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 山东济宁 272067
摘要:在诸多临床疾病中,脑卒中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生命健康指数中危险系数较高疾病类型之一,并持不断上升趋势。据报导,60 岁以上老龄群体中居死因第2位的是脑卒中,其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脑卒中对人类的肢体功能及生存质量均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如何通过先进的医学技术手段恢复患者身体各基本功能,成为广大医学领域重点研究课题。文章主要从康复治疗学角度出发,对脑卒中康复的时间、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措施;研究
1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时间
早期康复治疗在时间上一般强调疾病后的14天之内,之所以将时间控制在2周之内主要是由于在此期间脑组织处于可塑性较强阶段,把握治疗时机有助于激发患者抵御病魔的潜力。在此之前,国内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脑卒中最佳治疗时间是病发半年内,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康复治疗的实际开展时间,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度不断扩大,相关研究学者提出早期康复治疗的理念,并且通过以实际应用的方式对这一结论加以验证,将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于患有脑卒中疾病的患者,对其康复治疗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全过程检测,此研究结果再次证明,在病发早期及时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消除患者严重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故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学对于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不同类型的康复训练,加以相应的康复辅助治疗,常见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功能、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等的全面恢复,并且针对患者治疗期间所产生的恐惧、焦虑以及紧张等消极情绪进行心理辅导,促使患者从身体及心理两个方面同步恢复。
2.1 强制性运动疗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简称“CIMT”),是指对具有一定可塑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合理运用,通过限制健侧肢体的运动,强制性使用偏瘫肢体来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技术。并且通过大量应用实践研究证明,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并恢复患者偏瘫肢体的实际功能,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相关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同病发时间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也不尽相同。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扩大对患者损伤侧运功功能代表区的有效激活区域,逐步提高运动条件下电位波形潜伏期的实际波幅,使得所控制区域内与之相应肌肉群神经元的兴奋性极度扩张。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强制性运动疗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侧肢循环的轴突突触的联系,同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对侧大脑半球的运动功能代偿重组和支配,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及推动作用。在发病早期阶段加强关节活动频率还能够有效防止关节的僵硬老化,且早期肌肉的主动收缩训练能够有效防止肌肉萎缩,确保患者良好的行动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物理治疗
脑卒中患者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因物理治疗措施能通过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本体感觉冲动的输入,增强了病灶内尚未完全坏死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有助于正常功能的恢复。同时促进了神经侧支循环的建立及病灶周围神经细胞代偿作用的发挥。目前,国内在脑卒中疾病治疗方面所采用的物理治疗比较常用的项目有:低频生物反馈电刺激仪、吞咽障碍治疗仪。低频生物反馈电刺激属于低频治疗仪范畴,是利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并结合多种电刺激模式进行肌肉训练治疗,以达到改善肌肉功能,帮助患者重建并恢复肌肉正常运动功能;吞咽障碍治疗仪同样属于低频治疗仪范畴,治疗的作用是针对吞咽功能相关的神经进行电刺激,加强吞咽肌群,缓解吞咽肌废用性萎缩,改善咽喉部血流,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最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这两种仪器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在很大程度上对康复治疗师的康复治疗工作是一种补充。
2.3 心理康复
据国外相关媒体报道,心理疾病所带来的危害不亚于躯体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因心理障碍所形成的致残率及病死率较往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年龄趋于年轻化,但中老年患者依然占据较高比例。脑卒中患者的情感障碍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脑卒中患者长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出于对家庭环境的顾虑,认为疾病治疗过程将消耗大量的资金,给家人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出于对社会环境的考虑,害怕失去工作,受人排挤或者与社会严重脱节等等。因此,心理障碍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在脑卒中后期,可使患者出现适应障碍,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如何对脑卒中患者早期、有效进行心理康复干预,显得尤其重要。当发现患者长时间处于绝望心理时,护理人员应采取主动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运用行为疗法、支持疗法、认知疗法、心理分析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综合性心理治疗等心理疗法。全面激发患者面对疾病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束语
康复治疗学对脑卒中康复的主要思想是倡导早期康复、心理康复、多种措施联合康复。对于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国内临床研究领域应进一步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尚需进一步明确早期康复的时间点。从根本上对现有康复治疗方法进行优化,更加深入的研究脑功能重组基础以及功能影像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均可从根本上提高脑卒中疾病康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林,郝熙枝.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中老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卒中杂志,2016,01(12):856-858.
[2]李晓飞,邓时慧,谷德祥,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等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2(14):151-153.
[3]崔晓,胡永善,吴毅,等.电针对脑缺血大鼠血管生长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22(10):877-879.
注:2016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1610443004;济宁医学院2016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cx2016004)
论文作者:吴熙瑞1,马彦江2,夏明邦3,魏政委4,邢筱莉5,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功能论文; 疗法论文; 疾病论文; 强制性论文; 肢体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