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趋势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1990年以来产业结构变动状况和主要特点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1996年的“软着陆”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国民经济始终 保持了持续发展的态势。1990~2003年期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显著提高,年度增长幅度的波动范围显著缩小。特别是1997~2003年的增长速度始终保 持在7~9%之间,2003年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期,GDP增长速度达到9.3%。我国经济结构 发生显著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27.1:41.6:31.3转变为2003年的14.6 :52.3:33.1,第二产业从2000年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50%,呈现相对稳定中缓慢 上升的趋势。在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中有以下特点:

1.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1990~2003年期间,农业(第一产业 )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适用科 技的推广,生产条件的改善,成为农业保持持续增长势头的主要推动力。农业结构调整 ,在种植和养殖业中,优质产品、高附加值和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显著增长也是重要因 素。

2.第二产业在GDP比重中稳中有升。工业快速发展成为GDP增长的主要动力。1990~200 3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由6858亿元增加到529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1% 。增长速度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3.9个百分点,是推动第二产业增长的主要 因素。在工业生产中,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与居民消费升级相关的产 业发展较快,如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工业、食品工业等。适应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基 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产业,由此带动我国设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的 快速发展。科技含量高、与信息化相关的产业,迅速普及到其他产业,由此带动相关产 业快速发展。

建筑业增长加快。1990~2003年期间,建筑业增加值由859.4亿元,增加到8167.9亿元 ,年均增长9.8%,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4.6%提高到2003年的7%。建筑业发展较快的 直接原因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1990~2003年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当年完成额由4517亿元增加到55117.9亿元,年均增长21%。主要由于我国工业化、城 市化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房地产和住宅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3.第三产业中交通、电信、旅游、教育以及新的居民服务业发展速度很快,成为推动 第三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1990年以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推广 ,第三产业在稳定增长的同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交通、电信、旅游、教 育、金融服务等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信业增加值占第三 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10.9%、7.1%,邮电业务总量由1990年的155.54亿元增加到200 3年的7282亿元,年均增长38%。旅游业已经成为重要产业,2003年国际旅游收入和国内 居民旅游的总消费达到5562亿元。

(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

1.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的影响。我国在财税、金融、收入分 配、社会保障、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市场机制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发挥基础性作用,调动了各方面发展 经济的活力。

2.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国内需求的扩大。我国投资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1991~200 3年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90年的4517亿元增长到55118亿元(当年价),增长了 11.2倍。实际利用外资由1990年的102.9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561.4亿美元。加上配 套资金,国债项目投资规模达30000亿元,对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加突出。最终消费总量由1990年的11365.2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670 51.4亿元,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4.6%。最终消费增长主要得益于居民收入增长,200 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72.2元。居民收 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均消费支出中,食品、衣 着类支出的比例下降,而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支出的比例上升。

4.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了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 强,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需求因素之一。外贸依存度提高到2003年的60%以上。外 商投资的增加,使我国工业纳入国际分工体系,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了我国竞 争优势,扩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引进资金的同时,还引进了技术、管理经验,转 变了经营观念,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合理竞争,提高了企业素质。

5.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 突出,1995年到2003年期间,我国R&D经费由348.7亿元增加到1520亿元,年均增长20.2 %,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其中企业投入的比重达60%,R&D经费支出占国内 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引进技术的数量不断增加,2002年我国技术引进合同6072项, 合同金额达173.89亿美元。通过研究开发和技术引进,我国在重大设备制造、电信等方 面的自主开发能力显著提高,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但是,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在牺牲环境、大量消耗资源、经济与社会发展不 太协调的情况下取得的。“高投入、高增长、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模式没有发生根 本性改变,并给今后的发展留下许多困难和问题。

二、对2010年和2020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趋势分析

1.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影响。到20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关键时 期。市场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规范,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有资产战略布局 的调整应初步完成;非国有经济得到更快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宏 观调控体系、调控机制更加有效,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形成。

我国各产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 际市场,也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经济 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各产业也将摆脱长期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状况,逐步提升国内 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制造摩擦、设置障 碍方面等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增加。从总体上看,我国全面开放局面出现逆转的可能性不 大,外部环境在大的方面将继续向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

