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本起经》连词探析论文

《修行本起经》连词探析

何雪飞 薛宏武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 文章定量、定性相结合穷尽地描写了《修行本起经》里联合与偏正两大类连词的内部语义、语法类型及其语法特点与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口语对连词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 修行本起经;联合;偏正

《修行本起经》(下文为称说方便简称为《修行》)由后汉竺大力、康孟祥共译,讲述了释迦牟尼佛脱胎、诞生、出道及成家历程。全经分为两卷,上卷由“现变品”、“菩萨降身品”和“试艺品”三品构成;下卷包括“游观品”和“出家品”两品。这部经书的语料类型很丰富,除了汉译的佛教专语外,汉语本身既有日常口语又有书面语。

本文将《修行》的连词分为联合与偏正两大类,然后穷尽地描述二者内部小类及其使用情况和特点。本文的“连词”是指连接性的词语,即能够连接各种语法单位的词语,性质上不仅包括连词,也包括能够起连接作用的其他性质的词语,如副词。

一、联合

根据语义及逻辑关系,将联合连词分为并列、承接、递进和选择四小类。经穷尽的考察,发现《修行》里联合连词共9个:并列连词4个、承接连词4个和递进连词1个,但没选择连词。它们的用例为66例,占该经书的38.2%。下面经分析、统计,将联合连词归纳为下表,记作图1:

图1联合连词

(一)并列连词

《修行》的四个并列连词是“与”、“及”、“且”、“而 1”。

1.“与”

“与”在《修行》里共出现20例。它的意义为“和、跟、同”,其连接对象是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下面概称为NP),功能是做主语,未见有做宾语的。例如:

朱大可先生把大洪水的世界性叙事作为非洲神话传播的结果。如果大洪水是世界性的,那么,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也会有对大洪水的记忆,不需要延续非洲神话不可。同样面对大洪水,中国人的态度不像诺亚那样是逃避,而是治水,一次不成两次,大禹的父亲鲧没做到,大禹做到了。

(1)乃至阿迦腻吒天王。各与无央数众。皆悉来回。(卷上,现变品第一)

(2)玉女宝者。其身冬则温暖。夏则清凉。口中青莲花香。身栴檀香。食自消化。无大小便利之患。亦无女人恶露不净。发与身等。不长不短。不白不黑。不肥不瘦。是名为玉女宝也。(卷上,现变品第一)

(3)应时普地軯大动 魔与官属颠倒堕 (卷下,出家品第五)

(4)王告难陀。汝与调达二人相扑。(卷上,菩萨降身品第二)

例(1)-例(4)的“与”皆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如例(1)的“各”与“无央数众”,例(2)的“发”与“身”,例(3)的“魔”与“官属”等,例(4)中连接的是名词“调达”与代词“汝”。功能上这些“NP1与NP2”都是做主语的,如例(1)的“各与无央数众”就是“皆悉来回”的主语。

读后感:加利福尼亚州的丹尼尔·贝莱斯福特说:“读了杜克大学的拒绝信后,我认为我是一个很不错的申请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未被录取的学生。”

值得指出的是“与”所连接的语法成分由于语境提示有省略并列前项的,也有同时省略前后并列项的。请观察:

(5)王闻太子生。心怀喜跃。即与大众百官群臣梵志居士长者相师。俱出往迎。(卷上,菩萨降身品第二)

(6)有一臣言。唯教书疏。用系志意。即与其仆五百人俱。共诣师门。师闻太子至。即出拜迎。(卷上,菩萨降身品第二)

(7)阐特言。今当随从供给所须。不可独还放马令去。山中多有毒虫虎狼狮子。谁当供养饮食水浆床卧之具。当得何从。要当随从与并身命。骞特长跪。(卷下,出家品第五)

(8)王敕严驾便往迎之。遥见太子。树枝曲荫。神曜非常。不识下马。为作礼时。即与俱还。(卷下,游观品第三)

