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抗逆力影响因素研究
□邹碧海 陈思同 刘 芳 冉晓宇
【内容摘要】 面对灾害,各地区所持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物理等功能给予了社区不同的抗逆性,不同社区抗逆力的差距表现在各社区防灾、抗灾、减灾系统的不同,为确定在灾害过程中社区维护自身功能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社区抗逆力的特征,对其中四个关键指标,物理暴露、社区资本、社区文化、人口结构进行分解,从而构建社区抗逆力评估模型。模型以时间维与重要维两个维度显示各关键影响因素的功能,并分析社区现有抗逆能力,对提升社区抗逆力给予建议措施,并期以最终实现社区本质安全,提高社区风险控制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社区抗逆力;自然灾害;应急资源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笼罩在极端气候的阴影之下,我国受其影响频发各种灾难: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集中发生,南方多省频繁受风雹灾害,地震、暴雨洪涝、强对流天气、干旱等灾害也影响着多省市地区[1]。尽管全国受突发灾害事件影响受到巨大的冲击,但各地区面对灾害所表现出的抗灾重建能力存在着差异。究其原因,在非常规突发事件的自然属性之外,各地区面对灾害所持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物理等因素给予了社区不同的抗逆性,而在人类群居社区之中,自然灾害的破坏力被放大,不同社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也被放大,而这种差异也正反映了各社区防灾、抗灾、减灾系统的不同。此类问题的显现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国际上的关注,“resilience”一词也逐渐受到重视,其理论核心就是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城市可以通过自身抗逆能力,适应承受和快速决策响应,减少损失[1]。
国内外关于社区抗逆力的研究较少,国内则刚刚起步。Tobin基于美国一个州的受灾情景,通过对比案例之后发现,人口结构、男女差异、教育水平、收入结构、社会资本和政治背景等因素,影响着社区对灾难的抵御[2]。Mileti认为只有提升社区的抗逆力才能有效地抵御灾难,才有可能将灾难造成的损失最小化[3]。同雪莉对长期病患家庭抗逆力进行研究,在个体抗逆力基础上引入家庭抗逆力的概念[4];方朕将抗逆力概念运用至医疗机构,旨在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具体社区进行风险控制[5];朱华桂通过建立社区抗逆力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增强社区抗逆力的因素,认为社区资源、社区环境以及社区人员是影响社区抗逆力的重要因素[6]。以上研究对“抗逆力”的概念尚未统一,且没有建立一个评估模型,国内应用方向主要集中在对个体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没有从一个从整体角度综合进行分析。本文基于以上思考,意在研究如何赋予社区抗逆力属性,并构建一个社区抗逆力评估模型,以期分析抗逆力在灾难中所发挥的作用。
阿巴在海边捡到了一枚贝壳。他把贝壳放到了自己房间,就急急忙忙背着书包上学去了。突然,有个女孩挡在了他面前。
二、社区抗逆力评估模型
(一)社区抗逆力概念。针对研究领域、切入角度的不同,国内不同学者对“resilience”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蔡建明等将其译为“弹性”[7];郭永锐等将其译为“恢复力”[8];张益章将其译为“韧性”[9]。本文引用朱华桂在文章中所译“抗逆力”作为翻译进行叙述,并试图对“社区抗逆力”进行定义:社区是社会的组成因子,作为个体、政府、社会的纽带存在,是面对灾难的第一层壁垒。既然个体存在困境抗逆力特性,那么本文认为,社区作为多个个体组成的共同体,仍然具备着面对灾害维持自身功能的能力,即社区抗逆力。
(二)社区抗逆力影响因素分析。从结果来说,提高社区抗逆力以减少灾害的影响,并通过恢复社会功能来迅速恢复社会经济活力,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目标,建设具有抗逆力属性的社区,需要重视风险态势、强化城市功能、注重环境优化、坚持安全发展[11]。然而,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尽管这种构想体系相对容易,但全面计划的实际实施要难得多。事实上,社区抗逆力所涵盖的社区抵御能力、复原力和灾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涉及许多社会、经济、政治和物理因素。
(四)社区抗逆力评估模型。基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建立社区抗逆力评估二维模型,如图3所示,以时间、重要程度两个维度,描述灾害应急系统中社区抗逆力各因素的协作推进关系。
(三)关键影响因素。基于图1,将社区抗逆力影响因素大致归结为人口、年龄分布、性别组成、教育、社区社会地位、空间格局、物理环境、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生理因素、网络、科技这几个方面。由于个体生理因素在群体中的差异被弱化,灾害面前个体的差异已经无法改变社区抗逆,因此在社区抗逆力的指标体系设计中不再考虑生理因素的影响。此外,可以把人口、年龄分布、性别组成等归纳为人口结构的影响;把科技成长因素划分至经济因素中归纳为社区资本;把历史因素、教育、网络与社区社会地位归纳为社区文化;把物理环境、空间格局归纳为受物理及暴露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如此,社区抗逆的关键指标即为人口结构、社区资本、社区文化、物理暴露,由此四项向下扩展,可以预计得到一个更完备的社区抗逆力概念模型。其中,物理暴露为抗逆力基础性指标,社区资本、社区文化、人口结构为抗逆力增幅性指标。社区抗逆力指标系如图2所示。
