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与作文结合教学研究举隅——以刘禹锡的《秋词》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研究论文,为例论文,诗歌论文,初中语文论文,刘禹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常埋怨现行的考试模式束缚了学生,让学生没有时间阅读,没有时间观察思考,写起文章来难免肤浅苍白。但是在埋怨客观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割裂的语文教学方式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指引,让学生获取知识,汲取养料,进而提升作文的层次。本文就诗歌教学中的写作导引进行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一、对《秋词》与作文结合教学的探讨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引?学生究竟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对写作有益的知识呢?下面以刘禹锡的《秋词》为例进行探讨。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通过这句诗可以粗略地了解到我国诗文中悲秋的传统。从作为悲情之祖的宋玉在《九辩》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起,悲秋便成了我国古代诗文中的一个传统情调。宋玉之后的历代诗文中都有关于悲秋的内容。无论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秋日离别的哀叹,还是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感怀,无一不是伤感之音,都带有很浓重的悲情色彩。悲秋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进入到我们的无意识中去了。像悲秋这一类文化传统的内容在古代诗文中是相当广泛的,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系列母题。同一母题从古至今一般会有许多篇文章。例如,从《诗经·郑风·将仲子》到《孔雀东南飞》,再到《红楼梦》,道尽了爱而不得所爱,而又不能忘其所爱的悲情的母题。还有诗文中经常出现的感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人生如梦这一历久不衰的母题。所有这些母题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如果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诗歌认真理解体会,好好把握它们,那么在我们写作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借鉴,在我们的作文中灵活运用。由于这些母题都是传统文化的东西,已经深深蕴藏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使我们的作文获得读者的认同。如悲秋这个母题,如果我们在作文中需要营造悲凉的氛围,那么就可以将文章的背景设在北方的秋日。落叶、枯草、光秃秃的树,身处在北方的秋景里,我们总会有种不由自主的感伤的情绪,这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因此,通过对秋天肃杀景色的描写,就可以将读者带到我们所需要的悲凉情绪之中。而诗词中的环境描写非常多,手法也多样,在鉴赏这些手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环境描写的手法进行作文片段训练,将诗歌鉴赏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这首诗的第二句是“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也正是这首诗的可贵之处。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抒发了进取的豪情。我们的作文不也应该这样吗?不要人云亦云,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而且还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很强的精神劳动,应该有一定的创新,即要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我们知道,一篇好作文要求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内容上要有他独到的东西,要新鲜,要有真情实感,要能打动人。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篇文章要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标新立异,道人所未道,言人所未言。诗词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龚自珍的《马嵬驿》,在当时大唱上层阶级悲歌的时代,龚自珍咏出了与其所在时代的不同声音,为后人所称道。又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改以往送别诗的伤感之音,唱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壮志豪情。秦观的《鹊桥仙》中也一改人们长久以来夫妻长相厮守的观念,道出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感言。这些诗都以他们的“不同凡响”而千古传唱。 这里强调作文要有所创新,要“道人所未道,言人所未言”,和上文强调的对传统的继承并不矛盾,两者都是为我们写作需要服务的,说到底我们还是要表现我们自己的真实想法,真实情感,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创新而不顾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味的反弹琵琶,那样只能是写就一篇荒唐的作文。写作的创新离不开长期的思考感悟。引导学生多读诗歌可以让他们在别人的思考感悟中得到启发,那样就可以从平凡的事件中抒发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就能够言人所未言,写入所未写,使读者耳目一新,从中受益。 诗的第三、第四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在本诗中一反前人悲秋的传统,认为“秋日胜春朝”,他是如何证实这一点的呢?秋色宜人,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是诗人只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秋日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景象,就将传统的悲秋情绪一扫而空。那排云而上的白鹤,引发了诗人无限的诗情,也激发了读者的凌云壮志。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注重选材和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首先,我们来看作文的选材问题。秋色可人,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没有面面俱到,当然这也是受到诗歌字数的限制,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者选材的高妙。作者所选的景致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很能表现中心的东西。一方面,这是秋天典型的景物特征,另一方面,它又能够很贴切地表现作者如秋日晴空般晴朗的心境,很有力地说明了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的原因。这何尝不是中学生面对选材时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必须精选那些贴切的、符合所要表达的中心的素材,不能因为我们脑子里的素材很多就不假思索、不加选择地信手拈来。我们必须根据作文中心的需要,精挑细选。这方面的例子在诗文中非常多,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江南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作者不可能在一首诗里一一道来。怎么办?这就涉及取舍选择的问题,有许多东西需要作者忍痛割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为什么会做出如此的选择呢?我们知道,江南的柔美独具特色,作者从北方来到南方自然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而江南的秀丽,又以江南的春天最具特色,于是这两幅图景,就给北方来的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者在回忆的时候,自然会首先回忆起这些。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对这两幅图景的描写,读出作者对江南的喜爱,正因为作者对江南的喜爱留恋,才会去忆江南,也就是说这两幅图景很贴切地表达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当的选材能够使我们的作文焕发光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诗词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点。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晴空”抓住了秋日天高云淡晴空万里的节令特征。