江南的大雨同样给鬼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辎重车辆、马匹深陷泥淖动弹不得。北岸的日军更是隔江兴叹,望着滔滔洪水只能干焦急。

其中例(6)的“即与其仆五百人俱”省略了并列前项,例(7)的“要当随从与并身命”、例(8)的“即与俱还”都省略了前后并列项。

2.“及”

(26)菩萨观天上人中地狱畜生鬼神五道先世父母兄弟妻子中外姓字。一一分别。一世十世。百千亿万无数世事。至于天地一劫崩坏空荒之时。一劫始成。(卷下,出家品第五)

“及”2例,与连词“与”同义,仅连接名词及名词性词组(即NP),所连接语法成分的功能是做主语和宾语。例如:

(9)白净王。无怒王。无怨王。甘露净王。及迦维罗卫九亿长者。名从官属。(卷上,现变品第一)

(10)当还提和卫国。度脱种姓及国臣民。与诸大众。游诣本国。(卷上,现变品第一)

“及 ”在例(9)的“白净王。 无怒王。 无怨王。甘露净王。及迦维罗卫九亿长者”中,所连接的语法成分是名词,功能是在句中作主语。例(10)的“度脱种姓及国臣民”中,“百姓”“国臣民”分别是名词与名词性词组,其功能是在句中作宾语。

值得指出的是,“及”所连接NP的次序不同于“与”。“及”所连接的并列前项的所指尊于并列后项,或者说并列前项比并列后项重要,是语者表达的中心,如例(9)的“白净王。无怒王。无怨王。甘露净王。”比“迦维罗卫九亿长者”尊贵、例(10)的“种姓”比“国臣民”重要。

3.“且”

“且”2 例,为“并且、而且”之意,可以连接形容词和句子,其所连接的语法成分一般作谓语。例如:

(11)菩萨心念。五梦者应吾身耳。念当出家。告裘夷言。须弥不崩。月明续照。珠光不灭。头髻不落。伞盖今在。且自安寐。莫忧失盖。(卷下,出家品第五)

1.“则”

上两例中,例(11)的“且”用于句中,连接前后两句的并列。例(12)中的“且”连接的是形容词性的“鲜”“洁”,功能是在句中作谓语。

值得注意的是,例(11)中“且”关联语篇,表示前后两句在语法间的并列关系。

学生:我认为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段到第八段,主要描写了包身工他们平常的日常居住环境;第二部分是第九段到第十七段,主要描写了包身工早上吃饭的情况,写他们的饮食条件恶劣;第三部分是第十八到二十五段,描写了包身工工作的情景,体现了工作环境的恶劣;第四部分是第二十六到三十三段,用来总结全文,说明包身工的悲惨命运。

转换成本最早是美国学者提出的一项全新概念,指的是顾客从一个产品或服务向供应商角度转换的交易成本。广大学者在论题研究中也意识到了心理、情感等影响因素对问题产生的影响,并且认为除了经济成本,还受到情感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换言之,当一个顾客向着另一个顾客需求转变时,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顾客必然会考虑其他因素,即便其对于产品服务并不满意。在此环节中,转换成本需要被看作是一项和企业脱离服务关系的障碍,这对顾客忠诚度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

4.“而1

连词“而”可以表并列,承接和转折关系。本文将表并列的标为“而1”,表承接的标为“而2”,表转折的标为“而3”。在此,仅讨论“而1”的使用情况和特点。“而1”3例,可以连接形容词和名词,也可以连接句子,其所连接的语法成分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例如:

值得指出的是,“而1”在句中蕴含着 “进一步、更重要”的含义,所以其后所连接的语法成分一般是语言表达的重心。如例(15)中“而有六目”是其语言表达的重心所在之处,例(14)中“言真而要”的“要”是其语言表达的重心。

(13)佛得是意。一切知见。坐自念言。是实微妙。难知难明。甚难得也。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卷下,出家品第五)

(14)佛现道义。言真而要。能度苦厄。愚惑相言。不能度苦。(卷下,出家品第五)

