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满粮,吴泽华

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满粮,吴泽华

(广东速美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841)

摘要:工程机械制造中融入机电自动化技术,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产品更新速度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电自动化;应用;发展前景

0引言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应用的创新,机电自动化在诸多领域发挥了显著作用,尤其在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凭借其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探讨机电自动化技术如何更好的用于工程机械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全面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概述了机电自动化技术与工程机械制造的内涵,继而具体分析了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发展前景,期待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参考。

1机电自动化及工程机械制造概述

工程机械制造即在机械设备的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制造活动,工程机械涵盖种类繁杂的设备类型,包括起重机械、矿用冶金机械以及运输机械等。

机电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集成众多技术的综合性机电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生产不可获取的关键部分。随着各个行业日益普遍的交叉与渗透,机电自动化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将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制造中可以使设备的检测与控制更加准确高效,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系统的科学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资源,依托自动化技术生产的机械产品的质量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2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2.1设备诊断技术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一大重要应用是对机械进行识别、检验与修复,设备诊断技术指的是通过对设备状态参数的实时监视,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异常状况并能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且对设备未来的运行状况进行预测。设备诊断技术可以在不必拆卸设备的前提下明确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对设备的实际状态如强度、性能、压力承受情况以及故障进行定量检测与评判。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可以找出故障的原因、发生部位以及危险水平,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修复。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对待检测设备进行信号检测,从设备发出的状态信号中寻找事故特征信号,利用状态识别程序将该特征信号与故障档案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并对设备的正常与异常状态进行状态确认。其中故障档案库的建立是基于状态信息库中的信息,并采用建档技术构造处于基准模式地位的故障档案库。

设备诊断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可以发挥庞大的经济效益,我国诸多行业都十分重视关键设备的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智能化系统的引入可以更加有效的获取设备运行的诊断信息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2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是依托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一种简化操作、实现自动化的崭新技术,目前机械制造领域采用的发挥装配作用的柔性制造系统结构包含如下几方面:车削加工中心、镗铣加工中心、坐标测量仪装夹具区域以及立体仓库等,此外该柔性制造系统中较为广泛的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系统中引入了装载机器人、双臂机器人以及安装机器人,此外利用夹持机械手可以自动对材料进行取用,另外,材料的传送离不开传送带。柔性制造系统以数字化控制技术为核心,总控制中心将全部测量设备进行集成,再结合互联网技术与信息设备,有效的协调与衔接各项技术,从而在多品种批量生产中实现生产的无人干预,以全面的自动化水平极大程度的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由于仅仅需要投入很少的劳动力,因而大量安全风险得以规避,从而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3水泵机械

水泵是一种在提高液体压强的基础上对液体进行输送的设备,针对水、油、金属液体以及乳化液、酸碱液等多种类型的液体都可以发挥输送作用,作为传输液体的纽带,水泵的输送效率与压强提升效果对水泵机械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泵的工作原理是将外部能量如电动机的机械能传递至水泵中的液体,从而为液体增压使之顺利被输送。将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水泵机械中的具体体现是借助自动化中的感应技术,实时监控水泵中输送液体的流量及压强等信息,若压强低于规定临界值,则感应技术第一时间将该信息传递到中央控制系统中,由中央控制系统发出具体指令,使机械自动控制水泵压强,该过程仅仅需要三到五秒的时间。机电自动化技术与水泵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水泵机械工作效率的提升,并且可以降低设备运作成本。

2.4集成机电自动化技术

集成的机电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利用机电自动化技术强大的控制功能,远程管理机械制造与生产活动。集成技术的实现离不开强大的计算机系统的支持。计算机集成系统中包括制造自动化子系统、质量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以及信息子系统等,依托信息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得以对工程机械的全部制造过程进行整体优化。

3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发展前景

3.1远程控制管理

远程控制管理指的是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远程监管与控制,目前远程控制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该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远端控制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甚至被恶意控制,探讨如何抵抗信号干扰以及增强控制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3.2模块化

目前模块化理念与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机械制造的独有特征决定了实现模块化的必要性。机械制造与生产的流程众多并且十分复杂,每个流程所需的电气化设备各异,并且由于设备具有不同的规格,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较为困难,采用模块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原理是借助模块化技术构建控制中心系统,控制中心与执行系统各自独立存在,从而可以根据设备特征相应调整生产力。

3.3智能化

人工智能在机电自动化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令流水线上不再需要人工劳动力,工作人员的职责仅仅是对设备进行管理,由自动化机械设备完成预先设定的工作。智能制造系统的预期目标是自动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并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参数功能。相比一般的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对于自适应性、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然而机械制造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仍需进一步探索,目前智能化技术只能实现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若设备出现突发问题无法进行处理,对技术人员的依赖性还是很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完善,未来机电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技术应实现功能的高端化与完备化。

4结语

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普及有力的促进了机械制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在机电自动化领域理应投入更多的科研精力,从而使自动化生产过程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刘芳莲. 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运用[J]. 中国机械, 2016(9):63-63.

[2]杨瑞峰. 煤矿机械制造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29):5-5.

[3]赵新欢. 浅谈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 工业c, 2016(6):00013-00013.

[4]郭月哲. 论建筑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12):00033-00033.

[5]丛娟.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王满粮(1988.09-04);性别:男,籍贯:河北廊坊,学历:本科,毕业于陕西理工学院 ;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工程。

论文作者:王满粮,吴泽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满粮,吴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