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重视动植物检疫(论文文献综述)
吴凌梓[1](2021)在《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物流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加上全球气候恶化等不利因素,世界各地新发和变异病原频繁出现,非洲猪瘟、沙漠蝗和新冠肺炎等疫情非常严重,外来物种入侵、物种资源流失、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受破坏等生物安全事件持续不断,造成了巨大危害;此外,转基因农产品、食品和生物恐怖袭击等潜在生物安全问题,让人类和动植物以及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风险。生物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和动植物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这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给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造成潜在、深远的危害。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最重要的屏障,完善和健全的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是有效防止上述生物因子传入传出国境口岸的支柱与基石。面临国内外复杂形势,根据中国国情,为有效保障我国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从《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SPS协定》)和《国际卫生条例》等国际规则的视角审视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结合对比域外先进国家生物安全法律制度,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有关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系统地梳理分析、深入地调查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则,更加科学、合理、实用的健全和完善之建议。论文分绪论、四部分主要内容和结论。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主要内容四方面,第一,概述生物安全和国境口岸生物安全的内涵,归纳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阐述其重要意义。第二,梳理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包括立法和实践现状,并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数据、案例,论述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在保障国境口岸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介绍域外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包括国际规则、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的法律法规。第四,提出健全和完善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议。立法建议的构想是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保障国境口岸生物安全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适应性,以《国际卫生条例》《SPS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规则为基础,同时借鉴和汲取域外国家生物安全立法经验。建议的内容包括:一是健全国境口岸生物安全主要法律规定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明确执法和管理机构、增设社会共治规定、增加进口货物和物品实施检疫处理的法律制度等。二是完善国境卫生检疫的立法宗旨、国境口岸分级建设要求、入境申报和跟踪制度、口岸监测和应对能力以及公共卫生事件评估和通报程序、强制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三是完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内容和范围等五方面法律制度。四是完善日常进出境查验监管法律制度,包括完善《海关法》,出台《生物安全法》配套法规与规章,健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物种资源流失、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查验监管和防控口岸生物恐怖袭击的法律制度。
姜锦鹏,李升和,戴四发,贺绍君,李磊,韩传红,赵春芳[2](2020)在《地方高校动植物检疫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分析——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文中提出为提高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对相关行业企业、高校和毕业生先后开展动植物检疫专业现状调研。通过调研反馈信息,提出了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修改调整建议,为完善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钱沛泽[3](2020)在《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安全形势。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替代军事、政治等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威胁国家和地区安全的关键性问题,其中尤以重大动植物疫病疫情的跨境传播最为突出,因此新形势下海关如何在国境口岸防止动植物疫病疫情的传入,保卫我国的生态安全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在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深度融合的条件下,如何优化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把控住外来动植物疫病疫情风险,守卫住国门安全。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总结分析出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存在旅客携带物、邮寄物的检疫查验有效性不足,风险管控的能力不足,实验室和口岸检测能力不足,对禁止进境的动植物产品的宣传力度欠缺,具有岗位资质的人员不足,违法成本低等主要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是信息共享较弱与失信追查机制不健全、跨境电商给传统动植物检疫风险防控带来的新考验、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动植物检疫宣传工作未引起领导的重视、岗位资质需较强的专业背景、立法未跟上贸易水平的发展步伐。