(15)虫头人躯蚖蛇之身鼋龟之首。而有六目。(卷上,现变品第一)

上述三例中,“而1”可以连接形容词或名词,如例(14)中的“真”“要”是形容词。它也可以连接句间语法成分的并列,如例(13)中“而1”所连接的“高”“无上”分别是形容词、小句,例(15)中“而1”则连接两个小句。这三例中,“而1”所连接的语法成分都在句中作谓语。

焊接时,将样品置于如图1所示夹具中,以母材/中间层/母材的形式进行装卡,然后将具有一定压力的钛超声头装载到MB8镁合金试样上,启动感应加热器,样品加热到相应温度后,开始施加超声波.超声波设备(频率:20 kHz,功率:200 W)采用水冷循环系统,确保超声波振动的稳定性.超声波振动作用在试样上不同的时间,结束后冷却至室温.

(22)时诸同学。各各赠送人一银钱。遂行入国。见人欣然。匆匆平治道路。洒扫烧香。即问行人。用何等故。(卷上,现变品第一)

(二)递进连词

《修行》中表递进的连词仅有“乃至”。“乃至”是副词,表递进时相当于“甚至”,即表示情形、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和扩大。梁燕[6]指出表示程度、进层关系的“乃至”在汉代已经产生。在西汉刘向编纂的《战国策》中就出现了其意为“甚至”的用法。该经中“乃至”有1例,连接前后分句,例如:

(16)一切诸四天王。忉利天王。炎天王。兜术天王。尼摩罗提天王。波罗尼蜜天王。梵天王。乃至阿迦腻吒天王。各与无央数众。皆悉来会。(卷上,现变品第一)

例(16)就使用“乃至”连接,表述佛祖讲法时众天王甚至阿迦腻吒天王都来听其讲会。这也体现了“乃至”所连接的前后分句间在意义上是顺递推进的。

(三)承接连词

《修行》中表承接、顺承意义的连词有“而2”22 例、“遂”3 例、“至于”3 例、“然则”1 例。

1.“而2

“而2”表承接,既可以连接动词及动词词组,也可以连接句子,其所连接语法成分的功能是作谓语。例如:

(17)菩萨往趣。而说颂曰 银钱凡五百 请买五茎花 奉上锭光佛 求我本所愿(卷上,现变品第一)

(18)王意欢喜。於是夫人。身意和雅。而说偈言(卷上,菩萨降身品第二)

(19)太子默然而逝。(卷下,出家品第五)

(20)念诸世间。皆有忧苦恐怖遭逢之患。欲令淡泊。以一其意而起护心。(卷下,出家品第五)

The memristance expressions given in Ref. [14] and Ref. [15]

(21)水中众花。始生萌芽。覆水而出。(卷下,出家品第五)

由上例可见,“而2”可以连接动词与动词词组,如例(19)中“默然”“逝”是动词,例(20)中“以一其意”“起护心”是词组,还可以连接句子,如例(17)(18)。

“而2”表承接,可以分为逻辑与句法两类。就逻辑类而言,其所连接的语法成分间的承接是逻辑意义上的,其二者间存在伴随意义,如例(19)中“而”连接“默然”与“逝”是逻辑上的承接,有伴随意义。就句法类而言,其所连接的语法成分间的承接是句间的承接,即二者间行为、动作的性质不同,如例(21)中“覆水”与“出”是两钟不同行为间的承接。

(23)王问其仆。太子出游。宁有乐乎。即答王言。逢见死人。遂致不乐。(卷下,游观品第三)

“遂”为副词,表“于是”之意,用于承接上下文,起连接作用。例如:

总的来分析、对比,发现并列连词“与”“及”“且”“而1”的使用体现出各司其职、互相补充的状态。这体现在其连接并列项前后间性质及语义间的区别上。如“与”连接NP,表并列;“及”连接NP,含有尊卑、主次之意;“且”连接形容词及句子;“而1”连接形容词、名词及句子,其后语法成分为语言表达的中心。

