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末的一场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刘羽丰[1](2021)在《将红旗同社会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 巴黎公社:“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870年的初夏到1871年的晚春,法国所经历的危机重演了整个19世纪这个国家见证的种种动荡:战争在狂热中爆发,王朝在诧异中覆灭,共和国在阴霾中诞生,人民在街垒上呼唤革命。雅各宾派与保王党人,城市贫民与乡绅贵族,这些在1789年和1848年的革命后一度退场的角色,再度从幕后走出,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李海默[2](2021)在《进步主义与保守主义汇融之可能性——论威尔逊对柏克思想的受容》文中提出现今美国政治舞台上政治极化现象越发不受控制,基本已经是一个学界和政论分析界所共见的事实。这种极化现象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是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和保守主义(conservatism)之间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然则,从美国政治史与美国政治思想研究的视角出发,这两种对峙的主义就真无调和之余地了吗?历史上就没有人试图整合两端优长之处以并举吗?如果我们仔细研读美国政治思想相关文献,就不难发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尔逊(Woodrow Wilson)总统对柏克(Edmund Burke)学说的喜爱,大概可以说是美国知识精英在此整合方向上的一次较早的实验。准确理解威尔逊的学术和政治遗产,我们就会认识到,在美国进步主义的初阶源头方向里,其实也潜藏和蕴含着经典保守主义的若干要素的影响。通过整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对威尔逊来说,他最佩服柏克的两点是:第一,柏克在美国革命时对殖民地反抗一方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屡次主张英国政府应多加安抚;第二,柏克非常有名地在很早的时候就站出来明确谴责法国大革命的失控和过度,在柏克最早发出那些批判的时候,绝大多数同时代人都认定法国事务正向着欣欣向荣的方向进展,前途一片大好,故大家都倾向认为柏克是在杞人忧天,痴人说梦而已,事后却一再证明柏克的预见性远远超过这些时人俗浅的眼界。不过,我们也需注意到,就学人从政这一面论,不管是柏克,还是威尔逊,都不能说是十分成功的。对他们而言,实际政治权力的得失消长,并非他们从政所秉持的第一要义。
陈桂花[3](2021)在《西奥多·德莱塞与《嘉莉妹妹》的文学史价值》文中研究表明西奥多·德莱塞被称为"当代美国文学的先驱",他的创作为20世纪美国的文艺复兴奏响了嘹亮的序曲。《嘉莉妹妹》作为德莱塞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在表现内容上,德莱塞真正地关注了社会现实,让作品《嘉莉妹妹》成为反映真实的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表现手法上,他一反当时美国文坛的"文雅传统",采取了客观写实的自然主义风格。这些都为美国小说打开了一个新局面,给美国文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事实上,《嘉莉妹妹》的诞生,既是作者本人所处时代的产物,亦是社会转型期美国现实生活造就的必然结果,同时德莱塞的文学创作也受到了来自欧洲的哲学、社会学和文学艺术思想的深刻影响。
王腊宝[4](2021)在《澳大利亚小说家的“理论”之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论"的兴起与消退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澳大利亚文坛和批评界的一件大事,围绕"理论"引发的论争吸引了众多批评家的关注,也吸引了不少作家参与其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有多位澳大利亚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了他们对于"理论"的态度。戴维·艾兰德在他的小说《女人城》中刻画了一个完全脱离男性的女性世界,针对激进女权运动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揶揄;布莱恩·卡斯特罗的小说《双狼》通过重述"狼人"的故事将弗洛伊德塑造成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无情的嘲弄;戴维·福斯特的小说《林中空地》通过呈现一个后现代小说创作个案,对罗兰·巴特的后结构主义"作者之死"进行了批驳。这些作家的出身与背景不尽相同,但他们在对待"理论"的态度上与固守传统价值的批评家高度一致。他们用文学的方式针对学院派"理论"进行讽刺、批判和打击,加速了"理论"在澳大利亚的消亡。
朱晓晶[5](2021)在《芝加哥市公务员制度改革研究(1895-1920年)》文中研究指明
张鹏[6](2021)在《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后半叶视觉研究作为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还未得到充分阐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种视觉文化读本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出现,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工作已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思潮下,视觉文化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论,更是重新获得了其特有的独立和自治身份。但现有的这些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构筑成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体系,它们彼此孤立于自身的视觉研究领域,只通过强行打开的一个文化研究的范围,或是与某些跨学科性的知识专业的综合体建立少量的联系。本文意在通过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为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认知视角,有助于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文化现象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论的导向。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解读杰伊的视觉政体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西方哲学话语中隐藏着一条关于视觉性隐喻的正反叙事,作者成功地将视觉文化研究重新纳入到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传统之中。第二部分分析了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并对该理论展开批判,即指出其为一种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第三部分分析了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考古学,指出克拉里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对观察者身体注意力问题的操控,忽视了视觉现代性中本雅明关于辩证意象的启蒙路线。第四部分分析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指出了他作为一种景观的否定性力量,为视觉文化理论提供了阐释的路径;而德波在景观社会语境下提出的总体都市主义计划,也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本文对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固有的现代性方案进行并置且提出批判,同时着重引出德波的“景观社会”概念,即这位逐渐被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淡忘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学者,使其重新返回到西方视觉现代性可行性方案的谱系之中,将视觉现代性谱系的目光转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上来。
