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精神六科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浅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科住院病人病情康复的促进。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病人350例,按照进行干预行为训练具体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75例。把参照组病人给予日常的行为干预,实验组组在日常的行为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行为干预。查看两组住院病人的住院病人满意度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频次。结果:实验组住院病人发离院出走、弃药、生暴力行为、跌倒/坠床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住院病人的住院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科住院病人行为训练中的实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及住院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精神科;护理质量;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159-02
“集束化护理”(Bundles?of?Care)理念的形成是将循证理念引入床边管理并为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的某种疾病创造最佳的实践指南。它是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IHI)首先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结局[1]。其概念是指针对某一类或某一例患者实施的一组护理干预措施,该组措施中的每一项干预都是经过临床证实,它是有效实施“循证实践指南”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精神科住院病人的行为干预训练主要采用以经验为主的干预管理模式[2],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疾病的演变这种旧的行为干预模式逐渐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缺陷,已经不适应现实临床护理工作发展模式。所以,为探索较好的精神科住院病人切实可行的行为训练干预护理策略应已经引起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同时也是目前精神科临床护理研究的重点。本报告根据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验和专科的技术技能,在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护理中广泛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措施对病人实施行为干预训练,明显地降低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了住院病人住院治疗的依从性,使住院病人住院满意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病人350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230例。依按照实行行为干预训练方法的不一样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75例。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日常的护理行为干预,实验组组在日常规护理行为干预基础上开展集束化护理模式。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1)分析调查:住院病人病房建立集束化护理行为干预训练小组,通过书刊、杂志及网络平台的方式收集相有关资料,寻找科学依据,对依据的临床可用性、真实性、客观性及住院病人的需求进行客观的评价,拟定出最终的行为干预训练的护理策略。(2)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同层级护士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内涵素养和专业技术操作水平,每位护士必须掌握集束化护理的实质内容,掌熟悉集束化护理核心内容,拟定集束化护理有关知识的培训计划并运用的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层级护士为病人实施行为干预训练进行检查督导,对在为病人实进行行为干预训练中发现的缺陷运用质量工具(PDCA)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加以整改,让为住院病人实施集束化行为干预训练过程程序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3]。(3)对住院病人的平常的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侧重训练病人平常生活的主动性和规律性,激励及指导病人进行自理生活能力,指导病人必须履行医院和病房规章制度,按时起床、着装,洗脸刷牙、料理床单位,料理好好个人卫生情况。(4)激发住院病人的爱好和兴趣:根据住院病人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和爱好兴趣,激励病人参与行为干预训练,如做广播操、打篮球、跳广场舞、慢步跑等。(5)进行情景式模拟人际交流训练(bas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ing)[4]。每星期四上午进行,根据情况每次人际交流训练进行1~2小时(中间休息10分钟左右)此项训练要求病人病情处在康复期时进行,旨在帮组病人获得一些基本的日常社会交流,处理简单的家庭事务关系及应对基本平常社交所必须的交往能力。
1.3 效果评价
观察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病人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频次和住院病人的住院满意度情况。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离院出走、弃药、生暴力行为、跌倒/坠床发生率等;住院病人满意度采用本院护理部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等三个差别等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确定相关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
2.结果
2.1 实验组及参照组病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住院病人进行集束化行为干预训练后,实验组病人发生离院出走、弃药、生暴力行为、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频次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精神科住院病人的行为训练局限于传统的训练模式,这种传统的行为训练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模式的发展需要,更不利于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新型护理模式的开展。有关资料相继报道精神病人的行为及社会功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精神病人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缺陷发生率高达77.90%,主要与病人长期住院远离社会环境,住院行为训练单调乏味以及没有得到系统的行为干预训练等因素相关。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精神病人的治疗已不仅仅是纯粹的药物治疗,而更加注重病人的行为干预训练及社会能力恢复的康复,也就是让病人经过住院期间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训练。其次病人因长时间患病导致的阴性精神症状的家中而没有得到有效的行为干预训练而改变,病人出院后出现家庭生活和所处的身外环境不能相容。所以,探讨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策略已成为近年来精神科医务工作者寻找的目标,本报告通过对精神病人实施集束化行为干预训练后,明显提高了住院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及服用药物知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和社会回归的社会功能的适应能力,有效规避了精神疾病的的复发率,从而促使了病人的心理疾病早日转归及疾病恢复健康出院后对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的适应能力。
本报告的结果从表1、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运用集束化行为干预训练后与对参照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住院病人意度通过调查有了较大幅度的的提高。此报告表明在精神科病房实施运用集束化行为干预训练,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提高了病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因此,强化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实施集束化行为干预训练能较好的改善住院病人的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康复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促使病人实现了良好的社会回归愿望。
【参考文献】
[1] Harden C.What is a bundle 2006 http:// www.ihi.org/IHI/Topics/Critical-Care/Intensive Care./Improvement Stories/What Is a Bundle.htm.
[2]单君,朱健华,顾艳荭.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15(10):889-891.
[3]王亚丽,林志芳,刘新风,等.外科住院患者管道管理的集束化策略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18-619.
[4]李桂林,费静霞,冷文娟,李金香,徐文炜,程灶火,张玉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01):62-64.
论文作者:巩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病人论文; 实验组论文; 精神科论文; 社会论文; 不良论文; 事件论文; 医疗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