2.“遂”

(24)天神受发去。遂复前行。(卷下,出家品第五)

上述三例中,“遂行入国”、“遂致不乐”、“遂复前行”的“遂”都用于句间,承接上下文间的因果联系。

3.“至于”

“至于”表承接,可以表示另提一事;也可以表示突出事例或达到某种程度;还可以承接上下文,表示下文是上文引出的结果。《修行》中“至于”仅连接句子,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承接上下文。例如:

(25)能仁菩萨。承事锭光。至于泥曰。奉戒清净。守护正法。慈悲喜护。惠施仁爱。利人等利。救济不惓。寿终上生兜术天上。(卷上,现变品第一)

“无兄弟不龙舟,无龙舟不端午。” 在端午期间开展龙舟赛,是对端午节最好的文化解读。每至端午,全国各地都会举办上百场龙舟赛,而今年最为瞩目的一场端午龙舟大戏则在福州这座城市闪亮上演。

除化学药物之外,天然产物中也存在着具有调控TRP通道活性的物质,以天然产物为导向进行的药物研发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De等[33]对植物Amphilophium crucigerum进行研究,发现其种子的醇提取物和二氯甲烷部分能够抑制TRPV1活性,并在慢性炎症痛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中药独活具有祛风除湿,痛痹止痛的功效。Li等[34]研究发现,独活能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其含有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该类物质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TRPV1的表达。

(27)佛十八法者。谓从得佛。至于泥曰。一无失道。二无空言。三无妄志。四无不净意。五无若干想。六无不省视。…是为佛十八不共之法。(卷下,出家品第五)

由上例可知,“至于”可以承接上下文,表示下文是上文引出的结果,如例(25)(27)。还可以表达某种程度,如例(26)是在达到“天地一劫崩坏恐慌之时”,才“一劫始成”。

4.“然则”

“然则”,本是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后凝结为固定形式,表“既然如此、那么”之意。并且,“然则”多用于对话,处于句首,表示依据上文语义而后应有的后果。例如:

(28)欲得道者。当断贪爱。灭除情欲。无为无起。然则疑灭。识灭则名字灭。名字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更乐灭。更乐灭则痛灭。痛灭则爱灭。爱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痛心脑大患皆尽。(卷下,出家品第五)

例(28)中“欲得道者。当断贪爱。灭除情欲。无为无起。然则疑灭。”一句中的“然则”是固定形式,表示“欲得道者。当断贪爱。灭除情欲。无为无起。”那么就“疑灭”。“然则”在其例句中起承接、连贯的作用。

采取SPSS16.0软件对整理后的数据做进一步的描述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以及一元回归分析。

3.1 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 进一步完善生产基地的路、渠、井、电等相关基础设施,如积极改造或新建钢架大棚尤其是单体双层塑料大棚、硬化或修缮韭菜生产区田间道路、建立统一的尾菜处理中心及大型垃圾集中处理池等,提高韭菜生产区的硬件设施建设水平。此外,还应该建设好公益性的农贸市场,在韭菜主产区、传统集散地、交通要道、城镇驻地,扩建或新建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加强韭菜批发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市场和区域市场,扩大市场覆盖面。

总的来看,《修行》中表承接的连词 “而2”“遂”“至于”“然则”虽都表顺承意义的连接,但其四者间存在着各自的不同。“而2”表逻辑或意义上的承接,“遂”用于表因果关系间的承接,“至于”表程度以及句间的承接,“然则”表顺其自然而所得结果间的承接关系。由此可见,《修行》中承接连词的使用也是各司其职,互相补充的。

二、偏正

同样,根据逻辑与语义关系,将偏正连词分为让步、假设、条件、因果和转折五小类。经穷尽性的调查,《修行》中偏正连词共有10个:让步连词1个,假设连词5个,因果连词3个,转折连词1个,但没条件连词。偏正连词的用例为105例,占其经连词的61.8%。可见,偏正连词对该经语言表达有重要作用。下面经分析、归纳,将偏正连词总结为下表,记作图2:

