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421002
【摘要】目的 探索PICC管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的120例乳腺癌患者,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PICC管堵塞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PICC管;乳腺癌;应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3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436-01
乳腺癌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常好发于已婚女性,由于患者需长期化疗治疗,所以大部分患者均需进行PICC管[1]。本文旨在探索PICC管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式,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的120例乳腺癌患者,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并对所有入选的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别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观察组:年龄3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02±2.25)岁,平均病程(2.47±1.05)月。
对照组:年龄31~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01±3.01)岁,平均病程(3.14±0.41)月。
观察组乳腺癌患者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相比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其中包括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前,应进行评估,选择粗而直血管进行穿刺。
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优质护理,其中主要内容包括:(1)留置PICC管前,应为患者讲解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耐心回答患者每个问题,缓解患者紧张感,且获取患者的配合。同时在进行穿刺前,应对患者所有血管进行评估,选择粗而直血管进针。(2)置管后护理:每日在输液前和输液后均应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分泌物、渗血、红肿热痛现象,且每隔1天换一次敷料,若出现敷料黏贴处松动、渗血等现象时,应立即更换,在更换时,护理人员动作应轻柔,禁止将导管用力拔出,拔出后消毒穿刺点皮肤,且按压穿刺点10~15分钟。(3)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需带PICC管回家休养,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且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告知患者在沐浴时,将置管手臂抬高,不可淋湿PICC管,且在穿衣时,应先穿置管手臂,脱衣时,应后脱置管手臂。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PICC管堵塞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使用统计学的处理。静脉炎发生率、PICC管堵塞发生率用(%)表示,以P<0.05代表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对比静脉炎发生率、PICC管堵塞发生率存在着明显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PICC管堵塞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乳腺癌首选治疗方式为化疗治疗,而合适的输液方式不仅仅是满足临床需要,更重要的是保持患者的舒适,而PICC较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更具优势,并且PICC管留置时间较长,因此,在患者的输液方式中常采用PICC管,但在置管过程中,容易出现静脉炎和PICC管堵塞现象发生,因此,对于乳腺癌化疗患者更应加强PICC管的护理[2]。
我院采取优质护理,其主要优势在于:(1)其通过置管前评估患者血管,选择合适血管进行穿刺,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且为患者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和目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2)通过置管后的护理,可有效避免静脉炎和PICC管堵塞现象发生,确保化疗计划顺利进行,同时还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3)而通过出院宣教,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PICC管堵塞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总而言之,优质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效果确切,其可有效降低静脉炎和PICC管堵塞的发生率,所以我院认为其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志萍,李小宁.PICC管99例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5):638-638,640。
[2]洪丽霞.健康教育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留置PICC管依存性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183-184。
[3]林嘉旋,陈妙霞,黄群爱等.乳腺癌患者PICC送管困难的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713-1715。
论文作者:周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患者论文; 乳腺癌论文; 发生率论文; 静脉炎论文; 方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