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菲两国农业推广的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国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泰菲两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近十年来,在世界银行的贷款帮助下,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推广机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泰国农业的发展成就已被世界所公认。泰菲两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共同特点概括起来为:机构健全,内容综合,方法先进,经费充足,政策配套,效果明显。
1.推广机构健全
农业推广机构从中央到基层都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泰国农业合作部推广局是主管全国农业推广工作的最高管理职能部门。全国6大地区73个省759个地区均有推广办公室。此外,全国5757个小区(一个小区约1000户左右)均有一名推广员,推广员与农户的比例达到1∶1000。菲律宾仅4500多万农业人口,农业推广员高达1.97万人,农业部的农业官员3.2万多人。
2.推广内容全面
泰国的农业推广机构,集管理与服务、行政与事业、政策与技术、政策与流通于一体,具有综合管理、综合服务的职能。基层农业推广组织,除技术推广、培训、咨询服务外,还为农民提供信贷担保、储蓄、农产品加工、销售、出口等一系列服务。同时,还协调农业合作部其他部门的关系,不仅指导作物生产,而且提供畜牧、水产、林业、环境治理等综合性服务。菲律宾的农业推广部门集农业、畜牧、合作经济于一体,不但推广生产技术,提供优良品种,而且负责产前、产后服务,市场销售等工作。
3.“三农”有机结合
主管泰国农业科研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农业合作部农业局,为了协调科研与推广工作,由农业局与推广局共同建立了一个协调委员会,分别由两个局的局长轮流担任协调委员会主任。科研部门的研究课题和计划须征求推广部门的意见,推广部门及时反馈推广中出现的问题;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在示范阶段,科研人员与推广人员共同参与,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泰菲两国的农业科研和教学部门也都承担对推广官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有时还直接培训到农民或农户,尤其是菲律宾,十分重视对农民的综合技术培训,在全国建立了17个农民培训中心,不但培训农业生产技术,还结合当地实际,培训农民各种致富技术。
4.推广设备先进
泰菲两国的农业推广设施齐全、手段先进。他们利用世行贷款都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现代化推广设施。如制作录像、录音、制版印刷车间,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推广车辆。每年可生产大量的录像带、录音带、技术小册子、挂图等,提供给基层推广员,一部分发到农民。各级推广办公室都有相应的培训基地和推广设施。
5.科学的推广方法
泰菲两国农业都是由农民分散自主经营。泰国平均生产规模每户约3ha,政府为了帮助小农户提高生产水平,于1977年在世行贷款的支持下,引进了“培训访问体系”。实践证明,这个推广体系对泰国的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个体系的内容是:基层推广员定期走访农民,对农民进行咨询、培训,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反映农民的呼声,并作为政府的代表向农民传递信息,一般每月对农民培训一次,小区推广员每月一次去政府推广办公室汇报工作。为了提高“培训访问体系”的效果,泰国的推广部门,积极鼓励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组织,如农民小组、青年小组、妇女小组和专业小组,推广员定期对农民组织进行培训和咨询活动。目前,对这种推广方式正在作进一步的改进,逐步建立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服务机制,使国家的计划通过推广渠道由上而下传递,指导农民,并把农民的意见自下而上反馈给政府,提供政府决策参考。
6.推广政策配套
为了增强农业推广的调控职能,提高农技推广的效果,泰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农业推广工作。
①政府对农业开发和推广项目给予贷款支持。泰国农业银行是支持农业推广的专业性金融机构,1992/93年度提供100万铢,采取优惠利率,年息仅5%,比商业性贷款12.5%利率低7.5个百分点。农行支持的项目有三种类型:一是农业推广局的推广项目;二是农行根据市场行情确定的开发项目;三是特殊项目。
②鼓励支持成立农民组织。政府对农民组织采取优先提供低息贷款,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帮助联系产品销售等政策。
③鼓励私营企业参与推广活动及到农村投资开发。
7.推广经费充足
泰国政府每年投入农业的资金约占整个国民经济预算的7.8%。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投入的总额不断增加。农业推广经费除国家预算外,地方政府还有拨款支持。金融机构还有贷款。因此,泰国的农业推广和培训都是无偿的,良种供应是优惠的。菲律宾尽管经济不太发达,但农业培训经费国家也是有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