图2表偏正的连词

(一)让步连词

《修行》中让步连词仅有“虽”,共 3例,为虽然、纵使的意思,用于连接小句,表达语义间的让步性。请观察:

学院成立了“十九大精神讲师团”,对全校中层以上干部及广大教职工宣讲10场次;全体教师开展了包括《十九大精神宣讲》《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国关系》等专题宣讲活动,宣讲150余场次,覆盖了2016级、2017级全体学生,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辨别能力以及“四个自信”得到增强。

(29)天下有慈父孝子。爱彻骨髓。至当死时不得相代。若此伪身。苦至之日。虽居高位。六亲在侧。如为盲人设烛。何益於无眼者。(卷下,出家品第五)

(30)虽修四定意 不知无上慧(卷下,出家品第五)

(31)若调象马虽已调 然后故态会复生(卷下,出家品第五)

上述三例中,例(29)的“虽居高位”意为“虽然处在高的地位”、例(30)的“虽修四定意 ”意为“虽然修定四意”、例(31)的“若调象马虽已调”意为“如果调动象马纵使已经调动”。“虽”都表让步意义。

经观察,表让步的“虽”都用于句中或句首,连接上下小句间语义的让步。例如(30)中“虽”用于句首,连接上下分句语义间的让步关系,“虽居高位。六亲在侧。”,却“如为盲人设烛。何益於无眼者。”

(二)假设连词

《修行》中表假设意义的连词有 “若”2例、“如”1 例、“如令”29 例、“假令”9 例、“则”17 例。

(12)太子被震越。柔软鲜且洁。顾视僧伽梨过佛无差别。於是遂入山。(卷下,出家品第五)

1939年下半年,救国会组织了一个“十七人座谈会”,定期研究时局和讨论工作。与会者有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史良、沙千里、陶行知、张申府、刘清扬、王炳南、张友渔、钱俊瑞、曹孟君、沈兹九等,实际上是救国会的一个核心。

郭锡良[2]指出连词“则”的用法主要有四种:第一,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便”之意;第二,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有“那么”“那么就”之意,且“则”用于两平行分句间,就会形成对比;第三,表示假设,有“如果”“假如”之意;第四,表示发现,有“原来已经”之意。经穷尽调查,发现该经连词“则”仅表假设。例如:

(32)皮缓肌缩 死命近促 老则形变 喻如故车 法能除苦 宜以力学(卷下,游观品第三)

(33)玉女宝者。其身冬则温暖。夏则清凉。(卷上,现变品第一)

(34)吾睹众行。一切无常。皆化非真。荣少苦多。身非己有。世间虚无。难得久居。物生有死。事成有败。安则有危。得则有亡。万物纷扰。皆当归空。(卷下,出家品第五)

(35)欲得道者。当断贪爱。灭除情欲。无为无起。然则疑灭。识灭则名字灭。名字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更乐灭。更乐灭则痛灭。痛灭则爱灭。爱灭则受灭。受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痛心脑大患皆尽。(卷下,出家品第五)

以上四例中,“则”皆用于分句间,表上下分句间的假设关联,如例(32)中的“老则变形”意为如果老了,那么外形就变了。

2.“若”

假设连词“若”是“如果”之意,一般用于句首,连接分句间的假令关系。例如:

(36)若调象马虽已调 然後故态会复生(卷下,出家品第五)

(37)若得最调如佛性 已如佛调无不仁(卷下,出家品第五)

上述两例中,“若”皆处于句首,表分句间的假令关系,如例(36)的“若调象马虽已调”意为“如果调动象马纵使已经调动”、例(37)中“若得最调如佛性”的“若”也译为“如果”。

3.“如”“如令”

