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_教学反思论文

论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_教学反思论文

论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效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反思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作用已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学校甚至把教学反思作为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列入对教师进行检查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固然也体现了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我觉得,教学反思更是一种自觉行为,而不是强制任务;否则,其意义和功效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成为心理负担或表面形式。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一直把教学反思作为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坚持各种形式各种途径的教学反思,也深切地感受到教学反思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所起到的积极有效的作用。归纳起来,我觉得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反思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笔记反思

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运用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方便可行的反思方法。我们平时所写的教学札记、教学随笔、教学日记、教学后记等都是笔记反思的形式。每节课后,把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倦怠、课堂推进的艰涩、教学环节的不流畅、教学目标的不切合、教学方法的不恰当等等及时记录下来,并思考改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也可以把自己一堂课的得意之处、教学的喜悦和成功记录下来。笔记反思,可以不论长短,不论形式,不论内容,不受任何限制。教学中的得失成败、喜怒哀乐,都可成为教学反思中的内容。长期坚持,必然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提高。

我的每一课的教学设计后面,一定会留下写教学反思的足够空间。举一个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笔记反思的实例。这个例子是我在一次上海市高中校长、高中培训者专题培训期间,为参训学员执教的一堂观摩研讨课,执教的是高二的一篇教材《幼学纪事》。课后,我写下了这样的反思笔记。

《幼学纪事》教后反思(节选)

这堂课有一些让我自我感觉比较满意的地方。比如,整堂课精心的设计,每一个环节之间合理自然的衔接,保证了课堂流程的完整与流畅。我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发挥自己主导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整节课的框架应该预设好,而不能信马由缰,任意东西。给课堂的生成空间应该是留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另外,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足够充分。从专家们的评课中也可以体现出他们对这一特点的高度肯定和赞赏,这也是我这节课的一个最大的亮点。如同一位教研员的评价: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当然也有很多遗憾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前半堂课体现得松弛有度,后半堂课开始赶时间,有些环节如蜻蜓点水一般,浅尝辄止,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时间;整堂课对学生思维训练方面的深度不够,层次的递进不明显;课堂主体环节铺得有些开,因而显得有些散,不够集中。

另外,在课后,一位听过我的课的素不相识的校长和我交流时,提到了对文意的挖掘,他提出了一个我在研究课文时从来没有想到的内容。“那么多好的老师和好的朋友”,作者对他们的感恩和不能忘怀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人性美,就是“善”。老郝叔对“我”写“请会通知”的鼓励,美术老师面对“我”一塌糊涂的美术作品的微笑,辅仁大学的朋友们同情“我”的境遇,夹带“我”进了辅仁大学,并为“我”找空位置。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体现了人性善的一面;而“我”对他们的感恩,同样也是人性善的表现。因为“我”的“善”,所以得到了许多善良的人们的帮助;因为这些良师益友的“善”,所以我得以健康地成长。这个深度的挖掘,一方面是对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启迪。这位校长的理解让我心悦诚服,也让我明白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深刻地研读课文。

对于《幼学纪事》一课的教学,因为有了第一次教学后的反思,才有了第二次比较成功的教学;因为有了第二次教学后的反思,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使今后的语文教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写下上面这段反思笔记,对今后的教学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用笔记的形式进行教学反思,一方面简单可行,另一方面,我个人觉得更有价值的是:随时翻阅曾经写下的教学反思,不断重现当时的教学情境,反思将会变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将出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能自觉地把不同时期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笔记反思进行对比,将更清楚地了解和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和发展情况。

二、音像反思

如何认识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录音反思。我常常把录音笔带进课堂,放在讲台上,把自己的课完整地录下来,课后再一遍一遍地听。每个人最初在听自己声音的时候总会觉得比较刺耳难听,这样就能用挑剔的眼光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语言表达,就能发现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语言表达的不规范、习惯性的口语等等。

第一次听自己的录音,可谓“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我才发现自己原来也有“这个”“那个”“那么、那么”的口头禅,原来自己的表达节奏这么慢,语调如此平淡,甚至还有那么多的口误和词不达意的情况……我一遍一遍地听自己的课堂录音,然后把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努力在下一次课时得到改进。坚持不懈地录音反思,我终于有效地纠正了自己习惯性的口头禅,并注意调节语言表达的节奏以及语音语调的高低。通过这样的自我反思和自我锤炼,我再听自己的录音,感觉舒服多了。

录音笔、带录音功能的MP3,或者是磁带录音,都可以带进教室,简便易行。录音反思,特别能矫正教师在课堂上自己不曾注意到的口头禅、口误、词不达意以及课堂节奏感等问题,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能得到快速提高。

