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与工业结构变化的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发达国家论文,特征论文,阶段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中间过程,工业化程度曾经是工业社会各国发达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从各先进国家来看,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完成了这一过程。根据工业化进程,可以把工业化分成初始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和按收入水平进行分组的截面分析,探讨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与工业结构变化的特征。
1 增长加速: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特征
从表1可见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初始阶段以后,一般存在两个增长加速时期。一个是两次大战前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个时间段里存在增长加速;二是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完成以后,进入工业化中期时也有一个加速增长时期。
表1 几个重要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注:数字为每10年人均GNP增长率;资料来源:[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个时期里,在不同水平,不同发展阶段的许多国家都有加速增长的特征。原因之一是具有战后的恢复性质;但是,在更长的时间跨度(1925/29~1963/67)来看,这种加速特征依然存在。因而,加速增长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二战以后的新技术革新和产业革命具有普遍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现代工业如石油化学、电子、航空航天;其次是由于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发展;再次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相继独立和参与国际分工。上述因素共同推动了这一时期普遍的增长加速。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完成以后所出现的增长加速,则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断面,表现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所具有的阶段性特征。
年轻工业国(区)的这种增长加速表现得更为明显。日本在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而一些后起工业化国家比日本的高速增长毫不逊色,如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日本为2.4%、韩国为8.2%、巴西为4.1%,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日本为4.6%(1960~1973为10.9%),韩国为9.5%、巴西为8.3%。
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的加速动力主要来自于积累的迅速提高和结构的快速转变两个方面。在积累方面,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投资积累率、特别是人均装备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如按照钱纳里多国模型研究结果,工业化中期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提高最快的时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由工业化初期的1.74%,提高到工业化中期的4%,全部经济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由工业化初期的2.05%,提高到工业化中期的4.15%;在需求和资源配置方面,最终需求的结构变化和中间需求份额的提高,使结构迅速变化,也促使经济加速增长。其中,最终需求向具有更高弹性的产品方向发展,经济增长由消费品带动转为由投资品和中间需求带动增长,消费品内部由以衣食等加工层次低的产品向以工业产品为原料而加工程度高的高层次产品升级。在中间需求方面,由于技术发展、需求的变化和部门分工的加强,大大强化了迂回生产特征,使中间需求份额大大上升。钱纳里多国模型研究表明,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从100~1500美元)中间需求份额的增长占工业产出增长份额的一半以上。[②]
2 技术进步加速: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的要素特征
2.1 从多国平均模式来看的技术进步加速
钱纳里等人根据多国平均模式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认为工业化初始阶段“总增长的最初加速主要是投入增长较快,特别是资本积累的结果”,这在典型模式中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中,资本贡献份额接近50%,而且在初期存在一个最初的资本贡献加速,由48%上升到49%(表2),劳动力的贡献份额也占1/3左右。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即“在中等收入水平上,生产率增长加速,并且拉动总产出的增长”,在此阶段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典型模式中表现为,在相应的收入水平上(400~800美元),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增量最大,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也大大超过劳动的贡献。而在800~1500美元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已大大超过单一的资本或劳动的贡献份额[②]
表2 各收入水平阶段上经济增长的因素
人均收入 经济对产出的贡献
(1964年价)年增长率TFP资本劳动力
土地
<100美元3.8111 4836 5
100—200 4.8 15 4934 2
200—400 5.6725 4727 1
400—800 6.3 36 4321
800—15006.5844 3915
1500—2400 6.2150 3515
2400—3600 5.6 50 3218
资料来源:[②]
2.2 成功地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有更高的技术进步贡献份额
成功地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它们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本积累和生产率的并行高速增长,阻碍了资本产出系数的增长,从而表现为技术进步贡献份额大大上升,也大大高于多国模型典型模式的平均水平。对发达国家在二战以后至七十年代能源危机之前这一期间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结果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份额平均为49%,准工业化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平均为31%,其中,韩国45%、巴西38%、以色列35%[②]。可以说,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来看,能否克服原有技术基础薄弱、成功地利用引进技术而加快技术进步,成为了后起国家经济起飞的关键。
韩国战后40年(1951~199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投资率由15.4%(1953年)上升到1990年的37%,资本扩张很快。但是其资本的利用率也很高,1964~1973年资本产出系数为2.5,在发展中国家是最低的一个[③]。这是与其有一支技术熟练、有文化的劳动大军,和企业高度重视技术进步,特别的能有效地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分不开的。1962年至1979年末,共引进了外国先进技术1461件,支付专利费用35059.8万美元,并且当局要求在引进设备时,要尽早安装并争取提前投产,引进技术时要求各公司企业加速推广并有所创新。在这方面,韩国企业成绩斐然。如七十年代中期从日本进口的冷轧设备只用了30个月的时间就在浦项钢厂安装完毕。从整个工业来看,7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大部分在六十年代不能生产或质量很落后,而到七十年代末有49%达到了国际水平。