假设连词“如”一般用于句首,表分句间的假令关系,而且“如”较之于“若”其假令语气与意味更强烈。至于“如令”,其为假设连词“如”和“令”的连用,意为“如果令、如果使”,仅用于句首,连接分句,后句得出假设情况的结果。并且,“如令”仅出现于太子的颂言中,占所用假设连词的73%。例如:

(38)如令人在胎不为不净 如令在净不为不净污 如令苦不为多无有数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卷下,出家品第五)

(39)如令人老形不若干变 如令善行者不为恶行 如令爱别离不为苦痛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卷下,出家品第五)

(40)故吾欲入山。一心思四空净。度色灭恚。断求念空。无所适莫。是将反其原而归其本。始出其根。如我愿得乃可大安(卷下,出家品第五)

观察上述三例,例(40)中“如我愿得乃可大安”的“如”用于句中,表达如果我的愿望可以实现就可以大安。 而例(38)与(39)的“如令”处于太子的颂词当中。由“如”“如令”的使用及使用频率可见,假设连词“如”与“令”连用的形式使用广泛。

4.“假令”

表假设意义的连词“假令”是假设连词“假”“令”的连用,用于连接句子,译为“假设使、假设令”,占该经假设连词的22%。该经书中,“假令”仅出现于太子颂词各小节的末句,如例 (38)与(39)中“如令”“假令”相互配合使用。

值得指出的是,根据上文的分析、比较,“则”“若”“如”“如令”“假令”中所含的假设意义,显示出逐步增强的态势,即假设意义 “则<若<如<如令<假令”(“<”为弱于义)。因此,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假设连词。

(三)因果连词

《修行》中因果连词所占比例也比较大,有“故”3 例、“所以”1 例、“於是”35 例。

1.“故”

表因果的连词“故”一般用于句首,或者用于分句中后一分句的句首。例如:

(41)相师言。此梦者。是王福庆。圣神降胎。故有是梦。生子处家。当为转轮飞皇帝。出家学道。当得作佛。度脱十方。(卷上,菩萨降身品第二)

(42)故吾欲入山。一心思四空净。度色灭恚。断求念空。无所适莫。是将反其原而归其本。始出其根。(卷下,出家品第五)

(43)吾曾经身快布施 故典六天为魔王(卷下,出家品第五)

由以上三例可见,“故”的意义是“因此”,用于所连接句子的前一分句或后一分句的句首,引出结果。如例(41)的“故有是梦”意为“因此有这样的梦”,例(42)的“故吾欲入山”意为“因此我想入山”,例(43)的“故典六天为魔王”的“故”也意为“因此”。

2.“所以”

吴福祥[5]指出“所以”在上古汉语里是代词“所”加介词“以”结构,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原因。《修行》中“所以”用于后一小句,引出结果。例如:

(44)夫极天地之始终。谓之一劫。而我更天地成坏者。不可称载也。所以感伤世间贪意。长流没於爱欲之海。(卷上,现变品第一)

例(44)中“所以”用于后一小句,表达因“夫极天地之始终。谓之一劫。而我更天地成坏者。不可称载也。”而感伤世间贪意,体现出前一分句是缘由,后一分句为结果。同时,由此例可观察出“所以”所表达的因果关系的语者为“我”,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於是”

“於是”用于连接前一小句与后一小句,表示后一小句为前一小句的结果。该经“於是”35例,例如:

(45)於是能仁菩萨。化乘白象。来就母胎。(卷上,菩萨降身品第二)

(46)於是夫人。身意和雅。(卷上,菩萨降身品第二)

(47)於是车匿。即行被马。马便跳踉。不可得近。还白太子。马今不可得被。菩萨自往拊拍马背。(卷下,出家品第五)

(48)於是城门自然便开。出门飞去。天晓行四百八十里。到阿奴摩国。(卷下,出家品第五)例(45)—(48)中,“於是”皆用于句首,连接句子,引出下文或结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於是”在表示结果时还含有顺承之意,其所表达结果的意义没有“所以”所表达的语义充分,是随事态自然发展而产生的结果。并且语者从第三者的角度叙述,具有客观性,如例(45)中“於是能仁菩萨。化乘白象。来就母胎。”与其前“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过去来今诸佛。皆生此地”相承接而产生的结果。