本文研究分析国内上海在信用建设方面、南京在邮检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的检疫模式以及国外在进境动植物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禁止携带物、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做法,借鉴学习他们在进境动植物检疫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D市目前的具体情况,提出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的优化方案:一方面,在旅客携带物、邮寄物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方面创新管理制度,实现对可疑货物、人员、邮寄物的重点查验,另一方面,在动植物货物检疫方面,加强对进境动植物疫病疫情的风险管控能力,双管齐下从而实现在旅检、邮检、货检等全方位,更科学、更合理的风险布控,使得进境动植物检疫风险研判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坚实地筑牢动植物检疫防线,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大局。同时根据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的优化方案,提出该模式的保障措施:一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二是加强防控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三是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四是加强宣传引导,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六是强化法律保障。
安鹏涛[4](2020)在《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蓬勃发展,为促进消费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其中,海运直邮业务以个性化的商品选择、较低的运费成本等优势取得了迅猛发展,成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新兴模式之一。但是,海运直邮业务的蓬勃发展给海关带来了巨大的监管压力。如何提升海关监管能力,促进海运直邮业务平稳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国家已于2016年和2019年出台了零售进口新政,为海关提供了执法依据,但各地海关在具体的监管工作中仍然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以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为研究对象,运用政府监管、多中心治理、流程再造、新公共服务等理论,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发展现状,对大连市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工作进行研究,就监管业务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研讨,寻找监管问题背后的原因,向国内其它海关和国外海关学习先进做法和理念,从而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论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本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结合海关监管特点和地方实际进行论说,进而阐明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就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等概念进行解释,分析其特点和概念间的联系,并指出本文运用了哪些理论予以指导分析,以及在海关监管中是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三部分,从监管机构的设置、执法人员的配备、监管设备的升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工作近几年开展的工作和成效,并结合国家最新政策和当地实际,指出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工作中已知和潜在的问题,采用数据分析、综合对比等方法,详细阐释了监管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第四部分,对国外海关的先进监管理念及规定和国内其它海关的跨境电商监管政策和先进做法进行阐述,并结合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为大连海关海运直邮监管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第五部分,根据问题原因分析和国内外经验汇总,通过汇总、剖析调查资料,主要从国门安全监管、通关监管、满足人力物力监管需求、促进“关、政、企”协同监管等四个方面,就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提出切实可行的海关监管方案。第六部分,就论文的选题原因和写作思路进行概括,希望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工作不断改进优化,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提高大连海关海运直邮业务的监管能力,保证大连海运直邮业务的平稳发展。海运直邮作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主要模式之一,将在大连市以及东北地区的外贸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问题,对于提高一线海关跨境电商监管能力,更好地发挥海关监管职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经过详尽的论证与研究,对当前海运直邮业务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持续应对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让海关充分发挥其本身的监管职能,保障相关行业的平稳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消费质量。
梁忆冰[5](2019)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回顾》文中指出结合本人40余年在植物检疫工作中的学习经历和实践体会,本文主要概括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的发展背景和内涵特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植物检疫的一项重要而关键的科学技术,也是一项发展植物检疫事业的基础性研究任务;它起步于有害生物检疫重要性评价,经历了从零风险到可接受风险的观念转变,又扩展到公共安全风险分析;"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内容广泛、方法多样,发展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最后,提出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发展现状的思考,以及未来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谭国军[6](2019)在《深化机构改革背景下T海关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一轮的行政体制改革也提上议事日程。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党和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其中规定将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责和队伍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划入海关总署。