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规划的思考与实践_课程论文

实施新课程规划的思考与实践_课程论文

实施新课程计划的思考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正式启动,我省课改实验区开始执行《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以下简称《新计划》)。与《湖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教学)计划》(以下简称《旧计划》)比较,《新计划》的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更加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但是,由于受课程观念、办学条件、课程资源、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新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而且农村中小学校更为突出,归纳起来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门类较多,教师专业与《新计划》难以形成对应。《新计划》设置了供选择的分科与综合课程。如果选择分科课程,七年级各门课程总和为十七八门,一年级也有七八门。在农村中小学校里,要将这些课程全部转化成为现实课程,教师平均兼课至少有三门。教师任教达到三门课程,则会精力分散,必然导致顾此失彼或者疲于应付。如果选择综合课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一时难以适应。另外,《新计划》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从理论上看,需要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开发、共同建设。按照“人人有责等于人人无责”原理,这些课程的开发与教学任务,只有责任到人才能真正落实。而在大多数学校里,难以找到合适的“责任人”。

二是教师习惯于忠实地执行课程,建设与开发课程的任务难以落实。在过去“大一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下,课程、教材高度统一,学校不可越雷池一步。每一门课程,教材、教参、练习册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料应有尽有,教师可以照本宣科。在课改初期,由于惯性作用,要求每一所学校按照新课程理念管理课程和教学,要求每一位教师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的脉搏,吃透每一本新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尚且有一定难度,建立和开发校本课程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缺乏,课程难以“综合”,也难以“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倡导团体指导与协作教学。现实的情形是:农村中小学一方面普遍缺少足够数量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另一方面普遍缺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场地、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料。学校公用经费的短缺和存在于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致使“教”综合实践活动的现象大量存在,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的活动并不多见。

课改之初,《新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问题是可以理解的,重要的是怎样面对,怎样积极寻求解决的方式与途径。作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我们的作法是:

1.统一选择课程。小学选择综合课程,初中选择分科课程。这样选择课程的优势,一是新增课程较少,一年级只有艺术,七年级只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新增课程少,能够减轻第一年进入课程实验所面临的繁重的教师培训任务。二是符合大多数学校教师专业构成的实际。目前,小学艺术课程的师资储备多于初中科学、社会与历史课程的师资储备,况且小学艺术师资培训的难度相对较小。

2.整合课程门类,合理分配课时。简易小学、复式教学点的一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和班队活动6门课程,每周共25节。完全小学增加写字1节,文艺体育卫生活动3节,每周共29节。七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共26节。语文增加1节,用于写字教学或古诗文诵读。历史和地理分上下期各增加1节,分别用于湖南历史、地理的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每周4节,其中1课时作为班队活动课,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剩下的3个课时集中安排,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条件具备的初中学校,每周安排1个课时,用于信息技术教育。另外,科技活动和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每周各开设1节。经过整合,七年级现实课程共有13门,周课时共34节。

3.合理开发校本课程。一是将《新计划》一年级每周2节校本课程调整为每周3节,以补充《新计划》的课时空间,七年级每周一至两节校本课程调整为每周1节,以降低课程建设的难度。二是鼓励学校开发普适性课程,如个性特长类课程、知识专题教育课程等。开发普适性课程,既能够缓解目前由于教师短缺、课程开发力量单薄和课程资源设备短缺带来的压力,还能够从原来的活动课程中借鉴教学经验。三是校际联合,共同开发乡本或校本课程,避免重复开发和低质量开发,形成课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管理课程重在指导与服务。管理课程尊重学校的主体地位,并在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物质保障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有力的指导与服务。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以《新计划》为蓝本,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了《岳阳县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方案提供了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以发挥学校在课程建设、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关于教师培训,在抓好全员通识培训和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的同时,突出了小学艺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和“绿色证书”教育等新增课程教师的培训,以及学校课程管理者的培训,以确保师资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在物质保障方面,我们从中小学图书费用中列支20万元,集中征订了2000套课程改革的学习资料,保证每一位参加学科培训的教师都有一套新的学科课程标准及其辅导读物。同时,还投入80万元,集中建设了11个现代远程教育站点、8个多媒体教室,为新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此外,还开展了《新计划》实施的专项调研活动,重点调研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对症下药,避免出现积重难返的局面。

标签:;  ;  

实施新课程规划的思考与实践_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