“一鹤排云上”从侧面衬托了秋日的晴朗,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凌云壮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展现了作者晴朗的心境和愉快的心情,从而使我们很容易理解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写作时,要想让我们的作文出彩,就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因为惟有如此,才能传神。有一副对联“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可以更好地让我们体味什么是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我们知道南方和北方的地域差异是相当明显的。北方是粗犷豪放,南方则是柔美秀丽。这两者虽然我们觉得差距明显,但是由于可说的东西太多,很难一下子说清楚。如何在一副对联中展现出来呢?这副对联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上联“骏马秋风塞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极具塞北特征的图景:秋风里,塞北的草原或大漠一望无边,骏马在这里飞驰,是何等的粗犷豪放,这不正是北方的地域特征的写照吗?而“杏花春雨江南”,则更是妙不可言。春雨如丝,杏花绽放,江南的温润秀美不都包含在这一幅图景中了吗?我们在写作时也应该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描写。这当然离不开我们平时认真仔细的观察,但是古诗中前人的观察体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二、初中语文诗歌与作文结合教学的启示 通过对刘禹锡《秋词》的分析,我们粗略地了解中学生是可以通过诗歌的学习,从中汲取养料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看中学生究竟可以从诗歌中获取哪些对他们写作有启示意义的东西。 (一)学做真人 周作人先生很早就提出了“文学即人学”的观点。朱自清先生也说“作文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佳作要写出作者高尚的情操,给人以鼓舞教育。很难想象一个品性恶劣的人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来,因此我们认为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做真人。我们可以从诗歌中学习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学习泰戈尔的诗《金色花》《榕树》,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亲情的纯厚。冰心女士的《繁星·春水》告诉我们该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公刘的《致黄浦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曾经历的屈辱岁月以及作者真挚的爱国热忱,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让我们明白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总之诗歌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使自己原始的、粗糙的、狭隘的、麻木的情感进入一种艺术的、净化的、发达的、灵敏的个性化世界。 (二)积累写作素材 我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数量可观的作品,可以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补充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诗多积累。 (三)增加情感体验 情感的渗入可以让我们的作文充满生气。心有所感,真情自然会流露,下笔后自然入神。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少,情感体验不多,作文难免缺乏生气与深度。诗歌的阅读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我们知道,诗歌是情感的抒发,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学习作者是如何在诗歌中抒发情感的,从而培养学生在写作文时注入情感。 (四)培养想象力 要把作文中写得生动形象,就要善于想象。但是现在中学生想象力的匮乏让人吃惊。这倒不是中学生真的缺乏想象力,而是现行教育方式使他们的想象力逐渐消退了。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通过诗歌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不错的途径。诗歌中不乏充满想象的佳作,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不妨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练笔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练笔。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扩写或改写,这是很好的练笔机会。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学习观察方法 客观存在的自然万物与丰富的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从作文的角度来说观察就是要有意识地、有目的地知觉自然,认识社会,从中获得写作材料。有许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观察,对鲜活的人事熟视无睹,没有理性的穿透力,因而不能发现生活、发现美。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对于写作很重要。我们知道诗歌中有许多诗句都是仔细观察的结果,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这些诗歌,让他们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的,从而习得观察方法。 (七)锤炼语言 诗歌讲究语言精练,我国古典诗词很强调炼字。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句,试过了许多字后才最终确定了一个“绿”字。宋祁的《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这一“闹”字可谓传神,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写作文的时候,有的词义很相近,学习如何正确选用词语相当重要。因此,我们要学习诗句中贴切精练的语言,学习古人写诗炼字的推敲精神,正确地理解词语,这样我们写作时才能恰当地选用词语。 (八)背诵积累 不少名篇、妙句,在阅读欣赏之后,若能熟读成诵,到写作时,就能整句引用。模仿或迁移,成为锦上添花的妙笔。中学时代,是学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教师应当提倡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让学生终生受益。 (九)写作技巧 诗歌中有许多写作技巧供我们学习借鉴。例如古诗中对于“愁”的表达:愁可以是有重量的(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也可以是有长度的(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还可以是有形的(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对声音的描写,杜牧在《赤壁》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等等。诗歌可谓是修辞手法展现的大舞台,几乎所有的修辞手法在诗词中都有体现。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用的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多么的精妙传神。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联想与想象,臧克家《有的人》的对比运用,郭小川《青纱帐——甘蔗林》对偶排比句互相映衬,反复咏叹,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修辞手法的好的范例。 (十)获取体验 在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也是中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结合诗歌的教学开展相关的活动,如诗歌朗诵、读诗交流会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强化体验。在实践中积累的材料,往往因富有情趣而让人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容易再现。写作中运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诗歌,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可以获取的养料肯定远不止这些。我们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发现、运用,指导学生写作。有了诗歌之水的浇灌,相信学生的写作之田一定会绿意盎然。初中“诗文结合”教学实例--以刘禹锡“秋词”为例_诗歌论文
初中“诗文结合”教学实例--以刘禹锡“秋词”为例_诗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