2.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影响。单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能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十一五”乃至2020年期间,是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时期 ,主要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不断出现农业企业家带动农业 合作组织的建设,为农业产前、产后和信息化服务提供支撑,以参与城乡产业分工,促 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集成应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因此,第一产业的发 展将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波高速增长。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满足居 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以钢铁、化工、汽车、机械、有色金属 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将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要保证重化工业的持续发展,靠国内资源 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处理好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问题。为了突破资源环境对 经济发展的约束,2010年前必须改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相关科技的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改善环境,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综合利用资源, 减少污染排放。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石油达到57%,铁 矿石达到57%,铜达到70%,铝达到80%。如果在科学技术和资源利用效率上没有突破性 提高,矿产资源、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将更加突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资 源短缺的情况下,难以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工业仍将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以推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产业发展为主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既立足国内市场,适应国内需求升级,又发挥比较 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 进步。

4.投资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增长趋势分析。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建立 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以钢铁、化工、汽车、机械、电信等一批新高 增长产业的形成和继续吸纳国际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产业基础。同时,也存 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造成生产力布局不合理,企业效益低、竞争力弱,在结构 调整中面临着重组、破产的压力,也是金融风险的重要隐患。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给经 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投资始终是拉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十五”以来,按国内生 产总值计算的资本形成率始终保持在40%左右。“十一五”期间,资金供给将可以满足 投资需求的稳定增长。我国国内储蓄率将保持较高的水平,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和规范 ,使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将更加完善,国内投资增长有可靠的资金来源作保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以及贷款担保和保险机制的逐 步建立和完善,股权和债券融资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对拓宽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 资金来源、扩大投资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预计2010年我国投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的势头。

我国利用外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尤其在汽车、银行、保险、交通运输、旅游、商 业零售等领域将全面对外资开放,将吸引外资进入我国,是带动利用外资增长的重要原 因。中国所具有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在短期内依然存在,再加上我国政治社会稳定、 市场容量前景看好等因素,这些将增加外资企业对我国投资的信心,因此,“十一五” 期间利用外资将继续快速增长。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高投资率与低投资效率并存也是我国投资中的两大特征。投 资率提高在工业化进程中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我国投资率过高却是投融资体制改革 不到位、体制性无效投资周期性膨胀的结果。“十一五”时期,在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提高投资效率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投资率,促进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5.“十一五”时期消费需求加快增长面临良好机遇。1990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计算的最终消费率始终在60%左右,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80%左右,居民消费对经济 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预测到2010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财政收 入的增加,特别是消费方式、消费观念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使国内消费需求保持持续增 长的势头。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成为消费增长的最大动力、汽车、住房等高档消费品逐步进 入家庭,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由于汽车和住房具有价值量大、消费档次高,地区收入 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环境差异较大等特点,消费增长将呈现逐波推进的特征,估计以 汽车和住房为主导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持续稳定地增长10~15年,因而将贯穿整 个“十一五”时期。另外服务性消费、享受型消费将快速增长。特别是医疗保险、交通 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居住等服务性支出增长将大大快于商品性消费支出。

“十一五”时期是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时期,因为以就业为目标的服务业,对 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较低,通过放松管制、降低税费、规范服务标准和管理,社会化、 企业化的服务可以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特别是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等非国有经济将 会进入金融、电信、交通、教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将促进第三产业有大的发展。

6.我国对外贸易仍将较高速增长。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商在 我国投资兴办的企业不断增加,扩大出口的空间仍然很大。外贸总额增长的同时,也对 进出口产品结构提出新的要求。纺织、服装、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然会保持 增长的趋势,机械、电子、通信、大型设备的出口将会增加。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 外贸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将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出口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在8~11%左右,进口额年均增长速度在9~12%左右,形成进出口贸易大体平衡、小额贸易逆差或顺差的局面。出现一定的贸易逆差并不一定是坏事,从供给层面看,进口(如石油、铁矿石、钢材、机电设备等)对经济增长是有贡献的,特别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甚至比出口还大。今后逐步减少外贸顺差,降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实现进出口的大致平衡,则是我国贸易发展的主要政策,并可减少贸易摩擦。

