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规划设计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都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环境影响都有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本文将从时间、空间、约束、服务等方面提出城市规划设计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把握城市规划的规律性,解决城市规划设计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发展
一、前言
城市规划设计包括: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物质规划。城市规划对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力,甚至对后代居住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城市规划通过规划、监测、调控等手段使城市生态系统更加和谐、平衡。
二、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部分社会精英价值标准的体现,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片面的、部分的,甚至与大部分人群会有脱节的时候。所以一个科学的、人文的设计观念是很有必要性的,他不但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思想把城市建设地更为完美,还能融合多种社会群体的价值诉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膨胀,城市的发展经常会出现“常规式”、“跨越式”,这些极速拓展的方式能够快速实现城市目标,但是对于城市长期发展的整个生态环境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要保证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就必须依靠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理念使城市规划在加强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公正公平的社会形态。用科学的手段实现挖掘城市规划发展的规律性、提炼出相应设计的方法对城市的长远发展将是有利无弊的。传统城市规划通常以来设计员的历史经验和传统设计方法,在规划中经常出现设计方案与建设实践脱节、管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所以要根据实事发展,提出适合现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再结合“假设―概括―推理―实证”等科学的逻辑形式来指导城市发展。
当城市规划过于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关怀的时候必然忽视文化、历史、情感、制定等精神要素。这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是人类聚居形成城市的根本。所以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融入“人”的理念,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的价值取向来规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平衡。
三、长远规划,立足当前
城市规划设计在满足现今经济发展和生态容量的前提下,对未来多年的建设容量、空间形体、规划布局等都需要作出远期预算和规划。
城市长远规划时一个模糊而不确定的东西,因为城市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变的。所以规划的时候应该结合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对未来局势进行猜想,提出多种规划方案,合理分配发展中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通过这种持续性的远期控制,能够用保证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现在城市规划以经济结果为导向,而忽视了社会性和生态性。特别是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时就更应该注重城市整个长远生态系统。在规划中应常常考虑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层次性,考虑城市热岛效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利用植物的色、香、形等打造不同的城市景观,增加城市艺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立足当前是指,不能过分夸大城市长远规划的作用而忽视的近期发展的需要。设计中要面对现今的核心问题,研究现阶段发展的特殊性和关联性,集中优势,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达到现阶段的城市发展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然城市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是长远和现今结合起来,既要从现今出发,搞好现阶段的目标策略,又要做长远打算,不能以用长远利益换取现今的利用。
四、层次分明,突出重点
城市规划设计满足城市发展有两种层次,一种是以规划框架为主体,对经济规划、空间规划、土地规划等有约束力的自上而下的一种层次;一种是以区域发展为主体,综合多种发展目标满足总体规划指标的一种层次。两种层次是实现规划统筹和现实之间的调控系统,两者之间有合理、科学的衔接能够是城市规划设计事半功倍。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现代城市发展中出现了很多主题城市,比如“生态城市”、“新概念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信息技术化城市”,这些主题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城市的象征,所以在规划的时候是有一定的侧重点,在合理安排各方面的具体规划时对城市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竞争力进行提炼,最好有一套具体的方案能够体现重点。
五、统筹兼顾
城市规划设计更具体的体现是在公平合理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但是我们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常常有急功近利的想法。资源配置应该在考虑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兼顾各方面的需求,不能利用单纯扩大城市用地和规模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规划设计在利用这些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更关注社会公益、城市安全、生态环境等内容,对公共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都要统筹兼顾。首先,对重大功能区域比如海陆空交通、市政、城市中心等进行优先布局;其次,加强市场规划的弹性研究,比如用地策划、指标控制、配套设施等;再次,综合科学新理念,指导以物质规划为主向社会规划为主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要求。如何统筹城市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和谐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这必须要求规划设计者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资源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污染和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问题,最好对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做好评估和预测,在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范围内制定不同的规划方案。城市资源利用和环境承载力都是有一个平衡点的,超过两者任何一方的范围对城市的发展都会有制约性。所以可以采集现阶段的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制定一个符合指标的经济发展方案,满足环境需求和人们生活需求。
六、适应时代发展
城市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具体体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都能促成每个时代的特征和需要。我国城市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经历了一段时期,现今也面临着政治、经济的转变。同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也是现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利用城市规划设计使城市发展各取所需、和谐发展,达到最优的效果是取得最终综合效益的必经之路。
七、概念性规划
城市经济快速发招导致总体规划经常不能按照计划和步骤实施,从而导致城市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好总体规划模式和体系有实际情况相符合,建筑界也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索和实验,最终得出概念性规划比较符合城市发展需要。概念规划是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于微观层面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宏观上调节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最终的综合目标。它是一种战略战术,在总体规划目标的牵引下对当下条件和形势作出正确的评估。城市规划经常具有经验性,而缺乏创新性,概念性规划就是在简化内容的前提下,专注未来发展趋势,因而在很多情况下都能提炼出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创新理论和创新办法。
八、总结
城市规划设计对一个阶段性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重大影响,设计师们如何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统筹兼顾、合理利用资源、做好长远计划是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要素。本文结合规划设计和城市发展做了一些理论上的研究,希望能顾为未来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锋,城市规划理性主义和规划理论的科学化[J],城市规划学刊,2007(1).
[2]向俊波,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4(2).
[3][美]张庭伟规划理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论规划理论的多向性和理论发展轨迹的非线性[J]城市规划,2006(8).
论文作者:郭亚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论文; 现今论文; 长远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