由此可见,因果连词“故”“所以”“於是”的使用也是各司其职、互相补充的状态。“故”用于句子或分句的句首,常含有其所省略的原因之意;“所以”则是句间连接词;“於是”虽用于句间却含有顺承之意。因此,“故”“所以”“於是”在表因果时的语义、功能有所不同。

(四)转折连词

《修行》中表转折意义的连词仅有“而3”,共5例。其意为“然而、却”,用于句中,连接句子,例如:

(49)譬喻尽天下草木。斩以为筹。计吾故身。不能数矣。夫极天地之始终。谓之一劫。而我更天地成坏者。不可称载也。(卷上,现变品第一)

(50)王闻忧惨。召诸群臣。复共议言。今供太子。尽世珍奇。而故专志未曾欢乐。必如阿夷言乎。(卷上,试艺品第三)

(51)太子观见一切所有如幻如化如梦如响。皆悉归空。而愚者保之。即呼车匿。急令被马。车匿言。天尚未晓。被马何凑。(卷下,出家品第五)

上述三例中,“而3”皆意为“然而、却”,表达句间语义的转折,如例(51)中“而愚者保之”表达太子见所有皆化为乌有,然而“愚者保之”。

三、结语

《修行》中表联合与表偏正的连词分别占38.2%与61.8%。根据上文的描述和分析,可将该经连词分为三类:一是一般用于连接词、词组的联合类连词,如“与”、“及”;二是一般用于连接句子的偏正类连词,如“於是”、“则”;三是既可连接词、词组,又可连接句子的连词,仅有“而1”“且”。并且,通过对《修行》中连词的分析描述,发现该经连词的使用呈现出各司其职、互相补充的状态。各个连词有其各自的语义及语法特点,如并列连词、承接连词、因果连词等;各个连词的语义也是互相补充的,如并列连词“与”“及”“且”“而”在语义及连接对象上是互相补充的。

总之,通过对该经连词的分类、描述、分析,可以了解其经连词的使用情况及特点,窥探当时口语对连词的使用情况。可见,《修行本起经》等东汉汉译佛经的研究对中古语言文字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注释:

①《修行本起经》断句上皆用句号,与现代汉语标点符号不同。本文引用时遵从原文,没做出改动。

②连词的基本功能是连接,介词的基本功能是引介。江蓝生(2012)指出并列连词和伴随介词的“与”都是由词“与”的偕同义而来的,并列连词无须经过伴随介词的环节就可以直接语法化为并列连词。因为并列连词与伴随介词之间在范畴上是连续相通的,所以省略并列前后项的“与”仍含有连词的语义与语法特征,因此本文也将之纳入研究范围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41-342.

[3]何荣,王玲娟.《修行本起经》数词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2016,28(4):118-122.

[4]程晓朝.《修行本起经》与其异译本《过去现在因果经》词语比较举隅[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14(5):46-49.

[5]吴福祥.近代汉语语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29.

[6]梁燕.连词“乃至”的词汇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语文,2013:77-81.

[7]江蓝生.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J].中国语文,2012,(4):291-383.

[8]徐朝红.让步条件连词到让步连词的语义演变[J].语言科学,2017,16(5):493-510.

On the Conjunctions in the Xiuxingbenqi Sutra

HE Xue-feiXUE Hong-w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semantic type,and grammatical type,grammatical fe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coordination-type and subordination-type conjunctions in the Xiuxingbenqi Sutra ,which,to a certain extent,reflects the usages of the conjunction in the oral language at that time.

Key words: Xiuxingbenqi Sutra ;coordination-type;subordination-type

中图分类号: H1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71(2019)02-0084-07

何雪飞(1994—),女,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薛宏武(1970—),男,文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语法。

标签:;  ;  ;  ;  

《修行本起经》连词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