7.人口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使国内消 费需求有可能长期保持增长的势头,拉动经济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庞大的人口量和不 断增加的新增人口,也带来了新增劳动力的大量增加。而这个时期,资本投入迅速增加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加快,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降低,因此可能 出现“高增长、低就业”的状况。就业压力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多层次态势,不仅 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发展,劳动密集产业也会得到发展。

预测我国总人口2010年为13.5亿人口结构,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2010年城 镇人口比重提高到44%,城镇人口将增加到5.94亿人。

8.科技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2003年我国R&D经费总支出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 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只有1%。预计今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资会逐年增加。2010年时,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可以再提高1个百分点,将会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 力。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的实施,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教育投入,特别是基 础教育的投入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调动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将带来劳动者素质的 提高,将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总体上看,上述因素既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面,也有制约或影响经济发展的一面,机 遇和挑战并存。关键在于我们在今后发展中如何把握积极因素和发展机遇。

三、对2010年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

1.预测方法。分析1990年至2003年期间影响我国经济结构变动和地区布局的变化趋势 ,我们考虑经济结构、增长速度的合理性,采用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对20 10~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进行定量预测。为了防止出现大 的偏差,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预测的结果进行修正。

(1)首先我们确定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对于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考虑到2020年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就要保证经济增长速度年均增长7.2%, 进一步考虑到在“十五”期间预计已经完成年均增长8%左右的速度,而且按照趋势外推 法可以预测在“十一五”期间将达到7.5%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因而确定2001~2010年 将实现7.8%的年均增长速度。从1980~2000年的历史经验看,我国经济一直处于40~50 年长周期中,而且前20年提前5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可以预计在2000年-2020年的20 年内也将提前1~2年实现翻两番,因而后10年的年均增长不会低于7.2%的速度。进一步 我们确定2021~20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由于到2020年的GDP基数越来越大,经济发展 的速度将会逐步放慢,到那时将会进入6~7%的区间内,如果我国国民经济没有大的外 来干涉和影响,这个期间仍在50年长周期的下降期内,但还能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对 此我们预计其年均增长速度在6.6%左右。

(2)在确定GDP年均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按照三次产业结构确定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和 增加值。分析研究1991~2000年,特别是最近3年的三次产业结构,对我们预测2020年 的三次产业结构提供依据。基本的结论是: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减小,但不同时期下降 的幅度大小不一样,在工业化前期下降较快,这是因为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在工业化中 期下降的幅度将比前期减少,而在后期由于所占比重已降至10%以下,所以其下降的幅 度更是进一步减少,从1980年到2000年第一产业比重从30.1%下降到16.4%,年均下降0.69个百分点,由此而来我们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11.5%,2020年将下降到8.5%左右,20 30年下降到6.8%。第一个10年年均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个10年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 ,第三个10年年均下降0.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重工业化时期,是先上升然后 逐步下降,但在工业化之初基本稳定在50%左右,在重工业发展加快时期保持在52~53% 之间,在重工业化后期将逐步回落到50%以下。在1980年至2000年其第二产业比重从48.5%上升到50.2%,而从2001~2003年其比重逐年上升,而且从现在到2020年是重工业化 的关键时期,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53.4%,到2020年达到53.2%,2030年达到48.6%。第 三产业的比重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基本保持不变,而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 是缓慢上升的,在其后期由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同时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有较快 的上升,预计2010年的比重达到35.1%,2020年的比重达到38.3%,2030年的比重达到44 .6%。

在确定三次产业在2010年、2020年、2030年三个时点所占GDP的比重后,由GDP的预测 总量,就可以计算这三个时点的增加值,进一步计算三个10年段(2001~2010年、2011 ~2020年、2021~20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对照过去10年(1991~2000年)以及近三年( 2001~2003年)的增长速度,分析判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2010年、2020 年、2030年三个时点的年均增长速度是否合理,如有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再分析前面确 定比重的合理与否,并做相应的调整,这样反复修正,直至使结构与速度达到基本可以 接受为止。

(3)在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先确定占比重较小的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而由 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计算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此而来计算工业增加值、建筑 业增加值在2010年、2020年、2030年三个时点的总量,如此依然计算三个10年段(2001 ~2010年、2011~2020年、2021~20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利用在三次产业的结构与 速度调整的方法,最后得到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在2010年、2020年、2030年的预 测值。

