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问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论文_孙丹

在追问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论文_孙丹

孙丹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小学 311201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被激活了,他们阅读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升。追问是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思维的有效手段,通过精设追问问题、精选追问方式、把握追问时机的策略能够有效地推进学生英语阅读的思维深度、拓展他们英语阅读思维的广度、提升他们英语阅读思维的高度。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思维 追问

就当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来看,其核心教学目标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问”,由此可见,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问所涉及的类型非常丰富,追问是其中一种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的方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追问既有助于燃起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唤醒他们的深入思考,提升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保障高效的阅读教学质量。

一、精设追问问题,推进思维深度

1.设计层次性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认知水平有限,针对英语阅读,其思维大都停留在浅显的表层,也就是remember(记忆)与understand(理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学情,为学生设计能够引发他们深入思考的追问,同时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攀登”,以促进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水平的提升。

以PEP英语教材为例,在五下“Recycle1”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Sarah父亲的日常作息,并展开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同时明确其职业为医生,经常会值晚班,所以他的作息时间和普通人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教学实践中,一位教师选择了层层深入的追问方式,以保障学生思维的深度。

T:When does your father go to bed?S:About 9:00.此时教师追问:At 9:00 in the evening?S: No,A t 9:00 in the morning.教师继续追问:Why? Can you tell us? S:Because he often works at night.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呈现出持续追问的形式,具有非常典型的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化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教师所设计的深度追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a.m.和p.m.两者间的区别,另一方面也能够根基学生的实际回答,关注到他们是否注意到父亲晚上工作这一细节。表面上看,课堂上的追问可能是不经意的,但实际上都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的。通过这种形式的追问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够显著促进其阅读思维能力的提升。

2.设计梯度化问题。追问的设计需要紧扣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其中既可以是以性知识点为对象,也可以以情感或插图等内容的对象,这些问题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呈现出连续性以及逻辑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设计具有梯度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以此为引导,使学生层层深入,透彻理解文本内容。

同样以PEP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在教学三上Unit 2 Part B“Let’s talk”时,一位教师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文本中所介绍的主要人物,分别展示Mum、Mike和Wu Yi fan,教师根据人物画像向学生进行了提问:“Who is she?”生答:“Mike’s mum.”此时教师可以继续追问:“How do you know that?Can you tell me why?”基于教师的层层追问,学生可以借助简单的语言描述他们的具体观察过程:Mike’s eyes is blue. Hers eyes is blue, too.Mike’s hair is brown.Hers hair is brown.教师所设计的追问有效地聚焦了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基于对插图的认真细致观察,完善个人表达,并准确回答教师的提问,这对于提升语言思维能力而言,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有效的追问必须要能够紧扣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在热身环节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正面评价,能够基于目标展开合理有效的追问,这样才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对话的延续,才能够紧扣教学重点,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从而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精选追问方式,拓宽思维广度

1.运用发散式追问。发散追问实际上和“头脑风暴”非常相似,很多教师都会基于“Any other ideas?Anything else?”等问题,带领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讨论和探究。发散思维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新的设想以及新的观念,有助于促进求异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五下Unit 6 “Work Quietly”时,首先向学生选展示了一个标志“No eating”,之后向学生提问:Where do you often see the sign?

学生1在认真观察图片之后回答:We often see it in the library.此时教师追问:Anywhere else?S2:On the bus.S3:On the subway.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果缺少合理的追问,很有可能将学生的思维禁锢于图片中,只能得到单一的答案。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发散式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更深层面的思考和探究,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和生活进行链接,能够鼓励他们基于自身经验表达个人见解,这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2.运用因果式追问。因果式追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追问方式,能够充分地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思维的逻辑性。教学实践中,可以以“Why not”或“Why”进行设疑。在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选择“How do you know that?以及Why do you think so?等形式的追问方式,这样才有助于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的广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五下Unit 5 “Whose dog is it?”中“Let’s talk”这一板块时,将学生的目光聚焦于教材中所辅助的插图。教师向学生提问:Whose mountain is it?(很多学生都基于猜测的方式回答了这一个问题)

S:It’s Zoom’s. 教师追问:Can you tell me the reason?就此学生们纷纷展开思考,基于文本自主交流寻求问题的答案。最后大家终于在story time中发现了问题的答案:Because Zoom will go to Huangshan Mountain.