面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外在趋势和全国通关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海关进行机构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对海关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海关要通过机构改革重新定位职能和设置机构,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海关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海关的目标。本文研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下的海关机构改革,以T海关机构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阐述海关机构改革的相关概念。第二章从宏观角度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再由大及小介绍海关机构改革的历史。第三章在交代完背景后,运用了案例分析法,以T海关为例,介绍T海关机构职能情况以及机构改革推进的现状,研究机构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取得的进展。第四章根据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研究深化机构改革背景下T海关机构改革和职能整合面临的问题,比如原有职能面临优化整合、内部机构面临裁撤合并、大量人员面临转隶分流、业务流程面临整合再造、部门利益面临调和理顺、组织文化面临转变适应等,接着从改革配套措施、人力资源配置、机构设置、部门利益四个方面探究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第五章提出海关机构改革的思路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优化转变海关职能、科学设置海关机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再造海关业务流程、实行编制动态调整、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周湘立[7](2018)在《我国检验检疫系统政府管理优化问题研究 ——以垂直管理为分析视角》文中指出我国的检验检疫系统一直在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不断探索。1998年,商检、动植检、卫检(“三检”)组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1年,由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年,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检验检疫系统依然属于中央垂直管理。本文以检验检疫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服务型政府理论、治理理论等公共管理理论,借鉴国外检验检疫系统的先进经验,结合最新的改革实践,探索提出我国检验检疫系统政府管理优化的对策建议。检验检疫系统实行实体型垂直管理对打击地方保护主义、维护中央权威、提高检验检疫行政效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检验检疫系统采取垂直管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是系统封闭,容易导致政府利益部门化;二是交流机制不够畅通,“天花板”现象突出;三是监督机制单一,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四是“条块”壁垒森严,行政协调难度加大。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开启我国大部制改革新征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不再保留,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全新的职责使命,全新的任务战,对检验检疫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检验检疫系统政府管理优化指明了方向。第一,科学划定职权,打破系统封闭性。一要科学合理合法划定厘清中央与地方职权关系;二要厘清地方政府与检验检疫系统的职权边界;三要依据“三定”方案,明确权责清单。第二,畅通交流机制,破解干部发展瓶颈。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干部交流,拓宽干部交流的途径;二要盘活检验检疫系统内部干部任用交流机制;三要建立检验检疫系统立体的干部组织管理机制。第三,完善监督机制,依法依规用权。一要加强对检验检疫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二要不断加强检验检疫系统的监督体制建设;三要健全系统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四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第四,突破“条块”限制,实现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一要进一步强化垂直管理下检验检疫系统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二要继续加强信息技术建设;三要整合地方政府与检验检疫系统垂直管理职能,突破“条块”限制;四要建立健全垂直管理体制下检验检疫系统与地方政府协调合作机制。针对现在我国检验检疫系统垂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检验检疫划入海关的改革情况,汲取发达国家的优点,积极优化我国检验检疫系统的政府管理,一方面可以推动海关检验检疫深度融合、有机融合,为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海关提供些许助力,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其他垂直管理体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李选满[8](2017)在《广西检验检疫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日常检验检疫服务内容主要指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进出我国国境的商品的质量、数量、重量、外包装、安全、卫生以及装运条件等进行检验鉴定并对涉及人、动物、植物的传染病、病虫害、疫情等进行检验检疫工作。从1999年“三检合一”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其下属各分支机构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服务职能,在促进广西进出口贸易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广西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以及出入境经商、旅游、考察、交流学习的人数逐年攀升,广西检验检疫现在实施的服务模式、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等方面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越来越制约检验检疫工作效率的提升,已经无法满足形势发展需要。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两种研究方法,研究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市场化途径提升广西检验检疫服务水平及效率。论文首先阐述我国检验检疫机构的职能、发展历史、法律基础、服务的概念、广西检验检疫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原因主要是服务理念不到位,服务手段不强,服务模式落后,法检商品垄断经营,不够重视与其它涉外服务机关的联系,然后提出广西检验检疫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的对策,主要包括转变服务理念,加速服务手段、服务模式改革创新,引入、扶持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商品检验制度,职能由原先侧重检验转向监管,实行轮岗工作制度,加强与其它涉外服务机关的联系,并对检验检疫服务的市场化改革提出保障措施。