种苗移栽前10~20天对种植地挖穴,行距2.5~3米、株距1.5~2米,穴径40~50厘米、穴深30~40厘米,打穴时表土、心土分开。每穴分层施入腐熟农家肥5公斤+45%复合肥0.25公斤。回填时先表土,后心土,并使土肥混合。
图 1抗逆社区影响因素
图 2社区抗逆力指标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开来说,是由一系列具体道路共同构成的道路体系。从目前党的文献来看,涉及的具体道路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等等。这些具体道路,进一步丰富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1.物理暴露(R1)。物理暴露主要包含物理层面的基础抵抗力和社区暴露在灾害面前的可能性。物理层面的庇护是灾害来临的第一道防线;社区暴露度可扩展为社区所处地的经纬度、地质、气候,高频灾害抵御措施为二级指标。
教会法对于直接代理制度的发展与普及做出了最关键的贡献。有人已经指出,[11]整个教会法都是以它为基石而建立起来的,这一套规则以教皇作为耶稣基督在俗世的代言人为起点。教会法学家穆杰罗(Dino del Mugello)在收录于《教会法大全》中的《规则集》里对教宗卜尼法斯八世教令集第六卷(13世纪末)提出的一般而明确的阐述,就是这般解释的。尽管它们的存在可以溯至许久以前,在《格拉提安教令集》中便已经看到了它——宣称每一名献身于慈悲事业的教士,均有义务指定一名代理人,使后者在其他一切事务上代理他自己。[注]相关情况可见:c. 3, C. 5, qu. 3。
4.人口结构(R4)。人口结构以人口基数、社区行动力、流动性为二级指标。
3.社区资本(R3)。资本来源于经济水平与知识水平,资本带来教育、硬件、资源、科技、生理心理健康,在经济水平下引申产业结构、交易活跃度、保险、社区生产力为二级指标,以此来评判社区经济水平。
2.社区文化(R2)。文化代表着一个群体对待事物的态度,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应对灾害是衡量社区文化抗逆力的主要核心,以教育、信息交流模式、社区社会地位为二级指标。
抗逆力影响因素共同指向的,是一个拥有社区抗逆力属性的社区,这样的社区具有某些特征,诸如:较低的灾害暴露风险;较低的社区成员脆弱性;较成熟的灾害救援模式;社区抗逆行动不断推进;政府及责任机关给予支撑;在社会各个层面组建合作联盟;社区间稳固的信息交流;合适的社区规模。每一项特征都涵盖着一系列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通过这些目标特征,逐级向下发散,可以找到最终的影响因素。
图 3社区抗逆力评估模型
四个一级指标在灾害触发前、灾害触发时、灾害传播至社区、灾害离开社区四个时间分段中,各自相继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图3中各元素所在位置代表着其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所起到的作用的不可替代程度,通过时间维展示社区抗逆与灾害在时间上的平行关系,通过重要程度维度展示灾害中社区抗逆中各指标发挥作用的不可替代程度。例如图3中标红的元素R3,其横坐标处于“灾害传播过程”中,其纵坐标位于相较中上的位置,即意味着社区资本在灾害传播过程中对社区抗逆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以此类推,该二维模型能较为直观地表现社区抗逆系统的运作情况,并反映关键抗逆因素的不可替代性。
该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即二维模型中各元素可能会在重要维或时间维上平行移动,甚至突变,使其满足相应实际情况。但重要程度越高,不可替代性越高,平移、突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通过研究社区抗逆力评估模型,可以充分地考量社区抗逆力的形成模式,最终在面临灾害时实现社区功能的维持。
然而在现实当中,社区的抗逆力是复杂的、动态的组成,其会随时间空间相继改变,因此要定性定量地分析抗逆力,动态评估必不可少。为了进一步研究社区抗逆力模型,科学可靠的评估系统就显得很必要。一是必须选择合适的分级标准。二是要把静态评估及动态评估相结合。三是选择正确的评估方法,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都是研究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较为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法。其中,在常用的方法之外,情景分析法成为风险研究的一项新手段,其在假定灾害事件的多个关键影响因素有可能发生的前提下,构建出未来的灾害情景[10]。社区程度的抗逆力研究,通过风险模拟,可以研究不同情景下社区抗逆的能力,情景的模拟可以为抗逆力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得出有价值的结果。
三、结语
