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
近两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行了有意识、有步骤的探索,本文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提出四个主张:一是以教师指导为主,形成有套路的预习;二是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实践指定的预习套路;三是以学生个体为主,自觉运用预习套路;四是以个性化为主,创造性运用预习套路。这些主张对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一、以教师指导为主,形成有套路的预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意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是教师自己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重点篇目的课文进行认真地研读,提出既思考价值、又有吸引力,并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题;其次是注重课堂上的检测与落实,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不良习惯,做到“掷地有声”、落实到位。
具体说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好习惯,如下:
一是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不能忽视的首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
二是查。初读一篇新文章,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词。这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用工具书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切忌学生从现成的参考书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可让学生到网上、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
三是画。画出关键词,重点句段。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如“──”“~”“√”(依学生喜好而定)勾画文中的重点、难点。比如预习《把铁路修道拉萨去》一课,文中有一句话“把铁路修道拉萨去。”具有统领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就可以在这句话的下面画上一道“──”。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
四是问。课堂上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教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懒散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心态,教师在给学生讲清道理之外,还应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学生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对此,教师都要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此激励他们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学习《威尼斯小艇》这篇文章时,学生在预习后发现课文最后一小节写“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的入睡了”,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威尼斯怎么会入睡呢?”笔者当场肯定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十分有价值,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学生对这种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的方式十分感兴趣,讨论的十分认真、热烈。所以在集体讨论时学生都很积极,发言的面较广,而且许多小组都解决了问题,效果很好。
设置好这一层面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做好三个准备:一是大纲,二是教材,三是学生。据此设置好“三度”,即深度、坡度、密度适宜的问题,为此教师要精研大纲,熟悉教材,摸清学生,做到胸有成竹。
设置这一层面的问题,教师的着力点在于:一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教材,进而发现、解决问题;二是使学生了解知识、疑点、难点,通过反馈,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盲目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三是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练就自学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实践指定的预习套路
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指导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这时就要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根据学的方法,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组织力”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也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了“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这样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不再是个体的形式进行汇报,而是由小组来完成,荣誉感加强了,初步地具有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学习中对自己的要求也相应严格了。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胆子比较大,有的胆子比较小,有的自尊心比较强,而有的则没那么强。有的学生敢大胆的向教师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但有一部分学生怕问的不对,则更多的选择问自己的同学或朋友,甚至不问。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懂得了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给以帮助,在别人有了错误的时候不指责、不埋怨,使这些学生又多了一些良师益友,敢于向他们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问题解决了成绩也就会相应的提高了。例如:笔者在教《中彩那天》这一课时,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说:“我读懂了‘父亲打电话的时刻,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的意思。父亲打电话的时候,车还在家里,所以还很富有。”笔者听了正想说话,结果有两三个组员已经大声的说:“不是!”有一个接着说:“父亲打电话说明了父亲决定把车还给库伯,因为他做了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所以他富有,这种富有是品质上的富有。”其他几个组员则同声说:“对!”在其他小组里也发生过相类似的情况。这可以说明,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时,组员会提出来进行讨论,甚至争辩。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大家对某一个学生的意见发表见解,在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就会更全面、更深入,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以学生个体为主,自觉运用预习套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小组合作预习是个体预习的基础,学生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对预习也摸出了门道,在课堂上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渐渐地把预习作为一种兴趣、一种需要而习以为常。这样就可以在教师预习题的提示下能较为自觉的预习,进入自为阶段。例如:1.向课外开放。课前可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开放学习,让学生 事先了解课堂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作好学习的铺垫;课堂学习结束后,可凭借“例子”,尽力拓展,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知识领域。如语文课学习了《黄继光》后,可让学生去阅读书籍,收集英雄人物的资料,然后为英雄人物建立小档案,内容可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生活年代、主要事迹、精神品质等等;2.向学科开放。如语文课可向自然课开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向数学课开放,可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向美术课开放,可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向音乐课开放,可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等。
四、以个性化为主,创造性运用预习套路
在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设置问题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的指导,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就鼓励学生根据课文自主的设计预习的题目,实现由教师设置题目到学生自主设置题目的转变,其间教师的点拨、指导、鼓励尤为重要,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开始学生“仿照设置问题”,势必存在一些偏颇、谬误,此时,就不能任由学生机械的模仿,教师应该出手就出手,及时给予他们有效地指导、点拨,使他们发挥思维创造力,达到预习的效果。例如《穷人》一课的结尾只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便嘎然而止,这给读者留下了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尽显个性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根据渔夫和桑娜的思想变化过程,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推测想象“拉开帐子”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就要善于利用教材留下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去开启学生的认知情感,课文体现的夫妻情、邻里情,才尽显其美!在这里,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课前预习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语文逐渐的产生了兴趣,对课前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能够积极、严肃认真地完成。在上每节课之前首先要完成预习作业已经成为语文课必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形成。通过这一段的教学反思与实践,教师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预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小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蒋宗尧.中小学教师教学实用基本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中心小学 519000)
论文作者:吴仲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组论文; 习惯论文; 套路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