杨冬珍[7](2021)在《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 Miliband,1924-1994)原名阿道夫·米利班德(Adophe Miliband),英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社会学家,英国“新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享有盛名。米利班德的学术地位主要来源于其国家理论,他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国家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承继和对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全面复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留有很大的空间。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通过对其理论相关文本的解读和分析,纵向勾勒其生成演进,横向剖析其内容特点,力求客观、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理论整体,了解其理论核心,同时亦指出其理论不足。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对其国家理论相关的一手资料进行翻译,然后通过归纳整理,对其理论不同阶段的进阶进行了概括和划分。通过对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系统性考察,认为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在以工具主义为主的分析中,包含着不可忽视的结构主义的观点,反对给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贴上绝对工具主义国家理论的标签。本文共设置6章,分析框架从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背景谈起,通过其不同时期的文章和着作来梳理其国家理论的生成演进。在厘清其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对其国家理论的核心思想有了清楚的认识,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资产阶级(权力精英)统治的国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控制国家的阶级与拥有资本的阶级享有共同的利益,并通过政治和裙带关系的捆绑来加强彼此的联系。将其理论核心思想与本质特征及构建方法综合整理后,再现米利班德国家理论产生之后的影响。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角,对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进行辩证评价,探寻其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境遇中的理论价值、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我们的启示。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充分重视,消极方面也足以引起我们警醒。在当下,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因为两者都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同时对二者的本质区别要有清醒的把握,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唯一替代方案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信心。回归实践,在现阶段的中国,必须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此,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主体部分完成。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国家理论总是具体历史条件中的国家理论,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是他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的产物。二战之后,英国处在巨大的变化当中,已有的观点和理论很难解释清楚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每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米利班德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在对前人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国家理论,其理论主要是立足英国并对英国未来走向进行思考的理论。在现阶段、新时代的中国,最符合我国国情,并能有效指导我们实践的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最新结合,对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行动指南。
周璇[8](2021)在《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文中研究表明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是文学消费活动的两个纠缠不已的历史属性。不同的文学生产、媒介技术与文化语境条件下,这两个历史属性呈现为不同状态,并构成不同的属性关系。在这种属性状况与属性关系的历史作用下,文学消费以其对广义的文学生产活动的参与不断影响着文学活动的历史状况。而从文学媒介演化、文化语境变迁的历史条件角度探索这两个属性状况及属性关系状况,是文学理论有待展开的论题。文学消费奠基于文学生产活动,并基于文学生产活动的生产一般性与艺术特殊性辩证统一而获得了文学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辩证统一的二重性。文学消费二重性也体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造”观念批判和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的理论视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也受到文学媒介的建构,并随着文学媒介演进而呈现出历史转化的文化实践面貌。因此,文学消费问题需要从历史与时间维度相结合的视角展开探讨。现代文学消费现象是在15世纪印刷媒介普及、文化进入现代阶段的历史前提下展开的。19世纪,随着文学生产的繁荣、印刷媒介的加速发展,在相对自主化的文学场域的建构中呈现出了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辩证统一的二重性面貌。