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双重预防机制这一理论目前尚未成熟,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其中由于风险分级方法过于简单,缺乏宏观性,目前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级结果大都处于定性的状态,难以量化。本论文以某地铁站基坑开挖过程为依托,尝试创新分级方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这一过程进行风险分级,得出该施工过程得危险等级,进而为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做好基础。
关键词:双重预防机制;风险分级管控;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现阶段风险分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01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风险分级过程是双重预防机制构建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分级方法过于简单,风险分级方法缺乏宏观性[1],这也是双重预防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在分级方法上进行创新,对双重预防机制在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意义重大。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建立在模糊数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预测和评价方法,它的特点在于评价方式与人们的思维模式很接近,用程度语言描述对象,适合用来解决那些只能用模糊的、非定量的、难以明确定义的实际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确定评价因素、因子的等级标准和权重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以隶属度描述各因素及因子的模糊界限,构造模糊评价矩阵,通过多层复合运算,最终得出评价对象所属等级[2]。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相比于现阶段在风险分级中常用的LEC法和风险矩阵法,具有结果量化明晰,系统性强等特点。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生产中的应用
本节以华东某市地铁站基坑开挖过程为例,阐述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风险分级管控中的应用。首先,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归类,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指标权重;随后确定基坑施工风险指标体系中确定各指标的危险等级;最后经过模糊综合评价运算,得出施工整体的安全水平,给出相关建议。
3.1 评判因子的确定
通过对施工概况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将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分为水文地质、周边环境、方案设计、安全管理、施工因素五个一级指标,地层土种类、地下水深度、地下水溶蚀性、年降水量、与周围建筑距离、周围建筑高度、周围交通状况、开挖深度、土方开挖量、支护类型、安全培训、设备检修、降排水作业、支撑作业十四个二级指标,具体层次结构如表3-1。
表3-1 施工影响因素层次图
3.3 各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要得到各因素权重,首先要确定权重的标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将同一级的影响因素成对比较,采用1~9及其倒数标度其重要性,标度如表3-4:
表3-4 指标对照标度含义表
依据表3-7,得该工程各项指标得分如表3-8。
表3-8 各项指标评分表
工程整体风险评分为3.6375,总体风险等级为三级。在工程本身方案设计和水文地质条件方面风险相对较大,应重点防范由于基坑开挖、地下水和降水等因素造成的基坑透水、塌方,重点监测周围建筑地基沉降变形。
四、结束语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我国依旧严峻的安全管理形势做出的重要指导性举措,在落实这一举措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尝试运用不同方法,结合实际经验,做好其中的每一环节,才能让双控机制得到更好的落实,真正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的有机结合。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生产过程中某一环节进行了风险分级评定,得出结果,在此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中兴,李晓琴,张维克.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J].安全,2018,39(02):43-45.
[2]宋晓莉,余静,孙海传,王付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36):71-73+79.
论文作者:姚旺,王志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风险论文; 模糊论文; 综合评价论文; 基坑论文; 机制论文; 因素论文; 标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