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楚忠忠,孙杏龙

建筑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楚忠忠,孙杏龙

河南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我们在施工中遇到的一大难关,而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又是重中之重,它是建筑物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年限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不断总结,严格管理,层层把关,尽量把施工中可能影响到钢筋性能的各种消极因素克服,为提高钢筋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为节省资源建设资源集约型社会而努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

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严格控制进货渠道关。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劣质、次品材料,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中,我们首先选择钢筋质量、性能稳定的生产厂家,合格的生产厂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其次选择信誉好,供货及时的供应商,合格的供应商是工程按期完成的保证。严格检查、检验进场材料。对进场的钢筋,首先要检查钢筋是否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其次检查钢筋的外观质量,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不得有裂纹、片状、颗粒状等:最后对钢筋性能检测,钢筋抽检应在监理监督下,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等规定的抽检频率,现场随机截取,并标上“见证取样”字样,送往有资质的试验室做相关的材性试验。待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2。钢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要点控制措施

2.1钢筋的制作

在进行加工制作钢筋的时候,要用那个设计图来再次审查钢筋的加工表是否正确无误。在进行钢筋的施工时,如果钢筋需要进行替换的话,一定要充分掌握设计图以及钢筋的材料。钢筋替换的简单步骤;(1)保证钢筋表面要清洁干净。如果钢筋表面上有泥土、油污等,在使用钢筋之前一定要清理干净。如果有浮锈,可以采用冷拉工艺进行去除。(2)可以利用机械或是采取人工的方式,对钢筋进行调直。在调直以后,钢筋即使有局部的弯曲、较小的波浪形状也是不行的。如果钢筋表面有伤痕,可以采取截除,但是截面不能是钢筋减少50%。(3)在对钢筋进行切断的时候,要根据钢筋号,钢筋的直径、长度以及钢筋的数量,长短的搭配。先切断较长的,后切断较短的,这样可以尽最大限度的节约钢材。

2.2钢筋的接头

2.2.1主体结构钢筋≥Φ22时均采用电焊接头,结构柱Φ16-Φ20钢筋的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

2.2.2钢筋焊接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2.3钢筋焊接操作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标准及操作规程进行,焊包大小、偏心尺寸、弯折角度等必须要符合规范要求。

2.2.4在钢筋正式焊接前,应做好焊接试件,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5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拉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 mm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且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非预应力筋在受拉区不超过50%,受压区不受限制(规范规定)。

2.3绑扎和安装钢筋

2.3.1根据钢筋直径选择合适的铁丝进行绑扎。一般情况下,钢筋直径在10mm以下的,选择22#的铁丝进行绑扎;钢筋直径在12mm以上的,用20#的铁丝进行绑扎。

2.3.2钢筋的绑扎分为墙的钢筋网绑扎以及梁与板之间的钢筋绑扎。其中墙的钢筋网绑扎比较复杂,在对墙的钢筋进行绑扎的时候要用吊线来控制垂直度,同时严格控制主筋;在剪力墙的水平地方还需要进行满扎,其他地方可以使用梅花点扎法。梁与板之间的绑扎与基础绑扎一样,在双向板交点处使用满绑即可。

2.3.3钢筋受到纵向力的影响,会出现两层或者多层的情况,这时就应该用短钢筋进行铺垫,一般选择直径为15mm的短钢筋。

2.3.4箍筋的接头处要进行交错设置,并绑扎到架立筋上,保证接头处足够稳固。

2.4筋的检查验收

2.4.1钢筋绑扎完毕后,根据施工图检查钢筋的位置、直径、钢号、根数、间距等是否正确,特别是检查负弯矩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

2.4.2 检查钢筋的接头位置是否符合规定,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铁绣。

2.4.3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砼浇筑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会签单备案

2.5梁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梁钢筋绑扎施工之前,必须保证清除干净模板内存在的杂物,避免后期不良影响,对于部分无法清除完全的细小杂物,最主要的方法是使用大功率吸尘器处理。施工的第一步是精确定位,在模板上面做出箍筋间距与主筋位置的标记,在主筋上套住箍筋,按照标记好的位置放好箍筋和主筋,继而完成过钢筋绑扎工作。目前大部分工程都是同时施工主梁和次梁钢筋,对于主次梁交叉的部位,绑扎钢筋必须严格注意主筋上下的位置准确。梁上主筋是双排筋的时候,,可以采用单截短钢筋在两排筋中间夹紧的方法,短钢筋大小要根据排距合理选择。该工程项目是将梁钢筋在楼板上完成了绑扎成型之后,直接起吊放入模具中。

2.6底板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浇筑完了垫层混凝土之后,通常在36小时内即要完成底板的测量和放样。安装底板的钢筋之前,需要在垫层上面做出底层分布钢筋位置的标记,接着摆放好定位钢筋,同时以粉笔等将分布钢筋的位置画在定位钢筋上面,之后布置底层的分布钢筋,完成底层钢筋网的绑扎。按照设计的要求,保护层的厚度通过砂浆垫块予以保证,依据设局的要求调整底层的钢筋面高程,布设底板的面层钢筋网架,先是画好面层分布钢筋位置,继而布置分布钢筋,最后绑扎完成面层钢筋网。完成之后特别要注意对于稳定性的检查控制,对于局部进行加固处理。

2.7墙体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墙体钢筋施工之前,必须先放样墙体的尺寸和位置,标示好标高,主要是使用底板上下层中分布钢筋作为墙体钢筋的单片钢筋网格定位钢筋,对其位置加以校正,这些定位钢筋最好以点焊形式固定在底板钢筋网上。接着安装垂直方向的定位钢筋,对于直径小于Ф16的钢筋,通常直接替换成Ф16直径钢筋,定位钢筋通常是同底板的钢筋网以焊接方法固定住。水平钢筋位置的确定主要依赖于垂直定位钢筋上的标志,完成之后即可绑扎水平向钢筋,适当的补充垂直方向钢筋,保证钢筋网片的整体性,避免变形。本工程中所有的垂直方向钢筋都使用了焊接的固定方法,具体工程中按照实际需要可以灵活处理。为了防止墙体倾覆,墙体钢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钢管支撑以及缆风绳拉索。本工程主要采用通长钢筋一次性安装到顶的方法处理,部分受限制部位必须采用分段绑扎的墙体钢筋接头部分按照设计要求错开进行布设。

结语

钢筋工程的质量优劣直接关乎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在保证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前提下,认真检查工程中的每个环节,实施自检、互检和终检的监督制度,在隐蔽工程中实施旁站制度。按设计与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为钢筋工程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洋,李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应用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320.

[2]徐光友.建筑工程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23

论文作者:楚忠忠,孙杏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楚忠忠,孙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