20世纪,媒介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的具有媒介化特征的面向大众文化需求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大众文化。由于大众文化在其媒介化特征中显示出了朝着符合人性化媒介趋势的媒介融合方向发展的特征,因此,大众文化又可以表述为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在大众文化全面展开的阶段,它所依赖的电子媒介挤压了印刷媒介的生存空间,并强化了文学消费中的商品消费要素及其经济秩序,导致文学消费呈现出了二重性的对立态势。商品消费要素受到强化的文学消费于是作为一个问题被凸显了出来,并由此进入了理论研究视野。新世纪,数字媒介的普及与由其驱动的媒介融合进程的开启,将大众文化推进到了媒介融合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出现的数字化亚文学消费与传统的印刷媒介文学消费构成了文学消费的新旧两种形态。新的数字化亚文学消费因其文学产品形态中物质载体的消失而呈现出了二重性融合的态势。传统印刷文学消费则继承并延续了之前大众文化电子媒介阶段的二重性对立态势。新世纪的文学消费活动由此呈现出了二重性融合态势及其对立态势并存的二重分化状况,并以此向文学消费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学消费的二重分化状况影响着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的文学发展:两种文学消费形态的分化使文学场域转化为由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与印刷文学场域构成的复合性结构;媒介融合进程中文学消费的泛媒介化趋势推动了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导致了前印刷媒介阶段的文学交往功能的数字化复兴。同时,印刷文学场域与数字化场域中的两种文学消费活动形态也在发展中显示出了大众文化趣味的感性趣味强化与日常趣味趋同化的问题。由于前者是90年代大众文化电子媒介阶段文化消费二重性对立态势延续的结果,后者是新世纪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的产物,因此,这些媒介融合阶段的大众文化趣味问题所带来的非理性、“媚俗”等文学消费道德问题,就在贯穿始终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与新世纪叠加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强化下,显示为90年代以来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中的文学消费中的道德取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立足于历史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在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历史转化与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去建构文学消费的新理性与新感性。
薛震[9](2021)在《百年战争后期法国的炮兵改革》文中提出“军事革命”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在军事史学界引起了广泛讨论,学者们认为,不应再像以前一样单纯地讨论战争中的技艺,而应将军事上发生的变革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探讨军事变革与社会和制度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般将15世纪欧洲军事领域发生的变革称为“火炮革命”。之所以将其称为“革命”,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局限于军事领域,作为新兴的战争兵器,火炮的发展加快了战争节奏,改变了自中世纪以来传统的骑士作战模式,冲击了中世纪几百年的封建社会体系,加速了欧洲近代化的进程。火炮虽然在14世纪就已经被欧洲各国应用于战争,但由于技术不成熟,所以存在很多限制,只能与投石机这样的传统攻城工具共同使用于围攻战中。但是到了15世纪30年代为止,枪炮的制造方式、火药的改进和装填技术等几个方面的技术革新使得火炮的射程、威力、射击效率、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程度的提高。改革之后的火炮对欧洲传统的防御体系——城堡要塞造成了巨大威胁,扭转了中世纪几百年来防御工事对步骑兵的优势地位。百年战争中英国弓箭手打破了中世纪的骑士神话,克雷西战役、普瓦捷战役和阿金库尔战役的惨败使法王查理七世认识到,不进行军队上的改革就无法保证在战场上击败英军,收复失地。炮兵部队的建设是法国军队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查理七世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平民出身的炮手比罗兄弟。改革之后的炮兵在对阿夫勒尔、贝叶、翁夫勒尔等城的围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卡斯蒂永战役中第一次以野战形式击败英军。炮兵改革不但加强了法国军事实力,使查理七世有能力迅速收复国土,赢得战争的胜利,而且对法国乃至欧洲之后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认为,15世纪的炮兵改革奠定了16、17世纪出现的防御工事革命、战术革命和海战革命等一系列军事革命的基础,法王查理七世是其最早的受益者,正是对火炮的开发与使用,为法国之后几个世纪成为欧陆霸主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这场革命与法国社会的发展也息息相关,军事革命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争斗和经济发展又刺激了军事的变革。弓箭手的表现使法国贵族认识到,骑士不再是战场的统治者,而炮兵对城堡和弓箭手的优势令法王不得不提升步兵部队的地位,开始建立常备军队,战争形式逐渐开始现代化。骑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开始没落,同时,火炮革命引发了防御体系的改革,在传统城堡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棱堡防御体系以应对火炮的强大威力,这急速提升了战争成本,战争主导权越来越集中向国王和大贵族手中。随着军队规模扩大和新式防御体系的出现,国家财政承受了越来越多来自军事方面的压力,为了增加税收,官僚体系不断扩大,政府职能渐趋完善。火炮革命所引起的诸方面的变革推动了西欧传统封建制度的崩溃,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开始形成。
