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科鸡产业化发展战略与途径分析

草科鸡产业化发展战略与途径分析

罗玲萍[1]2004年在《草科鸡产业化发展战略与途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草科鸡是产于四川省石棉县境内的优良地方鸡种,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产业化发展是其必走之路。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和研究,在草科鸡保种选育、疾病防治、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通过校县合作,攻克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为草科鸡产业化开发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草科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饲养管理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草科鸡深加工发展滞后,畜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县、乡领导对发展草科鸡重视不够,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尚未建立草科鸡的肉质评定标准,市场信息不灵通等问题和制约因素。本文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即搞好草科鸡品系选育工作,提高草科鸡饲养管理技术,加强草科鸡疫病防治技术,搞好草科鸡肉质评定工作和狠抓技术培训等。同时为草科鸡产业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几点思路,即促进牧、农、林各业结合,使之优势互补,加强草科鸡品系选育,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抓好草科鸡生产龙头企业的建设,建立草科鸡饲养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发展,加强政府对草科鸡生产的引导、扶持力度,引进业主,形成产业化发展链条,建立完善的一条龙配套服务体系,力求产品多元化发展以及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

杨豪[2]2013年在《石棉县农业补贴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04年至2011年,我国连续8年将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锁定“叁农”问题,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叁农”工作的重视程度。农业补贴是“叁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工具,是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世界各国对本国农业都进行各种各样的补贴,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同样有大量的农业补贴存在。我国当前的农业补贴主要有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等几种方式,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但现行补贴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补贴的资金总量少、补贴范围小、补贴结构不尽合理和资金分散效果不大等。在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往往会根据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叁农”实际,出台各种针对性强的地方农业补贴政策,这种资金投入往往能有效的改善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在四川,目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还是依靠家庭收入,种植业和养殖业对家庭收入影响较大。本研究主要针对地方农业补贴政策针对农业产业的影响和效益分析为主。从资料获取的便捷性,研究对象选取四川省山区县之一的石棉县。研究时间段选取2004年至2011年,与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连续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的8年相对应。通过收集、整理石棉县8年来的农业产业中主要项目、产量和产值情况、地方农业产业补贴政策和资金兑现情况,找出农业产业补贴政策对农业产业的效益分析,为政府制定补贴政策提出合理的建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叁个方面,资料分析、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主要是基于农业补贴理论、实证资料,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地方农业补贴政策制定、实施和效果的因素,对地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①2004年以来,石棉县农业补贴资金总量逐年上升,特别是2010年以来,农业补贴支出增长迅速,但与石棉县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补贴总量仍显不足。②从农业补贴结构看,石棉县农业补贴结构可以提升,当前补贴在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比较较高,对农业产业补贴较低,对农业产业化方面补贴则明显不足。③从农业补贴效益方面来看,本文通过对农业补贴效益的定量分析得出,石棉县的农业补贴在农业产业和农业产业化补贴方面效益较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设补贴方面效益较高。而对人居环境、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影响基本忽略不计根据上述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了以下几条政策建议:①确定石棉县农业补贴的原则和明确目标重点;②加大对农业产业基地管理、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营销环节和以新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补贴;③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配套措施,加强地方补贴政策拟定的严密,有效促进农民专合组织的良性发展。

蒲朝龙[3]2003年在《营造雅安有机畜牧业生态位 构筑长江上游草地生态屏障》文中研究指明雅安市地处长江上游,是重要的草地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明显,生态环境良好,最宜发展营养体产业和有机畜牧业。推广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建设国家级鸭茅牧草原种基地和秸秆畜牧业示范区,运用省、市级发布的19项牧草、畜禽标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就能不断营造有机畜牧业生态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富;减少地表径流、延长叁峡库区寿命,确保长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雅安畜牧人成为人民的健康卫士和长江流域的生态卫士。

蒲朝龙, 熊华彰[4]2005年在《突出地方特色 提高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文中指出在雅安市境内,优良地方鸡种有“草科鸡”和“二郎山山地鸡”。优良地方鸡种的发展已成为特色畜牧发展的众多亮点之一。更多的雅安人已不再把传统的农业当成包袱,而是从中寻找特色优势,充分挖掘,把资源变成财富。近几年来,全市生态畜牧经济工作围绕市委“11421”发展

张黎[5]2013年在《茶鸡养殖项目计划书》文中认为中国农业从现代农业发展由初期的规模农业、高产农业,经历了20年的发展,农产品的产量达到顶峰时期,同时需求与供给已经趋于平衡,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多元化的发展,出现了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等,这是农业生产必须改变对农产品量的追求。本文基于生态农业发展,和现阶段农产品需求改变,结合市场生态农业产品稀缺设计了一个计划书。本文基于茶鸡共作的生态养殖方式,通过优质的选种,特殊的养殖方式养殖优质、健康、生态的禽产品,以满足人们对于家禽食品健康、优质禽肉、禽蛋等多方面的需求,以及一些高端餐饮的需求做了一个养殖项目规划书。项目做了详细的需求分析,以确保足够的市场独特性,市场稀缺性。做了竞争分析,对比同内产品的比较,以确定正确的营销策略。生产管理方面也做了详细的规定,严格按照生态养殖方式进行养殖,选种、饲料的使用,分批次养殖管理等。除了养殖方式的严格标准,人员管理组织架构也做了明确分工,确定每个人员职能和管理最大化高效化。在市场营销方面,就产品市场分析,产品优势分析制定了产品定位,定位于中高端生态、健康食品,然后制定了网络推广计划,线上和线下的运作推广。项目融资和资金运作,做了详细的财务报表,也清晰的分析出项目盈利点,以及收益和产出比,和风险资本的撤出做了一些长期的规划,包括新型产品的计划和推广。项目计划书概括了整个项目的所有部分,养殖模式、选址、选种、养殖、市场等多个方面,也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养殖方式,不管就养殖方式和养殖模式上面都是创新。在雅安发展养殖,发展绿色的“生态”养殖,有很好的地理和环境优势。以“生态”为基调,定位优质禽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产品主要是以迎合以生态、健康、绿色、优质消费观的中高端消费群体。项目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在农业发展上也可以做一些推广,为中国现在农业发展也可以做出一些多元化的尝试,为各地区发展带去一些借鉴的经验或农业推广

参考文献:

[1]. 草科鸡产业化发展战略与途径分析[D]. 罗玲萍. 四川农业大学. 2004

[2]. 石棉县农业补贴政策研究[D]. 杨豪.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3]. 营造雅安有机畜牧业生态位 构筑长江上游草地生态屏障[C]. 蒲朝龙. 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3

[4]. 突出地方特色 提高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J]. 蒲朝龙, 熊华彰. 四川畜牧兽医. 2005

[5]. 茶鸡养殖项目计划书[D]. 张黎.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草科鸡产业化发展战略与途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