黄挺[9](2017)在《中国特色的进境动植物检疫后续监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境动植物检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频繁的国际贸易中稍有不慎外来有害生物和动植物疫情疫病的传入就有可能给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造成危害。随着市场的日益复杂及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境动植物检疫工作需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后续监管体系,才能切实把好进境关。本研究即结合笔者工作经历,对中国特色的进境动植物检疫后续监管体系的完善展开分析。
王长平,任国莉,王建波,李秀霞,杨洪升[10](2017)在《地方高校动植物检疫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探析》文中提出地方高校动植物检疫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地方高校对动植物检疫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队伍不强,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动植物检疫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评价体系不科学、动植物检疫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协同条件建设水平滞后和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具体目标模糊且缺乏清晰的执行路线图。
二、要重视动植物检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重视动植物检疫(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概述 |
(一)国境口岸生物安全内涵 |
1、生物安全概念 |
2、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概念 |
(二)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内容 |
1、国境卫生检疫 |
2、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
3、进出境日常查验监管 |
(三)完善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意义 |
1、保障公众和动植物生命健康 |
2、维护国家非传统安全 |
3、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
4、护航国家经济安全 |
二、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现状和问题分析 |
(一)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
1、国境卫生检疫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内容 |
2、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内容 |
3、进出境生物安全日常查验监管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内容 |
(二)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实践现状 |
1、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共性问题 |
2、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3、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4、进出境其他生物因子查验及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域外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一)国际上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公约和条约 |
1、国境卫生检疫直接相关的国际法规和标准 |
2、动植物检验检疫直接相关的国际法规和标准 |
3、其他生物安全国际惯例、规则 |
4、主要的生物安全国际法规、惯例和规则简介 |
(二)域外国家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规定 |
1、澳大利亚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2、新西兰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3、美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四、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 |
(一)修正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中的共性问题 |
1、明确执法和管理机构的权责 |
2、增设国境口岸生物安全社会共治规定 |
3、增加进口货物和物品实施检疫处理的法律制度 |
4、强化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
(二)完善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 |
1、完善国境卫生检疫立法宗旨 |
2、完善国境口岸分级建设要求 |
3、完善入境申报和跟踪制度的规定 |
4、完善口岸监测和应对能力以及公共卫生事件评估和通报程序的规定 |
5、完善国境卫生检疫强制措施的规定 |
(三)完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制度 |
1、完善立法目的 |
2、确立动植物检疫基本原则和制度 |
3、完善动植物检疫的内容和范围 |
(四)完善日常进出境查验监管法律制度 |
1、完善《海关法》加大监管力度 |
2、尽快出台《生物安全法》配套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
3、健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监管制度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地方高校动植物检疫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分析——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调研工作概况 |
1.1 调研对象 |
1.2 调研方法 |
1.3 调研内容 |
2 调研结果分析及建议 |
2.1 行业和企业调研结果 |
2.1.1 相关行业、企业对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和趋势 |
2.1.2 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分析 |
2.1.3 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及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