许曼[10](2021)在《休·R·特雷弗-罗珀的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休·R·特雷弗-罗珀(Hugh Redwald Trevor-Roper,1914-2003)是20世纪英国着名历史学家之一,也是牛津大学的现代历史教授。罗珀早期学习古典文学,后期从事历史研究,涉及的史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16、17世纪的英国是其主要研究对象。在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向中,罗珀是见证者亦是参与者。其中,罗珀参与的两次学术论战是本文的切入点,在两次的论战中,罗珀旁征博引,用自己的史学理念概述17世纪的英国社会,推动了英国社会史的发展。同时,他对批判史学的实践和对欧洲巫术研究范式的推动,对英国史学乃至欧洲史学的研究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由四章组成。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关于罗珀史学的研究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并且对本文的研究路径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其中第一章内容是探究罗珀学术思想的发展和演变,第二章与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从十七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出发,分析普遍危机的缘起,以论争过程为主线探究罗珀的总体史观。第三章则以17世纪英国内战、乡绅阶级的崛起为切入点,重点探讨罗珀在英国“乡绅问题”中的立场以及态度,同时总结“乡绅论战”对英国社会以及英国史学界带来的影响和启示。第四章则是在前文的基础上论述罗珀史学研究的创新性,以及罗珀史学研究的局限性,并重点探讨其史学思想的局限性。文章的结语部分则对罗珀的学术生活作了简要的评价与反思,以期能够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二、世纪末的一场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末的一场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将红旗同社会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 巴黎公社:“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论文提纲范文)
山雨欲来:第二帝国的崩溃 |
工业革命中的巴黎:孕育革命的摇篮 |
革命的枪声:巴黎公社成立 |
革命的步伐:公社的愿景 |
革命的尾声:公社的覆灭 |
革命的回响:一个希望的开端 |
(2)进步主义与保守主义汇融之可能性——论威尔逊对柏克思想的受容(论文提纲范文)
一、威尔逊对柏克学说的研读 |
二、对美国革命的理解和对法国革命的反对 |
三、柏克的务实主义镜像 |
四、威尔逊对柏克学说并非照单全收 |
五、余论:今日重审柏克学说之意义 |
(3)西奥多·德莱塞与《嘉莉妹妹》的文学史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嘉莉妹妹》于表现内容上的开拓意义 |
二、《嘉莉妹妹》于表现手法上的新突破 |
(6)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谓西方视觉现代性 |
一、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阐释 |
二、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定位 |
第二节 西方视觉现代性的理论梳理 |
一、作为现代性哲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二、作为现代性社会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三、作为现代性审美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政体 |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笛卡尔的视觉中心主义 |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20世纪反视觉主义的视觉政体 |
一、反视觉中心主义的解构理论 |
二、新视觉本体论的理论重建 |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
第三节 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的视觉政体 |
一、视觉技术中的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 |
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人造视角与技术拜物教 |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与图像转向 |
第一节 米歇尔与视觉文化 |
一、视觉性与艺术性 |
二、视觉文化的霸权主义 |
三、视觉媒介的批判 |
第二节 米歇尔的图像转向 |
一、作为图像学1.0的转义修辞 |
二、作为图像学2.0的图像何求 |
三、作为图像学3.0的甜蜜形象科学 |
第三节 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 |
一、形象的价值 |
二、形象的政治 |
三、虚假的面孔 |
第三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技术装置 |
第一节 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装置 |
一、观察者技术的外在性研究 |
二、观察者知觉的内在性研究 |
三、反视觉: 走向晚期资本主义的观察者技术 |
第二节 散心的谱系——对克拉里视觉考古学的批判 |
一、散心概念与消遣娱乐 |
二、散心感受与早期电影技术 |
三、散心概念的价值差异 |
第四章 视觉现代性与景观社会 |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
一、景观社会与图像转向 |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化 |
三、景观社会与视觉性 |
第二节 总体都市主义与视觉民族志 |
一、德波与总体都市主义计划 |
二、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视觉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7)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原因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背景 |
2.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
2.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2.1.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
2.1.3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
2.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影响 |
2.2.2 哈罗德·拉斯基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
2.2.3 C.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理论的影响 |
2.2.4 塔尔科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 |
2.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
2.3.1 英国民主制的传统 |
2.3.2 英国经验主义传统 |
2.3.3 空想社会主义的传统 |
2.3.4 改良主义的传统 |
第3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生成演进 |
3.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初步阐发 |
3.1.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起点 |
3.1.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准备 |
3.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 |
3.2.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逐步展开 |
3.2.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雏形 |
