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直肠癌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出院时问卷调查满意度100%。
结论:综合、全面的术后护理对降低手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的第二位[1],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根治的主要方法。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大,需行广泛的淋巴结清除,部分患者需要造瘘,术后并发症多,由于并发症的发生与否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护士要加强手术后常规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造成术后护理任务繁重,要求护士严格保证护理质量。为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我们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49~77岁,平均65岁;全部患者术前经结肠镜检查均确诊为直肠癌;肿瘤距离肛门内缘<7㎝者行Miles结肠造口术;以上患者糖尿病2例、高血压2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2例、慢阻肺1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关心安慰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在心理和躯体上受到双重折磨,对手术寄托的希望与内心的绝望心理并存,医护人员对患者应理解和同情,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向病人解释手术的疗程及必要性,解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另外要向家属交代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2]。直肠癌根治手术创伤大,病人术后排便需经肠造口,心理上存在自卑、过度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再加上术后强烈的腹痛等症状,患者会产生严重心理障碍,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给予心理安慰和鼓励,使患者逐渐面对现实,逐步教会造瘘口的自我护理方法,并详细说明自我照顾的注意事项。
2.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麻醉清醒前应嘱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外周舰氧饱和度,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明确合并心肺系统疾病者给予面罩吸氧,控制输液滴数,准确记录出入量,造口血运情况,伤口敷料及腹带是否适宜等。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减轻心肺负担,缓解腹部张力,促进伤口引流,待6小时患者神清、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休息,以利于引流[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引流管、术后造口护理 回病房后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引流管的长度要恰当,留有翻身余地,每24小时改换引流袋,并确且记录引流量、颜色、性质。术后一般需留置尿管约1周,平时关闭导尿管,每隔4-6小时或有尿意时开放尿管一次。造瘘口开放前,用凡士林油纱外敷结肠造口,外层敷料沾湿后应及时更换,防止感染,注意观察造瘘口血供以及肠段有无回缩、出血、坏死等情况。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造口袋。每次更换造口袋时,用中性皂液清洁造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防止皮炎、皮肤糜烂的发生,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
2.4并发症的护理 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密切观察下肢是否肿胀,并询问患者有无肿胀感,发现异常立即与医生沟通进行处置;为预防肠梗阻,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固定引流管并保持通畅,防止液体积聚腹腔继发感染,进而导致肠粘连;护士应注意给病人拍背,协助病人排痰,并鼓励病人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增加呼吸功能,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4];训练反射性排便,多食粗纤维食物,多饮水,防止大便干燥,如上述方法无效,则可以用缓泻剂及洗肠;留置导尿患者为防止排尿功能障碍引起尿潴留,嘱病人多饮水,持续导尿应定时开放,每2~4小时开放引流1次,每次开放引流时应尽量的让尿液引流完后再夹闭尿管,注意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5饮食护理:肠蠕动恢复后当天可饮温开水,如无不适,自第2天开始按全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顺序逐渐过渡,进食原则少量多餐。对术后大便较稀者,可增加粗纤维饮食,肛门周围涂氧化锌软膏,每次便后及时清洗,以减少肠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
3结果
3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出院时问卷调查满意度100%。
4讨论
直肠癌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所有大肠癌的60%,护士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能够密切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达到术后全部顺利康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以下方面仍需注意:护士应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病患的心理反应,充分认识到家属和亲友的理解和鼓励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并能协助完成造瘘口的护理[5]。对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每日用乙醇清洁皮肤2次,有时可以给患者擦爽身粉以保持皮肤干燥[6],杜绝褥疮的发生。人工肛门于一般手术后2-3日肠功能恢复后开放,开放时宜取左侧卧位,开放造口后,清洁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常用的清洗液有生理盐水、新洁尔灭、含碘消毒剂等,术后7日定时指检扩造瘘口,每周1~2次,戴手套的手指涂以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4-5㎝,在造口内停留3-5分钟,切勿动作粗暴及插入过深,防止肠穿孔[7]。
本组研究表明,完善、专业的术后护理对降低手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5.
[2]刘义民,程荣,胰十二指肠肿瘤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36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24.
[3]刘红林,直肠癌根治术43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6):74-75.2.1.
[4]高付兰,截瘫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2):148.
[5]闫莉,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今世医学,2010(12):106-107.
[6]张丽华,脊柱骨折伴截瘫病人的卧床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2):614.
[7]王平,刘瑶,Miles手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5,26(5):482-483.
论文作者:毕杰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直肠癌论文; 并发症论文; 病人论文; 皮肤论文; 手术后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