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坦然安详面对死亡论文_刘书深,杨永芳

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坦然安详面对死亡论文_刘书深,杨永芳

刘书深 杨永芳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论述了护士在临终癌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共同面对死亡问题。强调在护理晚期癌症患者时临终关怀不仅是实现优死的良好形式,还要解除患者身体病疼,提高临终期生命质量。提出了护理过程中所应考虑到的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心理及个人宗教信仰,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坦然的有尊严的迎接必然到来的死亡。

【关键词】临终关怀;优死;癌症;疼痛;宗教信仰;坦然死亡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224-01

随着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的普及,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晚期癌症作为死亡的代名词,让患者不仅承受身体的病疼,还要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威胁。当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进入临终期,治疗已经无意义时,如何能提高临终期生命质量,让患者走得有尊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坦然面对死亡?是我们护理工作者护理临终病人时需要优先解决的护理问题。

1.了解临终的概念与时限对实施临终关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1 关于临终的时限范围目前世界上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美国:病人已无治疗意义,估计能存活60d以内;日本:病人只有3~6个月存活时间;英国:预后1年或小于1年。还有不少国家倾向于以垂危病人住院治疗至死亡,平均17.5d。因此,目前少见权威性表述。在中国:病人处于疾病末期、死亡在短期内发生(存活2~3个月)作为临终时限[1]。医务人员应协助晚期癌症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临终阶段的生命价值进行理性思考,接受亲人与朋友的帮助处理好生前需要自己做的事情,无憾无悔的坦然离世。

1.2 临终关怀的内涵

临终关怀是姑息护理的一部分,也称终末期护理,它包含了一种护理理念,也是一种护理方法。通过控制症状,给病人身心灵的全面照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保持舒适和尊严,并帮助他们平静地接受死亡[2]。了解临终护理理念,可使护士在实施临终护理时制定不同于其他护理的措施,加强自身的素养,提高专业护理及心理护理的能力。

2.临终关怀的目标

在临终期临终关怀的目的并不是帮助病人康复,而是舒缓终末期病人的焦虑与沮丧,维持病人的舒适及自我照顾的能力,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通过临终护理实现优死即:对死亡不恐惧,不孤独没有痛苦和遗憾,身体完整,清洁整齐,在浓厚亲情友爱氛围中告别人间,同时继续照顾病人的遗属,帮助他们度过失去亲人的痛苦时期[3]。

3.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

3.1 疼痛护理是重点

疼痛是癌症病人最痛苦、发生率最高的症状,因此控制疼痛是临终关怀中最重要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疼痛的分级,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给与止痛药。临终病人的疼痛控制以消除疼痛为主要目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而不是延长生命时限。因此除考虑会引起便秘等不适的反应外,不必考虑成瘾等对病人意义不大的问题

3.1.2护理中善于观察患者的性格、爱好,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个性可分别给与音乐止痛疗法、按摩针灸疗法,或转移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护理人员要根据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他们应该获得的人文心理关怀,加强心理治疗和护理[4]。在治疗护理时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对患者表达我们对他的理解、关怀,不仅可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正确认识疼痛,提高痛域,并且从精神上可享受尊严与权力,使他们能舒适、安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3.2 从生命伦理角度给与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追求的是生命质量,因此临终护理原则除减轻病人痛苦,促进舒适外,最重要的也是优先考虑的是维护病人的尊严,避免患者在痛苦和孤独中离去。在临终关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死亡教育,处理好“告知事实”和“避免伤害”的尖锐冲突,使传统伦理环境对临终关怀起到积极的作用[5],这样可帮助病人理解死亡,进而接受死亡,使病人及家属对死亡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同时使患者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当死亡不可避免来临时决定是否放弃CPR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珍惜弥留之际的最后时刻,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安详地身体清洁的离去。

3.3 尊重患者的个人信仰

部分患者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的临终心理也非常复杂。对于这些患者若采用与其他无宗教信仰的患者相同的临终护理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并且是重要心理支持的护理人员[6],不但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还要理解和支持。宗教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护理的手段,他可以消除信徒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紧张、孤独寂寞和垂死等不良心理,获得内心的安宁和解脱[7]。护理人员应满足他们临终前在信仰上的需求,提供给患者和家属最人道的服务,帮助患者在临终前减轻身体上的疼苦,用宗教慰藉来解脱对死亡的恐惧、忧虑,使宗教信仰的患者临终阶段得到精神上、感情上、信仰上的关怀,活的有意义有尊严,平静坦然地接受死亡的现实,充分体现我们的人性护理。

随着人们对临终关怀事业的不断认识,临终关怀将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良好的文化修养,熟练的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临终护理时使患者得到尊严和权力,提高生存阶段的生命质量,从生理上解除病疼,从心理上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使晚期癌症患者面对死亡时能够安详而坦然。

【参考文献】

[1]蔡萍.临终关怀与社会工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6-9.

[2]霍玉超,王雪岭.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的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7(2):84.

[3]胡雁,陆箴琦.实用肿瘤护理杂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7-200.

[4]阳锡洲,贺达仁,蔡太生.终末期癌症病人诊治中的心理特征与人文关怀[J].医学与哲学,2005,26(7):59-60.

[5]卢锡芝,屠玉玲,章晓莉.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46-48.

[6]何则阴,江先文,汪云利.宗教死亡观与临终关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7(4):138-141.

[7]张秀丽.对有宗教信仰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杂志,2007,7(20):4832-4833.

论文作者:刘书深,杨永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坦然安详面对死亡论文_刘书深,杨永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