3.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完善 |
3.3.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走向成熟 |
3.3.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系统表述 |
3.3.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不断丰富 |
第4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基本架构 |
4.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构建方法 |
4.1.1 阶级分析方法 |
4.1.2 结构功能范式 |
4.1.3 经验主义方法 |
4.1.4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 |
4.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核心思想 |
4.2.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
4.2.2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依然存在 |
4.2.3 资产阶级依然维护着统治的合法性 |
4.2.4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
4.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特点 |
4.3.1 立足于现实 |
4.3.2 富有批判精神 |
4.3.3 敏锐的政治责任感 |
第5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影响 |
5.1 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新左派评论》 |
5.1.1 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开始与《新左派评论》的创立 |
5.1.2 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新左派评论》的曲折发展 |
5.1.3 米利班德在“新左派”运动和《新左派评论》中的作用 |
5.2 米利班德与普兰查斯的论辩 |
5.2.1 第一次“米普论辩” |
5.2.2 第二次“米普论辩” |
5.2.3 第三次“米普论辩” |
5.2.4 围绕“米普论辩”的论辩 |
5.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历史效应 |
5.3.1 论辩各方对其国家理论加以补充完善 |
5.3.2 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探讨得以增强 |
5.3.3 多学科理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
第6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评价 |
6.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积极性 |
6.1.1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自主性观点的坚持 |
6.1.2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方法 |
6.1.3 在对多元主义国家理论的批判中揭示资本主义国家本质 |
6.1.4 坚持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唯一替代方案 |
6.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局限性 |
6.2.1 对阶级概念的误读 |
6.2.2 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否定 |
6.2.3 改良主义方案及实现途径的模糊 |
6.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启示 |
6.3.1 进一步加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
6.3.2 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6.3.3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拉尔夫·米利班德学术作品目录(1924—1994)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学消费问题的提出 |
1.1.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问题 |
1.1.3 “文学消费”的界定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学消费问题的研究历程 |
1.2.2 国内文学消费问题的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奠基于文学生产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1 奠基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1.1 文学生产的二重性:一般生产与特殊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
2.1.2 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互构 |
2.1.3 文学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的辩证统一 |
2.2 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造”批判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2.1 “艺术创造”观念对文学消费问题的遮蔽 |
2.2.2 “艺术创造”观念的批判与“艺术生产”理论的发展 |
2.2.3 “艺术创造”批判中间接呈现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3 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理论视域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2.3.1 “有限生产次场”中作为审美接受的文学消费 |
2.3.2 “大生产”场中作为商品消费的文学消费 |
2.3.3 统一于文学场域二重结构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第3章 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媒介建构及其历史转化 |
3.1 建构于文学媒介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
3.1.1 受到文学媒介形塑的文学审美接受 |
3.1.2 受文学媒介制约的文学商品消费 |
3.1.3 见于文学媒介的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的辩证统一 |
3.2 媒介变迁中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历史转化 |
3.2.1 印刷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辩证统一 |
3.2.2 电子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对立态势 |
3.2.3 数字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分化与融合 |
