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龚延

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龚延

身份证号:45030219860926xxxx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范畴十分广泛,在水利行业中,这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本文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阐明其必要性,并分析了我国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明确了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给出了详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前言

发展一词,是人类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所不懈追求的永恒目标。然而我们的发展是依赖于资源和环境的。资源是人类继续发展的前提,为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及国民经济水平可以不断地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思考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观念,可持续发展更是一种必须落实的举措,可以帮助我们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手段,帮助资源的合理分配,将人类的生产发展活动同自然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步调结合起来,及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有要让后代人的发展留有空间。耗竭资源与破坏环境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得长远,当前的发展固然重要,而同时顾及到后代人的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一、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水利包含着水资源开发利用、除害、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等许多内容。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自然环境本身有着净化和循环的功能,但人类的生产活动消耗资源量巨大,自然本身的循环能力已经远远跟不上人类消耗资源的能力,因此我们提出水利可持续发展这一命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有效分配水资源,细化水资源的利用环节,深化水资源的利用程度,注重节水,避免浪费,在保证当前发展正常顺畅的前提下,为后世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工程的运用与管理、水利的投资与建设、人才的开发与使用、水土保持、防洪除涝、体制与机制、科教与法规等。其中,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业,不可一蹴而就,一个长期调控的过程,尤其在我国当前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众多的前提之下,要想完成更是需要所有水利工作者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和对大局完整的认识。

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利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民经济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因为水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如果水资源逐渐枯竭,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人民生活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难以挽回的甚至是致命的.其次,只有确保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上文已经提到,水利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极强的工程,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对经济有较大的影响,而水作为生命之源,人类自古以来都是逐水而居的,因此它对人口的发展与分布也有极大的影响,水本身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一旦过分利用,必将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后果不堪设想。21世纪是我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水利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总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这项基础性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其他各项事业的有效发展。可以这么说,21世纪的中国,经济和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

三、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匀,利用不细化,总供水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水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其次,我国洪涝灾害十分频繁,而干旱灾害也经常发生,两者都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损害。另一方面,我国的灌溉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将水资源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灌溉效率低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我国现有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高,设计标准偏低,一些水利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最后,也是最严重的一点,我国的水污染十分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中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65万km2,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91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有26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为水蚀、风蚀交错区。调查表明,全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以三峡库区为例,库区总面积约为5万km2,涉及重庆、湖北两省市的19个区(县、市),其中重庆为16个区(县、市),总面积为4.6万km2。库区重庆部分水土流失面积为3.06万km2,年土壤侵蚀模数为3751t/万km2年侵蚀量为11481万t。

五、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必由之路,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其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十分严重,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作用巨大。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可以维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水凼、水库等)还可以拦蓄径流,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削减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减少径流的年际变化。水土生命力提高了,水土稳固了,土壤的蓄水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减少了流失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有效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二)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很多水土保持设施(如水平梯田、小山塘、排灌沟渠等)还可以拦泥拽沙,增加塘库蓄水,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减少水库、湖泊、河道等的淤积,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这些水土保持设施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帮助提升水土资源利用率,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美化生态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

(三)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滑坡、泥石流对水利工程损坏率。滑坡、泥石流是水土流失的重要表现形式,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开展水土保持,有效固化了土壤,长此以往能够减少此类灾害的发生频率。

(四)水土保持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无论是在资源储量还是资源质量上都能有很大的提高。水土保持延长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储量,水土保持还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因此水环境的质量得到充分的提高。

结论

水土流失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会引发洪涝灾害,造成泥沙淤积,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性和有效性,还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会进一步破坏水环境,形成恶性循环。为了遏制这一严峻问题,必须要实施水土保持,遏止水土流失,通过保护、改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来帮助土地提高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平.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陕西水利,2017,(01):169-170.

[2]王艳敏.浅析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应用能源技术,2016,(04):1-3.

[3]李晓静,孟令宽.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134-135.

[4]王月霞.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172.

[5]房占敏.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7):144.

[6]郭栋.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73-75.

论文作者:龚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  ;  ;  ;  ;  ;  ;  ;  

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龚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