在逻辑思维中会涉及推理与判断,上述教学判断中,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自主推测出答案是非常简单的过程,但是找到相应的理由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选择使用因果式的追问方式,使学生可以基于所学习的新知自主完成对语言的组织,既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3.运用逆向式追问。逆向式的追问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质疑,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特点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游戏,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高效的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展开高品质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六下Recycle 2 Part 6 Let’s Read时,教师可以基于背景知识,设计相关的提问:Is there having a party?Do you know the name?很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生都能够自主说出不同的名称,此时教师可以继续追问:Why are they having a party?这样学生在回答时就需要结合固定的句式Because...展开猜测。通过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充分感受到举办晚会的重要意义。

三、把握追问时机,提升思维高度

基于合理的追问方式以及清晰明确的追问内容,可以保障追问的质量,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追问的时机,教师应当选择在恰当的时机展开有效的追问,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这也是需要教师准确把握的度。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把握准确的追问时机,使其成为保障阅读思维效度的关键所在。

1.在思维肤浅处追问。对于发散性思维而言,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形成有效的鼓励,使他们可以面对相同的问题得出不同的答案,并以此拓展学生的思考范围。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深度把握教材并且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细节,并由此为落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既有助于促进其发展思维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课堂教学过程生发异彩。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六上Unit 6 “Robin and the Ant”时,首先组织学生通读文本内容,之后让学生借助自己的语言表达蚂蚁的心情,并展开追问:“Will you step on the ants? Can you tell me the reason?”S1:Yes, I will. The ant is too tiny, I think he can’t help me。S2: No, I won’t. Because the ants is cute.S3:No, I won’t.Although the ant is very small, I think it is also useful and can help people.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所设计的追问实际上是一个假设,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并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自主结合生活经验对此进行判断,并提出自己的理由。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要认真倾听,既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同时也应当通过交流,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充分表达丰富的内心感受。

2.在思维矛盾处追问。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基于合理有效的提问,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与普通的讲解相比较而言,必然能够收获更为显著的教学实效。教师也可以根据之前所学习过的知识或者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来设计提问,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启发,能够将旧知和当前所学习的教材内容关联起来,确保新知与旧知之间的互相作用,促进新知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My favourite season”时,其中let’s learn这一板块中涉及了四季的英文名称season,spring, summer,fall,winter以及和询问季节相关的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对话,比如询问天气、颜色或者衣物等等,并设计了提问:Today I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you. And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e? 这样的对话形式,必然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继续追问So let’s “say you and say me”。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借助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上述提问:What’s my favourite colour/cloth/food/weather/season? 不展开师生对话,学生分别猜测教师所喜爱的东西。当学生猜出答案之后,教师便可顺势引入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并带领学生了解四季的英文名称。这种层层深入的追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并形成系统,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和体验热情,使他们可以自主完成新知的架构。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展开了层层深入的追问,既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系统知识,同时也可以全面激活学生的学习和表达的欲望,使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并完善知识体系的架构。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有效的追问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阅读品质。作为教师,必须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并设计合理的追问,基于恰当的方式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并紧扣追问时机促进思维层次的提升,使其真正有助于发展学科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花元玥 通过设计提问和追问发展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广场,2017,(06)。

[2]俞伟伟 从名师案例出发分析英语课堂教学的追问艺术[J].小学教学参考,2014,(07)。

[3]季莹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追问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03)。

[4]王彩霞 掌握追问的技巧,创设小学英语有效课堂[J].内蒙古教育,2015,(01)。

论文作者:孙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在追问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论文_孙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