第4章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与文学消费 |
4.1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 |
4.1.1 大众文化的六种定义 |
4.1.2 生产社会化的大众文化 |
4.1.3 在社会化生产中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 |
4.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现象 |
4.2.1 大众文化启幕前的80 年代:二重性被建构的文学消费 |
4.2.2 大众文化全面展开的90 年代:二重性呈对立态势的文学消费 |
4.2.3 大众文化进入媒介融合阶段的新世纪:二重性对立、融合的文学消费 |
第5章 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二重性分化的文学消费对文学的影响 |
5.1 文学消费的形态分化与文学场域的结构变迁 |
5.1.1 数字化文学消费推动数字化亚文学繁荣发展 |
5.1.2 亚文学繁荣发展催生出数字化文学亚场域 |
5.1.3 文学场域成为印刷文学场域与数字化文学亚场域组成的复合结构 |
5.2 文学消费的泛媒介化趋势与数字化亚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 |
5.2.1 媒介融合使数字化亚文学产品形态呈现泛媒介化趋势 |
5.2.2 数字化亚文学消费泛媒介化发展推动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 |
5.3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与文学活动的功能变迁 |
5.3.1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二重性融合态势消弭了消费者与生产者间的时空距离 |
5.3.2 时空距离的消弭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得以进行直接的、双向的交流 |
5.3.3 直接的、双向的媒介交流复兴并发展了口头文学的交往功能 |
第6章 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文学消费中的文化趣味变迁 |
6.1 印刷文学场域:文学消费二重性对立态势中的大众感性趣味强化 |
6.1.1 在大众生产与媒介化特征中建构的大众文化感性趣味 |
6.1.2 文学商品消费性质强化趋势中大众感性趣味的强化 |
6.2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中大众日常趣味的趋同化 |
6.2.1 在数字化媒介融合进程中凸显的大众文化日常趣味 |
6.2.2 文学接受体验同质化趋势中大众文化日常趣味的趋同化 |
第7章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道德建构 |
7.1 文学道德 |
7.1.1 文学道德的定义 |
7.1.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道德取向问题 |
7.2 见于二重性分化的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道德取向:非理性与“媚俗” |
7.2.1 印刷文学场域:文学消费感性化趣味的大众文化道德非理性取向 |
7.2.2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文学消费日常趣味的大众文化道德“媚俗”取向 |
7.3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消费的道德建构:新理性与新感性 |
7.3.1 在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历史转化中建构文学消费的新理性 |
7.3.2 在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建构文学消费的新感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百年战争后期法国的炮兵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 |
1.选题目的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概况 |
2.国内研究概况 |
一、15 世纪初期西欧火炮革命概况 |
(一)15 世纪初期火炮技术的发展 |
(二)火炮革命对西欧军事领域的重要性 |
二、百年战争后期法国炮兵改革的背景、过程及成果 |
(一)法国炮兵改革的背景 |
(二)法国炮兵改革的内容 |
1.步兵部队编制 |
2.建立炮兵部队 |
(三)法国火炮部队的战绩 |
三、法国炮兵改革的影响 |
(一)对战争形式的影响 |
(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
(四)对政治结构与王权的影响 |
1.骑士制度的衰落 |
2.中央权力的加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休·R·特雷弗-罗珀的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动态 |
2.国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一章 罗珀的生活时代和学术生涯 |
第一节 二战后西方史学的演变与英国史学 |
第二节 罗珀的生活环境和求学之路 |
第三节 罗珀思想史的复苏 |
第二章 罗珀的17世纪英国社会研究 |
第一节 罗珀与“普遍危机”论争 |
第二节 总体史视域下的“普遍危机”研究 |
第三节 “普遍危机”下的西方史学变革 |
第三章 罗珀与英国乡绅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乡绅阶级的崛起 |
第二节 罗珀与“乡绅论战” |
第三节 “乡绅论战”的启示 |
第四章 罗珀史学思想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
第一节 批判史学的实践 |
第二节 研究范式的转换 |
第三节 罗珀史学思想的社会价值及局限性 |
结语 |
中英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世纪末的一场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将红旗同社会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 巴黎公社:“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J]. 刘羽丰. 国家人文历史, 2021(22)
- [2]进步主义与保守主义汇融之可能性——论威尔逊对柏克思想的受容[J]. 李海默. 深圳社会科学, 2021(05)
- [3]西奥多·德莱塞与《嘉莉妹妹》的文学史价值[J]. 陈桂花.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4]澳大利亚小说家的“理论”之争[J]. 王腊宝.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1(01)
- [5]芝加哥市公务员制度改革研究(1895-1920年)[D]. 朱晓晶. 辽宁大学, 2021
- [6]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7]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D]. 杨冬珍. 吉林大学, 2021(01)
- [8]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D]. 周璇. 辽宁大学, 2021
- [9]百年战争后期法国的炮兵改革[D]. 薛震.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休·R·特雷弗-罗珀的史学思想研究[D]. 许曼.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