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生素对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论文_晋静, 李云英

邢台隆尧县医院 05535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四组,青霉素组、头孢霉素组、头孢他啶组以及联合用药组,比较四组患儿治疗一周后的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分析和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治疗1周后,各组之间临床治疗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治疗后肠道微生态菌群与健康儿童相比,肠球菌、肠杆菌以及消化链球菌数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杆菌的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青霉素、头孢霉素、头孢他啶以及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在临床疗效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临床上切记勿滥用抗生素,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会严重破坏患儿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平衡。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头孢霉素;青霉素;头孢他啶;肠道微生态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200万儿童死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以后者多见。感染性肺炎由细菌、病毒或原虫引起,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新生儿肺炎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临床上治疗新生儿的常用药物为抗生素类药物,然而当前临床上常出现随意联合用药、随意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凭经验给药等现象,这些都可能造成新生儿隐性不良反应的出现,如抗生素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而这些隐性不良反应常常遭到医师的忽略,危害新生儿的健康[1-3]。

人肠道中肠道菌分为原籍菌群和外籍菌群,原籍菌群多为肠道正常菌群,除细菌外,人体还存在正常病毒群、正常真菌群、正常螺旋体群等,各有其生理作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寄主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共同维持宿主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肠道宿主菌群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为肠道微生态。健康的肠道微生态对新生儿人体内维生素合成、促进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以及免疫防御功能都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肠道微生态平衡对还能促进新生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参与机体代谢等作用[4,5]。因此肠道微生态平衡对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微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临床上研究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时如何发挥最佳疗效以及避免其对新生儿的毒副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四组,青霉素组、头孢霉素组、头孢他啶组以及联合用药组。青霉素组:男16例,女14例,患儿日龄0~15d,平均(8.5±1.2)d,其中日龄<8d患儿13例,日龄8~15d患儿17例;头孢霉素组:男15例,女15例,患儿日龄0~15d,平均(8.8±1.6)d,其中日龄<8d患儿14例,日龄8~15d患儿16例;头孢他啶组:男16例,女14例,患儿日龄0~15d,平均(8.3±1.6)d,其中日龄<8d患儿13例,日龄8~15d患儿17例。联合用药组:男17例,女13例,患儿日龄0~15d,平均(8.5±1.5)d,其中日龄<8d患儿14例,日龄8~15d患儿16例。另选取40例日龄为0~8d未使用过抗生素的新生儿作为抗生素对新生儿肠微生态影响研究的对照组。各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青霉素组患儿采用青霉素进行治疗,2.5万U/kg,每12小时给药1次;头孢霉素组患儿采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100 mg/(kg·d),等分为3次,每次给药间隔8 h。头孢他啶组给予静脉注射头孢他啶,100 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联合用药组采用青霉素和头孢他啶进行治疗,抗生素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 周。抗生素对肠道微环境的影响:采用光冈法对样本粪便中肠杆菌科、类杆菌属、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属以及乳酸杆菌属数量进行检测,以数量的对数值进行表示。

1.3 疗效判定 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呼吸困难等),患儿听诊肺部啰音完全消失,体温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好转: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例如呼吸困难等,听诊时肺部啰音减轻,且患儿体温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均未见有好转,甚至加重,听诊时患儿肺部啰音未见好转,甚至加重。临床治疗的治愈率=痊愈患者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 青霉素组患儿的治愈率为80.0%,头孢霉素组患儿的治愈率为73.3%,头孢他啶组患儿的治愈率为76.7%,联合用药组患儿的治愈率为83.3%;四组患儿的治愈率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四组患儿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青霉素是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一线药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在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具有高效、低毒以及价廉的优点,随着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强以及高效广谱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临床上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范围不断扩大[6,7]。头孢菌素亦属于细菌繁殖期杀菌抗生素,毒性低,能安全用于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及老年人。新生儿肺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新生儿肺炎长发生于宫内、分娩以及出生后,以出生后新生儿感染肺炎最为多见,由于引起肺炎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在治疗新生儿肺炎选用的抗生素种类以及使用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新生儿表达能力差,对人依赖性高,使得在使用抗生素时形成毒副作用尤其是对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难以及时发现和制止[8,9]。

临床上,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应及早采取治疗,最佳治疗方式为静脉注射抗生素。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前,应给患者做皮试,以免发生过敏反应。通常情况下,患儿病原体检测阳性发生率较低,且检测病原体和抗生素皮肤试验需要一段时间,会耽误病情治疗,因此临床上一般会根据医生治疗经验选用合适与患儿病情的抗生素。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范围内推荐针对新生儿肺炎治疗的一线抗生素类药物包括羟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四类。这其中青霉素使用历史最长,目前仍是临床上使用最广的抗生素,而复方新诺明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效果不佳。

社区感染肺炎的患儿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对于此类感染一般在进行抗生素治疗6~10 d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医院感染肺炎的患儿,致病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对于此类感染,一般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以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医院感染的革兰阴性致病菌一般都会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一定的耐药性,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检测显示,该类致病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具有较好明显的耐药性,而对于美罗培南敏、阿米卡星以及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10]。阿米卡星对新生儿听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左氧氟沙星会造成新生儿软骨发育障碍,所以临床上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应谨慎用药。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临床上不断出现单一或多重耐药致病菌,其耐药性发展速度将新抗生素研发进度远远抛离身后[11]。医务工作者需要作出认真考虑临床上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常见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目前,青霉素仍是临床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首选抗生素。但随着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强以及高效广谱抗生素的不断应用于临床,使得青霉素逐渐趋向于联合用药为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范围不断增加,医院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应用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类抗生素可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小萍, 梁春华, 陈廷欢, 等. 新生儿肺炎疗效及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 [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21): 15-17.

[2]江建华. 抗生素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疗, 2012, 31(26): 108-109.

[3]Maxwell PR, Rink E, Kumar D, et al. Antibiotics increase functional abdominal symptoms [J]. Am J Gastroenterol, 2002, 97(1):104-108.

[4]Brandl K, Plitas G, Mihu CN, et al.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exploit antibiotic-induced innate immune deficits [J]. Nature, 2008, 455(7214): 804-807.

[5]吕奎林, 王丽雁.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学检测及细菌药敏分析 [J]. 重庆医学, 2012, 41 (1) :33-35.

[6]王红梅, 蒋元琴, 黄宝兴, 等. 2010-2013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4, 13(7):411-414.

[7]谢晓曼, 张传龙, 李洁, 等.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应用价值[J]. 临床肺科杂志, 2014, 19(5):818-820.

[8]吴立成. 小剂量维生素A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4, 9(34):55-55.

[9]Manish KG, Pardeep K, Jugal K. Understanding survival analysis:Kaplan-Meier estimate [J]. 2010,1(4): 247-278.

[10]马丽琼, 陈德昌, 刘绍泽, 等. 广谱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选择作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 19(8): 456-459.

[11]黄永坤. 胃肠道菌群与临床检测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 37(11): 16-19.

论文作者:晋静, 李云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9

标签:;  ;  ;  ;  ;  ;  ;  ;  

不同抗生素对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的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论文_晋静, 李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