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桂阳 424400
【摘 要】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研究人员选取我院传染科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治间收治小儿患手足口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药物组,每组39例。护理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药物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和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患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护理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患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及护理满意分数均优于药物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提升护患关系,值得应用。
【关键词】磷酸奥司他韦;护理干预;小儿手足口病
作为传染性较强的小儿疾病-小儿手足口病,该病为病毒性疾病可通过呼吸道和飞沫传播病菌[1]。该病以疱疹为主,好发部位多在患儿手、足及口腔黏膜等处,患儿感染后易在口腔黏膜、咽部等处出现小溃疡,造成患儿拒绝喝水、吃饭等吞咽动作。患儿感染疾病后潜伏期一般在一周以内,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儿中枢神经病变引发多种并发症[2]。为提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选取我院传染科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患小儿手足口病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护理干预对该病的临床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患小儿手足口病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药物组,每组39例。护理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为(4.73±1.92)岁,病程在7h-48h,入院时体温:<38℃为17例、38℃-39℃为18例、>39℃为4例,临床症状:发热39例、口腔疱疹溃疡17例、手足疱疹22例;药物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在1.5-9岁,平均年龄在(4.13±2.05)岁,病程在10h-46h,入院时体温:<38℃为10例、38℃-39℃为23例、>39℃为6例,临床症状:发热39例、口腔疱疹溃疡21例、手足疱疹18例。从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入院体温等一般资料对比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①患儿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②临床症状出现发热、手足疱疹。口腔疱疹及疱疹周围存在炎性红晕等症状,发病前出现咳嗽、食欲减退等个别症状。③符合HFMD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患儿具有严重的心血管、脑部、肝肾功能、肺功能等原发性疾病;②患儿对奥司他韦过敏;③患儿家属中途不配合及不同意者。
1.2方法
药物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名称:可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规格:75mg*10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415,生产企业: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治疗。口服剂量按照患儿体重分配,患儿≤15kg每日服用30mg,>15-23kg患儿每日2次45mg,>23-40kg患儿口服每日2次60mg,>40kg患儿每日2次75 mg,治疗10天。一般护理为生命体征、给药等。
护理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方式与药物组相同。现详细叙述护理干预方法:①隔离护理:小儿手足口病为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所以患儿入院时确诊为该病后需及时进行隔离消毒治疗,预防疾病传播。②疾病观察:因该病发病迅速、传染力强且病变较大等特点,导致护理人员需对患儿进行24小时的生命体征监护,如对体温、呼吸、精神、血压、心率等及时记录和对医师反馈。③患儿皮肤护理:因该病病发时患儿手、足、口腔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溃疡等症状需要护理人员随时保证其皮肤干爽清洁。护理人员需定时对患儿患处涂抹碘伏,对需更换尿布的患儿。④口腔黏膜和饮食:因大部分患儿口腔黏膜会出现水泡样疱疹,并涂抹碘伏或消炎喷雾剂等治疗。⑤发热护理:嘱咐家属多让患儿服用温开水。对感染或出现并发症患儿给予抗生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⑥心理护理:因手足口病多数患者在10岁以下,甚至不到2岁,护理人员需耐心、温柔等疏导患儿。⑦卫生防范措施:因该病传播危险系数较大,增强卫生意识,如饭前后洗手、室内消毒等。
1.3疗效判定标准[4]
①研究人员需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儿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②临床疗效:显示:患儿治疗后连续3天以上体温正常、疱疹溃疡消失、可正常进食;有效:患儿治疗后连续3天以上体温正常、疱疹溃疡面积较小、进食以流食为主;无效:患儿发热、疱疹、溃疡等症状均无改变甚至加重。③护理满意分数:研究小组自制护理满意调查表,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SPSS26.0软件计算两组数据,护理组与药物组比较采用X2检验、t检验,用“%”为计数资料、“”为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如P<0.05示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处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平均分数对比结果显示,护理组平均愈合时间为(6.93±3.12)d、护理满意程度平均分为(94.82±24.81)分均优于药物组(8.75±1.23d、73.92±42.21分),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患处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平均分对比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疾病为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临床传染性强且发病迅速。相关研究显示,多数家长对该病认识较浅,甚至部分家长对该病病因、传播途径、传染危害及症状均无了解。研究调查显示对手足口病的致病因素不了解的人群占70%以上、症状、治疗方式不知晓的人群占40%以上[5]。近年来,我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采用药物治疗居多,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属于选择性唾液酸酶抑制剂物质,可抑制唾液酸酶阻止手足口病病毒入侵机体进行下一步传播。唾液酸酶物质位于病毒表面,是病毒的糖蛋白酶活性物质并可促使病毒颗粒在感染细胞中释放传播。研究表明该药物可通过转化将活性代谢产物99%以上排除体外。但药物治疗对小儿手足口病无法起到根本作用,如患儿及家长不重视该病或对该病预防及处理不当,会引发患儿复发的可能性。为研究药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选取各我院传染科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患该病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护理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患处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机率及护理满意分数均优于药物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黄敏[6]等人研究结果相一致,证明研究具有可信度。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促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蔡志军.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治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9(13)
[2]汤文辉.不同护理方法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期间的座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1(06)
[3]熊莉.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撞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7,47(21)
[4]殷铭东.小儿手足口病76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12(06)
[5]袁鑫霞.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8(07)
[6]黄敏.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08(10)
论文作者:李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患儿论文; 手足论文; 小儿论文; 磷酸论文; 疱疹论文; 药物论文; 患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