2.主要预测结果如下:(1)根据对各方面因素的分析和判断,对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做出 以下判断:到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 7.2%左右。这个时期经济发展可能会经历几个周期,增长速度会出现一定的起伏,因此 不同阶段的增长速度会有所变化,而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大,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出 现逐步放缓的趋势,到2020年期间,前期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比较快,后期的增长速度相 对有所减缓。预测2006年到2010年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GDP年 均增速为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将超过1700美元;2011~2020年期间年均增速 为7.2%;2021到2030年期间年均增速为6.6%。以2000年当年价作为可比价,2010年我国 的GDP达到189607亿元,2020年我国的GDP达到380017亿元,2030年我国的GDP达到72007 1亿元。

(2)2006年到2010年期间是我国经济结构变化较大的时期。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 DP)的比重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呈逐步增加,大约在2020年前后开始,逐步缓 慢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前期比较平稳,后期逐步上升,大约在2020年以后,可能超过工 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中,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所占比重,2010年分别为11.5%、53.4%、35.1%。

由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基础的不同,生态资源环境的差异较大。到2020年 经济结构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高于 东部地区,成为我国农产品的主要产区。工业将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建筑业各地区 都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经济基础好的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更快一些,进入经济比 较发达的产业结构状况。2006年到2010年期间,各地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普遍下降,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低于10%。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普遍上升;大部分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重从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5%左右逐步提 高到50%左右。

(3)第一产业增加值的预测。到2020年期间是我国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是国 民经济的基础,这个作用任何时期都不会改变。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发 展和社会稳定的艰巨任务。2010年到2020年期间也是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时期,也是对 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时期。2010年和2020年全国人口总数分别达到13.5亿人和14.3亿 人。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人均粮食消费量也会不断增长。按人均粮食消费量400 公斤和430公斤测算,我国食粮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4亿吨和6.15亿吨。按国内自给率为 95%测算,生产量需要分别达到5.13亿吨和5.84亿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 对肉、蛋、奶、鱼的消费量会大幅度增长,为农产品的增长创造了非常广阔的需求空间 。

到2020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会进一步增强;随着 大量农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也 将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预测到2020年 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将保持增长的趋势。2001年到2010年期间年均增长4.07%,2011 年到2020年期间年均增长4.01%,而2021年到2030年期间增长速度将加快,年均增长4.2 5%。2010年、2020年和2030年增加值分别达到21805亿元、32302亿元和48965亿元,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1.5%、8.5%和6.8%。

(4)第二产业增加值的预测。2010年到2020年期间,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进一步 加快的时期。第二产业是这个时期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产业。预测第二产业增长速度 在“十一五”期间将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2001年到2010年期间可达到 8.46%,在2011年到2020年期间可达到7.16%,2021年到2030年期间可达到6.02%。第二 产业增加值在2010年、2020年分别达到101250亿元、202169亿元。但是,由于经济发展 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缓慢下降,预 计2010年、2020年分别达到53.4%、53.2%。

(5)工业增加值预测。2006年到2010年期间是工业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也是工业规模扩 大、水平提高的时期。前期的工业增加值的速度可能较快,后期的增长速度可能会逐步 趋缓。到2020年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工业仍然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我国工业仍具高速增长的潜力。预计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 长速度,2001年到2010年为8.74%,2011至2020年期间为7.31%,到2010年、2020年分别 达到90253亿元、182788亿元。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缓慢下降,在第 二产业中的比重保持稳定。预计2010年和2020年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分别为47.6%和48.1%,占同期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89.1%和90.4%。

从中国整个劳动力市场看,劳动力仍是供大于求,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 大。因此,至少在2020年以前,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

(6)建筑业增加值增长情况的预测。2006年到2010年期间,建筑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 发展阶段,2011年至2020年期间,建筑业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由于:一是中国 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增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科技水平的提高 ,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带来投资需求的增长, 将推动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二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与 此相适应,工业交通等重要设施的建设、重大装备的安装、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都将进入 一个高峰期,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形成巨大的建筑市场需求。三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相关的教育、卫生、文化、公共安全等公共福利和公 用事业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住宅建设、环境治理工程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些发展 都将持续扩大全社会对建筑业的需求。