日本更是加速技术进步的典范。日本现代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几乎全部是欧美新技术的集聚。在30年代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其技术基础是从欧美进口,战后高速增长时期还是如此,在60—7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早一天引进欧美技术就能早一天取胜[④]。1960年~1973年,其经济年增长率为10.9%,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达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占41.3%。
3 重化工化过程: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变化的主流
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增长加速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这点和工业化初期的加速一样。但是,与工业化初始阶段经济增长依赖于轻工业的带动不同,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重化工业增长的带动。此阶段是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剧烈的时期。
按照产业经济学理论,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内部结构将出现阶段性的变化,一是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的转变,即所谓“重化工化”阶段的出现;二是在重化工化的过程中,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进,即所谓“高加工度化”;三是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工业结构将进一步表现出“技术集约化”的趋势[⑤]。工业化中期阶段包括了前两个阶段性的变化。
从实证分析角度来看,无论在发达国家和后起工业化国家,还是在按人均收入水平的截面分析中,都可以看出显著的重化工化趋势。
(1)从截面分析来看,从510美元到1019美元,再到1359美元(1958年美元),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分别增加4.3和4.8个百分点,而重化工业(化学及石油制品、非金属制品、金属及加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分别增加了4.6和6.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的增加完全是依赖重化工业的高增长取得的,不仅如此,它还抵消了传统轻纺工业低速度带来的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的下降部分。
(2)工业化中期发达国家的结构变动也就是其重化工化趋势,其结构变动幅度比多国平均的截面分析所呈现的平均水平要大得多。如法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下降了0.4%个百分点,而其重化工业所占份额却增加了8.9个百分点;美国制造业所占份额增加了9.4个百分点,其中重化工业所增加的份额就有7.8个百分点;德国制造业份额增加了6.6个百分点,其重化工业所占份额却增加了7.5个百分点,而轻工业份额增值为负。
成功的后起工业化国家则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其重化工化特征更强。如日本重化工业占制造业比重由1920年的30.4%,到1965年上升到58.7%,增加了28.3个百分点;巴西1950年重工业占制造业比重仅27.6%,到1960年迅速提高到42.0%,1980年达60.5%,比1950年增加了32.9个百分点;韩国由1971年的31.7%,上升到1989年的67.3%,增加了35.6个百分点。
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迅速重化工业既保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其另一结果是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国家的工业结构水平大大提高,工业国之间的结构相似程度也大大上升。
从各国的发展过程来看,不论是工业化初始阶段还是进入中期阶段时的各国结构如何不同,到工业化中期末,各发达国家的结构相似系数都大大上升。表3列出了四个发达国家与截面分析的比较,如法国的结构相似系数由工业化中期开始(1896年)的0.757,到工业化中期的初步重化工化完成时(1929年)的0.919,到1963年则进一步提高到0.964,其它国家也呈现相同的格局。这就表明经过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各国的供求水平和供求结构互相接近,它们之间的水平分工的成分大大上升。同时也可以反过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表现为结构水平的高低。
表3 发达国家工业内部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①]的数据整理计算
正因为如此,各成功地起飞并具潜力的后起工业化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初始阶段以后,就力求改变过去的落后的产业结构,大力扶持重化工业,以提高结构高度和竞争能力,使其工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的相似程度大大提高。如日本在战后恢复时期以后的高速增长时期,结构转换也极为迅速,而且也是以重化学工业为主导,实现了工业结构的重化工化和高加工度化。韩国在经过战后恢复和六十年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制成品的促进贸易发展时期以后,七十年代提出了发展重化工业优先的战略,以求扭转重化工落后的状态,改善工业内部结构。与发达国家的结构相似系数(以日本为标准),1961年仅0.632,1988年提高到0.847。巴西也是如此。
总的来说,从各发达国家和后起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和工业化初期存在一个经济增长加速时期一样,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一般也有一个经济增长加速的时期。但是与工业化初期不同的是,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增长加速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制造业的重化工化)这两种动力的共同推动。而在完成工业化初始阶段以后,新兴工业国能够迅速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高速增长时期,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之处是:①利用后发优势,大量引进技术,成功地克服了原有技术基础薄弱的缺点;②采取了成功的工业化战略,迅速提高了积累率和积极利用外资,实现了进口替代和出口带动相结合,并及时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换。
注释:
[①]S·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1985年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②]H·钱纳里等合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989年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③]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1》。
[④]出水宏一《日本西德经济比较》,1983年中译本,吉林人民出版社。
[⑤]杨治《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1980年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