2.2 同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情况调研 |
2.2.1 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2.2.2 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
2.3 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3 基于调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建议 |
3.1 优化动植物检疫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加强专业建设 |
3.1.1 注重基础教育,强化专业底蕴 |
3.1.2 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高专业技能 |
3.1.3 促进职业发展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3.1.4 加强素质能力教育,提升就业能力 |
3.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
3.3 加强动植物检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
(3)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核心概念阐释 |
1.2.1 动植物检疫 |
1.2.2 国门生物安全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2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概况及现状 |
2.1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监管发展沿革 |
2.1.1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职能发展 |
2.1.2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职责与作用 |
2.2 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概况 |
2.2.1 进境动植物货物检疫模式 |
2.2.2 进境携带物、邮寄物检疫模式 |
2.3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的现状 |
2.3.1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情况 |
2.3.2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的现状调查 |
3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旅客携带物、邮寄物的检疫查验有效性不足 |
3.1.2 风险管控的能力不足 |
3.1.3 实验室和口岸检测能力不足 |
3.1.4 对禁止进境的动植物产品的宣传力度欠缺 |
3.1.5 具备岗位资质的人员不足 |
3.1.6 违法成本较低 |
3.2 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2.1 信息共享较弱与失信追查机制不健全 |
3.2.2 跨境电商给传统动植物检疫风险防控带来的新考验 |
3.2.3 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
3.2.4 动植物检疫宣传工作未引起领导的重视 |
3.2.5 岗位资质需较强的专业背景 |
3.2.6 立法未跟上贸易水平的发展步伐 |
4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优化方案的设计 |
4.1 国内外经验 |
4.1.1 国内经验 |
4.1.2 国外经验 |
4.1.3 国内外经验借鉴 |
4.2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的优化 |
4.2.1 检疫模式优化的总体目标 |
4.2.2 检疫模式优化的原则 |
4.2.3 检疫模式优化的主要内容 |
4.3 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4.3.1 政策背景方面 |
4.3.2 成本分析 |
4.3.3 预期效果 |
5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优化的保障措施 |
5.1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
5.1.1 加强数据的搜集与共享 |
5.1.2 制定数据共享与安全保障标准 |
5.2 加强防控平台的信息化建设 |
5.2.1 建立综合性防控平台 |
5.2.2 建立智能化物流监控平台 |
5.3 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
5.3.1 提高实验室检测范围与精确度 |
5.3.2 引入竞争机制 |
5.4 加强宣传引导 |
5.4.1 充分利用内部资源 |
5.4.2 发挥行业协会和口岸部门的辅助作用 |
5.5 加强组织领导 |
5.5.1 加强人才培养 |
5.5.2 强化统一领导 |
5.6 强化法律保障 |
5.6.1 助推动植物检疫法律的完善 |
5.6.2 规范使用自由裁量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满意度及改进方向调查问卷 |
附录 B 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跨境电商 |
2.1.2 海运直邮 |
2.1.3 海关监管 |
2.1.4 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监管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流程再造理论 |
2.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现状分析 |
3.1 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缺少全面的跨境电商国门安全防控方案 |
3.2.2 跨境电商海运直邮通关风险应对不足 |
3.2.3 缺乏人力物力应对快速增长的监管需求 |
3.2.4 “关、政、企”之间缺乏协同监管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对跨境电商国门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3.3.2 通关监管没有根据业务特点“量体裁衣” |
3.3.3 人才与信息化建设落后于监管需求 |
3.3.4 监管理念的创新和转变不足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跨境电商海关监管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概况 |
4.1.1 美国: 多种监管政策综合使用 |
4.1.2 英国: 强化数据和信息交换 |
4.1.3 日本: 利用电子政务提升跨境电商监管水平 |
4.2 国内其它海关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概况 |
4.2.1 杭州: 先进的海关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 |
4.2.2 广州: 推进“两类通关”改革 |
4.2.3 宁波: 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
4.3 经验借鉴 |
4.3.1 制定全方位的监管策略 |
4.3.2 推进海关监管理念创新 |
4.3.3 加强海关信息化建设与跨部门合作 |
5 进一步加强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的对策 |
5.1 按门类打造跨境电商海运直邮国门安全监管方案 |
5.1.1 提升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监管能力 |
