敷料可每周更换l次;使用无菌纱布固定PICC 或将无菌纱布用于透明敷料下的固定方式时应每24h更换敷料1次。更换敷料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先自下向上除去原有敷料,防止将导管带出体外,然后观察穿刺部位情况以及体外 三管长度。戴无菌手套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消毒范围达到穿刺点上下10cm,两次到达臂缘[5]。待消毒液干燥后贴上无菌透明、敷料,在敷料上注明更换时间。
3.5更换肝素帽
对于常规经过PICC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霉孝可每周1~2次更换肝素帽。对于经过PICC导管输注血液制品或静脉营养的患者,应每天更换肝素帽。日常护理时妻注意观察肝素帽的状况,及时更换有问题的肝素帽。
4结果
通过对20例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原因的探查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后,保障了治疗的正常进行,2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皮疹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护理满意度达90%(18/20)。
5讨论
PICC的优势在于上腔静脉的血液流速快,可以达到2L/min,因此,经PICC尖端进入血液中的药物或液体能够迅速被血液稀释,能够接受刺激性药物的输注和液体的快速输注。因此,PICC有着穿刺相对容易、穿刺风险小、导管留置时间长、能够快速补液、输注刺激性药物的优点,目前成为了静脉输液治疗的研究应用热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易发生并发症的风险,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早期积极预防,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通过对20例置入PICC导管的癌症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得出结论:了解PICC导管相关性皮疹的原因,早期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皮疹的发生率,并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武月娥.PICC 常见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7):2236-2237.
[2]张晶.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皮疹的护理研究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6,(1).
[3]王婵华,肖彩琼,郭少燕.PICC留置期间皮疹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8):139-140.
[4]汪丽蓉.PICC 穿刺周围皮疹的预防护理[J].健康之路,2014.
[5]宫新玲,姜丽燕,刘玲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探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231-232.
[6]陈荣,郭玉华.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与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177.
论文作者:赵琦 闫硕 石薇 李雪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导管论文; 皮疹论文; 敷料论文; 静脉论文; 相关性论文; 患者论文; 肝素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