2020年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在投资的推动下,建筑业增 加值、总产值都会保持增长的趋势,建筑业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预计2001 年到2010年、2011年到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4%和5.8%。2010年和 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分别为10997亿元、1938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5.8%和5.1%。

(7)第三产业增长情况预测。从2006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第三业将经历一个由缓慢增 长到快速增长,再到平稳增长的过程,在传统服务业继续发展的同时,现代服务业的发 展速度将逐步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下降,现代服务业的比 重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结构调整中持续发展。我国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面临巨大的就 业压力,而第三产业在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通过职业培训、中介信息服务,为劳动力 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国际上看,进入21世纪后,服务业在世界经济 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扩大。从我国工业化采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式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必将推动第三产 业中的通信、信息、计算机网络服务、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也对金融保险业、物流 业、商务服务、科研服务以及教育、科技、文化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提出更多、更高的要 求,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表 全国2001~2030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亿元,%)

2000 2001 20022003 201020202030

全国增加值 89468 97315

105172 117252189607 380017 720071

增速7.5

8.3 9.1 7.8

7.2 6.6

一产增加值 14628 1541216117

1709221805

32302

48965

增速2.4

2.8 2.9 2.54.07 4.014.25

比重

16.4 15.8 15.4 14.611.5 8.5 6.8

二产增加值 44935 4875052980

61274101250 202169 349954

增速9.4

8.4 9.8 12.68.46 7.165.64

比重

50.2 50.1 51.1 52.353.4 53.248.6

工业增加值 39047.3 42374.6 46535.7 5309390253

182788 316831

增速9.8

8.7 10 12.68.74 7.315.65

占GDP

43.6 43.5 44.4 45.347.6 48.144.0

占二产 86.9 86.9 87.8 86.689.1 90.490.5

建筑业

增加值 5887.7

6375.47005 818110997

19381

33123

增速 5.7 6.8 8.8 11.9 6.4 5.8 5.5

占GDP6.6 6.6

6.7 7

5.8 5.1 4.6

占二产

13.1 13.2 13.3 13.410.9 9.6 9.5

三产增加值 29905 331533607538886

66552

145547 321151

增速8.1

8.4 8.7 6.68.33 8.148.24

比重

33.4 34.1 33.5 33.135.1 38.344.6

人口12.6743 12.7627 12.8453 12.9227 13.50

14.30

15.00

增速0.610.580.48

城镇人口 4.59064.8064

5.0212

5.2376

5.947.448.85

增速2.632.281.75

预测2006~2020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会略高于同时期GDP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会缓慢提高。预计2006年到2010年、2011年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速度分别为8.33%和8.14%左右,2010年和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33%和8.14%左 右,2010年和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6552亿元、145547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 为35.1%和38.3%。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在“十一五”年均增长速度预计可能 达到9%。从2010到2020年,仍会以年均8%的增速增长。其他服务行业增加值,特别是现 代服务增加值在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预计2010年我国其他行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 增加值中的比重将达到78.4%,2020年将达到80.3%。

(8)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3.5亿人,2020年将达到14.3亿人。在我国人口政策的 指导下,人口基数、育龄妇女的数量比预计的少。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 年年龄段在20~24岁以下的女性所占全部女性的比重明显要低于年龄在25~49岁之间的 育龄妇女,因此可以预见我国未来的出生人数将要小于现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 年龄在10~14岁之间的女性占很大比重,达9.38%,这预示着育龄妇女的增加在生育政 策不变的情况下2010-2020年我国的出生人数将略有回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 总和生育率2010年达到2.0,而后逐渐小幅度递减,到2020年总和生育率为1.94。据此 预计,2010年和2020年全国人口总数分别为13.5亿人和14.3亿人。未来20年中,新增人 口的数量逐渐减少,2006~2010年年均增加800万人;2011~2020年年均增加700万人。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2010年城镇人口 将达到5.94亿人,城镇化率为44%。

标签:;  ;  ;  ;  ;  ;  ;  ;  ;  ;  ;  ;  ;  ;  

“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_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