5.1.2 提升食品和化妆品安全检疫监管能力 |
5.1.3 加大文化产品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
5.1.4 提高毒品走私海关监管能力 |
5.2 创新跨境电商海运直邮通关监管举措 |
5.2.1 实现海运直邮快件的便利化监管 |
5.2.2 以精准监管遏制跨境电商偷逃税违法行为 |
5.2.3 加快科技创新打造“智慧海关” |
5.3 加强海关自身人力物力建设 |
5.3.1 加快跨境电商海运直邮监管设备升级换代 |
5.3.2 整合现有监管资源 |
5.3.3 强化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 |
5.4 促进“关、政、企”协同监管 |
5.4.1 加快大连市跨境电子商务“单一窗口”建设 |
5.4.2 以信用为核心推行联动监管 |
5.4.3 在监管查缉上加强与其它政府部门的协同共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与植物检疫的40年 |
1.1 从植物保护到植物检疫 |
1.1.1 从控制到预防 |
1.1.2 从技术推广到技术执法 |
1.1.3“疫情信息”是检疫的重要关键词 |
1.2 从有害生物检疫重要性评价到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1.2.1 有害生物的检疫重要性评价 |
1.2.2 有害生物适生性分析研究 |
1.2.3 有害生物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3 从零风险到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
1.3.1 检疫与贸易关系的讨论 |
1.3.2 从PRA工作组到市场准入与“入世”谈判 |
1.3.3 从检疫风险分析到公共安全风险分析 |
2 对PRA的再学习与思考 |
2.1 PRA是重要的检疫技术 |
2.2 PRA的内容宽广、方法多样 |
2.2.1 PRA的内容 |
2.2.2 PRA的基本方法 |
2.2.3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的应用 |
2.3 对目前PRA的思索 |
2.3.1 加强以有害生物为起点的风险分析 |
2.3.2 制订重要产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
2.3.3 为口岸检疫工作指令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 |
3 对中国PRA的随想 |
3.1 希望加强对PRA顶层设计与规划 |
3.2 希望重视检疫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 |
3.3 希望继续为中国的PRA事业做贡献 |
3.3.1 要想办法提高PRA的效率 |
3.3.2 要在有害生物信息平台新增风险预警模块 |
3.3.3 要为检疫智能化做准备 |
(6)深化机构改革背景下T海关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理论 |
第五节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政府和海关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海关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 |
第三章 T海关机构职能情况和机构改革现状 |
第一节 T海关机构概况和职能情况 |
一、T海关机构概况 |
二、T海关职能情况 |
第二节 T海关机构改革现状 |
一、机构职能 |
二、人员编制 |
三、业务整合 |
第四章 T海关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 |
一、原有职能面临优化整合 |
二、内部机构面临裁撤合并 |
三、大量人员面临转隶分流 |
四、业务流程面临整合再造 |
五、部门利益面临调和理顺 |
六、组织文化面临转变适应 |
第二节 机构改革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 |
二、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
三、机构设置存在问题 |
四、部门利益从中影响 |
第五章 解决T海关机构改革面临问题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机构改革的思路和原则 |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三、充分发挥法治作用 |
四、注重整体统筹推进 |
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
第二节 机构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整合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责,优化转变海关职能 |
二、厘清组织架构,科学设置各级海关机构 |
三、妥善安置干部,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
四、运用改革创新思维,再造海关业务流程 |
五、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实行编制动态调整 |
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提高海关管理服务水平 |
七、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提升队伍能力素质 |
八、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海关组织文化建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我国检验检疫系统政府管理优化问题研究 ——以垂直管理为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政府治理现代化 |
1.1.2 机构改革 |
1.1.3 社会发展 |
1.2 选题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1.3.2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写作思路、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写作思路 |
1.4.2 理论基础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我国检验检疫系统的发展历程 |
2.1 我国垂直管理的总体状况 |
2.1.1 我国政府垂直管理的主要模式 |
2.1.2 实行垂直管理的意义 |
2.2 我国检验检疫系统的职能定位与发展历程 |
2.2.1 我国检验检疫系统的职能定位与作用 |
2.2.2 我国检验检疫系统政府管理的发展历程 |
2.2.3 我国检验检疫系统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 |
第3章 当前检验检疫系统垂直管理存在的弊端分析 |
3.1 系统封闭,容易导致政府利益部门化 |
3.2 交流机制不够畅,“天花板”现象突出 |
3.3 监督机制单一,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
3.4 “条块”壁垒森严,行政协调难度加大 |
第4章 国外检验检疫系统政府管理的经验借鉴 |
4.1 美国的检验检疫系统 |
4.1.1 美国检验检疫系统的机构设置 |
4.1.2 美国检验检疫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
4.2 日本的检验检疫系统 |
4.2.1 日本检验检疫系统的机构设置 |
4.2.2 日本检验检疫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
4.3 欧盟的检验检疫系统 |
4.3.1 欧盟检验检疫系统的机构设置 |
4.3.2 欧盟检验检疫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
4.4 澳大利亚的检验检疫系统 |
4.4.1 澳大利亚检验检疫系统的机构设置 |