我这里所说的录像反思,主要是指看自己的录像课。看自己的录像和听自己的录音一样,也有种很别扭的感觉。带着这份别扭和挑剔去看,就特别容易发现自己课堂中的问题。哪怕是举手投足,面部表情,体态仪表,语言表达等,都可以成为自己反思的对象;无论是从细节入手,还是从整体设计出发,都能发现别人可能会忽略的不足。尤其是对语文老师来说,态势语言和有声语言在教学中同样重要,不可忽视。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都能表达丰富的内涵。当一个老师意识到自己的态势语言或者有声语言不能自如运用的时候,该怎么改变?录像反思一定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清楚地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训练,一定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我每学期都会利用能录像的有利条件,为自己录下几堂教学实况,然后反复回放,细细揣摩,认真反思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并努力去改进和完善。通过录像反思,我成功地改掉了从头到尾站在讲台上而不走近学生、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板书潦草、表情呆板等诸多毛病。

录像反思,还可以把自己不同时期的录像资料对比反思。工作之余,我也常常把几年来的录像课一一打开,反反复复地看,在对比中感受自己教学的变化。也把自己初中阶段的教学和高中阶段的教学进行比较,不仅能比较自己的教学状况,也能从学生的不同中去揣摩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去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当然,录像反思除了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之外,也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我把几年来的录像课进行对比,明显看到自己教学的进步和成熟,心中的愉悦感也在反思中油然而生。

三、交流反思

交流反思包括开公开课后的评课、说课活动,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等。

每一个教师都会有开公开课和听公开课的经历,但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评课这个重要的环节。我参加过很多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听课时教室里老师满满当当;评课时却寥寥无几。我个人认为,公开课之后的评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其他教师评自己的课,还是评别人的课,或者听老师们之间的评课发言,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反思的过程。听同仁点评自己的课,集思广益,反思教学,必有收获;评别人的课,潜心研究,取长补短,也定能受益匪浅。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的评课交流都是有意义的。比如从头到尾大唱赞歌的评课,比如动辄一开口就是“假如我来上这堂课,我会如何如何……”之变相的全盘否定式的评课等等,而反思这样的评课交流活动,也未必没有收获。

除了公开课的交流反思之外,比较常见的是年级组或者备课组之间的说课活动或备课研讨。它比公开课的交流更频繁,也更直接。说课教师可以根据其他教师的发言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参与听说课的老师可以根据说课的思路反思自己的解读和思考。这样的交流反思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并能及时快速地见效于自己的教学中。

四、问卷反思

问卷反思主要是指和学生的交流,从学生的调查反馈中反思教师的教学。现在许多学校都开始把学生的学情调查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机制之中,这种做法有其弊端,但其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一节课的实效性的评价归根结底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收益。

我每学期都会设计相关的学生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对教师的教学的评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对语文课以及对语文教师的期望、语文作业形式的评价、学习语文的收获和满足感等方面。问卷反思,将学生的评价和感受作为教师反思教学的重要依据,一方面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以往教学中的成败,促使教师今后的教学更有实效性;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师生的了解和感情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作为学习的主人的成就感。

如果有条件,问卷调查可以分别放在学期开学和期中各一次,开学时的问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实际,期中的问卷调查一方面使教师更准确地总结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反馈,更好地进行反思总结,并对后半学期的教育教学起到督促指导的作用。

五、阅读反思

如果把教学反思当做一个更广义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堂课或某一次教学活动的反思行为,那么教学反思可以涉及一个教师教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乃至全过程。因而,阅读反思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阅读的范围是很宽泛的,我这里所说的阅读更多的是指阅读语文大家的教研文章、教学专著、文学创作、下水文等。这类阅读在教学反思活动的作用主要有两点。

一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能力。我尽管一直坚持教学反思,但当我再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过程的时候,我发现整个过程中比较多的是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总结,而缺少理论的支撑。提高理论水平,才更具有高屋建瓴的眼光,对实践的分析和总结,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也才能达到新的高度。而阅读教育大师大家,尤其是阅读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的教育教研著作,对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反思和提高的途径。

二是在阅读中反思自己的差距,做警醒的鞭策,督促自身的提高。这一点我感受十分深刻。作为语文教师,当我们奔波于繁重的工作和高考的压力之中时,往往习惯了按部就班。偶尔的阅读也是蜻蜓点水或为实用而做的功利性的选择浏览。我有幸拥有三位工作上的良师益友。一位是上海市特级教师姚为洲老师,一位是江苏省和湖北省的特级教师王世发老师,一位是湖北省特级教师、松滋三中教研组长董新明老师。这三位都堪称语文界的大家,也都是我的老师,我有幸经常能读到他们的教研论文和教学专著。每次读到他们的作品,我总会在敬佩和惭愧中反思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懈怠和差距,也不断地鞭策自己,警醒自己,督促自己。

当然,教学反思的途径远远不止以上几种,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反思的方法和途径,更有利地促进自身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标签:;  

论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_教学反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