本文在总结前人所提出的社区抗逆力的概念之后,分析影响社区抗逆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分级讨论的基础上,构建社区抗逆力评估二维模型,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定性定量评估社区抗逆力属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基奠作用,在本文研究之上,需要进一步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得出系统的抗逆力评估体系,运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将其适用到社区中,并期望最终应用在应急管理中,让应急资源能根据其抗逆力属性进行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FAN Weicheng(范维澄).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Building A Smart and Resilient City[N].China Information Weekly(中国信息化周报),2015-11-23(7)
[2]HE Jia(何佳),SU Jun(苏筠).progress of extreme climatic events and major disaster events evolution study[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灾害学),2018,33(4):223~228
[3]Graham A.Tobin.Sustainability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the holy grail of hazards planning?[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B:Environmental Hazar-ds,1999,1(1)
[4]Dennis S.Mileti,Julie L.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AZARDS MITIG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DISASTERS BY DESIGN RE-VISITED[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5,10(3)
[5]TONG Xueli(同雪莉).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sistance to adaptation in family with chronically i-llness--a qual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family life p-ractice[J].Social Science Research(社会科学研究),2018,5:108~115
[6]FANG Lian(方朕),LIU Xia(刘霞).Study on the res-ilience indexe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when facing an emergency[J].Hainan Medical Journal(海南医学),2017,28(24):4103~4106
[7]ZHU Huagui(朱华桂).A study o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index system of community resilience[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50(5):68~74,159
[8]CAI Jianming(蔡建明),GUO Hua(郭华),WANG Deg-en(汪德根).Foreign community city research review[J].Progress in Grography(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245~1255
[9]GUO Yongrui(郭永锐),ZHANG Jie(张捷),ZHANG Yuling(张玉玲).A study on the resilience of tourism communities:origin,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J].Tourism Tribune(旅游学刊),2015,30(5):85~96
[10]Siambabala Bernard Manyena,ZHANG Yizhang(张益章),LIU Hailong(刘海龙).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Revisited[J].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国际城市规划),2015,30(2):13~21
[11]HUANG Hong(黄弘),LI Ruiqi(李瑞奇),FAN Weicheng(范维澄),et al.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resilient city and enlightenments for safe deve-lopment of Xiongan New Area[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onology(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7):5~11
【作者单位】 邹碧海,陈思同,刘芳,冉晓宇;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