4.4.2 澳大利亚检验检疫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
4.5 国外检验检疫系统的启示 |
4.5.1 注重政府主导、依托市场、多元共治 |
4.5.2 体现风险管理意识 |
4.5.3 注意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 |
第5章 优化我国检验检疫系统政府管理的对策思考 |
5.1 科学划定职权,打破系统封闭性 |
5.2 畅通交流机制,破解干部发展瓶颈 |
5.3 完善监督机制,依法依规用权 |
5.4 突破“条块”限制,实现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广西检验检疫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5.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章 我国检验检疫工作发展概况 |
2.1 出入境检验检疫概况 |
2.1.1 检验检疫部门的法定职能 |
2.1.2 检验检疫机构的发展历史 |
2.1.3 检验检疫服务的概念 |
2.2 检验检疫业务法律基础 |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
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
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
2.3 检验检疫服务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
2.3.1 市场发展倒逼检验检疫机构提高服务水平 |
2.3.2 通过借鉴国外检验检疫制度推动检验检疫服务改革 |
2.3.2.1 美国检验检疫制度 |
2.3.2.2 日本检验检疫制度 |
第3章 广西检验检疫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发展现状 |
3.2 面临形势 |
3.2.1 经济形势 |
3.2.2 政策形势 |
3.2.3 改革形势 |
3.3 广西检验检疫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部份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
3.3.2 检验检疫工作效率较低 |
3.3.3 检验检疫服务面临外部压力 |
3.3.4 没有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民间机构的作用 |
3.3.5 对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已显落伍 |
3.3.6 采信第三方服务较少 |
3.3.7 社会满意度较低 |
第4章 广西检验检疫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服务理念不到位 |
4.1.1 官本位思想浓烈 |
4.1.2 没有理顺把关与服务这对矛盾体之间关系 |
4.1.3 没有建立轮岗制度调动员工服务积极性 |
4.2 服务手段不强 |
4.2.1 实验室设备老化严重及员工素质不高 |
4.2.2 没有采信第三方服务提高检验检疫效率 |
4.3 服务模式落后 |
4.3.1 检验检疫业务垄断经营 |
4.3.2 不够重视与其它涉外服务机关的联系 |
第5章 广西检验检疫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对策 |
5.1 转变服务理念 |
5.2 加速服务手段、服务模式创新步伐 |
5.2.1 提升服务手段 |
5.2.2 强化服务模式改革 |
5.3 扶持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 |
5.3.1 中检集团 |
5.3.2 SGS |
5.3.3 INTERTEK |
5.4 商品检验制度由检验转向监管 |
5.5 实行轮岗工作制度 |
5.6 加强与其它涉外服务机关的联系 |
5.7 完善检验检疫服务市场化改革的保障措施 |
5.7.1 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建设 |
5.7.2 强化内部保障机制 |
5.7.3 推动下属事业单位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特色的进境动植物检疫后续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进境动物检疫体系中后续监管体系的地位 |
1.1 属于进境动植物检疫的重要内容 |
1.2 是确保国门安全的有力措施 |
1.3 是对传统动植物检疫的补充 |
2 进境动植物检疫后续监管的必要性 |
3 中国特色进境动植物检疫体系的完善措施 |
3.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3.2 不断提高监管技术水平 |
3.3 在动植物检疫体系内部加强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 |
3.4 加大人力资源配置力度 |
4 结语 |
(10)地方高校动植物检疫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方高校对动植物检疫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
2 教师队伍不强, 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
3 动植物检疫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评价体系不科学 |
4 动植物检疫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协同条件建设水平滞后 |
5 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具体目标模糊且缺乏清晰的执行路线图 |
四、要重视动植物检疫(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境口岸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 吴凌梓.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地方高校动植物检疫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分析——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 姜锦鹏,李升和,戴四发,贺绍君,李磊,韩传红,赵春芳.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05)
- [3]D市进境动植物检疫模式研究[D]. 钱沛泽.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研究[D]. 安鹏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5]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回顾[J]. 梁忆冰. 植物检疫, 2019(06)
- [6]深化机构改革背景下T海关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谭国军.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7]我国检验检疫系统政府管理优化问题研究 ——以垂直管理为分析视角[D]. 周湘立.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2018(07)
- [8]广西检验检疫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研究[D]. 李选满. 广西大学, 2017(07)
- [9]中国特色的进境动植物检疫后续监管体系研究[J]. 黄挺. 中国高新区, 2017(21)
- [10]地方高校动植物检疫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 王长平,任国莉,王建波,李秀霞,杨洪升. 科技创业月刊, 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