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科646100
【摘要】目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后的生命质量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7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纳入观察中,均开展临终护理干预;应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表(QLQ-C30)评测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在实施护理后,本组患者QLQ-C30评分中除角色功能外,其余维度评分均显著提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全面临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临终护理干预;晚期恶性肿瘤;生存质量
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时,病灶位会有剧烈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睡眠质量,还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1]。开展临床护理干预目的就是减轻患者晚期病痛,给予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层面的照顾,改善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本文对我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临终护理干预的情况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治的7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细胞学、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实用肿瘤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3]。排除认知障碍、精神障碍、不配合等患者,对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其中,男患者41例,女患者34例;53~72岁,平均(61.2±2.5)岁;肺癌25例,乳腺癌18例,鼻咽癌23例,食道癌5例,其他恶性肿瘤4例;预计生存期2~5个月,平均(3.7±0.6)岁。
1.2方法
本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放弃放化疗,接受临床关怀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1)生理护理:①环境护理,要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定期通风,确保空气新鲜,同时设置适宜温度(18~22℃)和湿度(50%~60%),做好保暖工作;确保病房安静,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减少刺激,让患者良好休息。避免患者床旁谈论不合时宜话题或者窃窃私语;进行护理操作前需告知患者并缓缓移动患者;②体位护理,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可在长时间压迫部位下垫上软垫,并适时调整体位,让患者感到舒适;可将床头适当抬高,让患者行坐卧位。③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口味和喜好制定食谱,做到色香味俱全,搭配合理;采取合宜进食方法,如患者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尊重并满足患者意愿;在患者吞咽能力受损时,应及时告知家属停止经口进食,改成其他方式给予输送营养。④疼痛护理,一是做好干预性按摩,护理人员用双手拇指腹自患者右肋部沿着肋间隙通应用梳理手法按摩到腋前部,用力轻柔,让患者的腹部肌肉得以放松,持续3~5min;再用双手大鱼际肌对患者右背部进行按摩,大约10min,以改疼痛。在此过程中,根据患者表情调节力度,保证患者耐受。二是音乐止痛,可在病房播放平缓、柔情、和谐、悠扬的乐曲,让患者的心理得到安抚,缓解其精神压力。三是用药止痛,如患者疼痛较严重,影响睡眠和休息的,遵医嘱给予适量止痛药。 ⑤可应用中医药特色护理技术,止痛散外敷+红外线照射止痛。
(2)心理护理:①隔绝期,该阶段患者难以接受自己处在肿瘤晚期的事实。责任护士应提前和患者家属沟通,明确告知他们患者的病情和结局,以得到家属的积极配合。同时,还需和患者有效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理解患者,并给予关心。②愤怒期,此时患者会出现抱怨、易怒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患者的心理状态,让家属能够把患者做出的不当行为看成是情绪的宣泄。并嘱家属在患者发泄情绪时,应理解患者,尽量克制,不应做出粗暴回应。③妥协期,进入阶段患者会逐步意识愤怒是无济于事,会配合治疗和护理,情绪相对平静。此时,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一同为患者营造轻松、舒适环境,适当进行健康宣教引导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的病情,并用自身专业沟通技巧表达对患者的关爱、理解。④沮丧期,此时患者会发现之前的努力无法改变结局,往往会出现绝望、悲观的情绪。所有,责任护士应多倾听患者内心倾诉,鼓励患者宣泄内心情绪,并给予患者足够的私人空间,但要防范患者自杀。⑤接受期,到了此时患者会意识结局就是死亡,会考虑家人和自身后事安排。应多给予患者个人空间,不刻意和患者交流,尽量帮助患者完成未尽之事,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让患者能感受家人的温暖。
(3)社会支持:由经系统培训的护士和患者沟通、谈话,让患者介绍自己的人生历程,特别是印象深刻的事情;想让家人、亲朋了解或需要记住的事情;在以往不同阶段所承担的角色,谈谈哪几个角色重要;觉得一生中做出最大贡献或取得的成就;对爱人要说的有哪些话;对爱人或孩子有何期望;自己生命中的宝贵经验需传授给家人等等。在交流中,语言要易懂,语气温和、真诚,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重视情感交流。
1.3观察指标
应用QLQ-C30量表测评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4],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等维度,评分越高表示越佳。
1.4统计处理
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评测,本组患者QLQ-C30评分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如表1。
表1 75例患者护理前后QLQ-C30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得到确诊,其会承受极大心理和精神压力,容易出现焦躁、恐惧、愤怒等负性情绪。如何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临床重视和解决的问题[4]。近年来,临终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广泛开展,遵循“以人为本”理念,目的为临终前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的 护理服务,以减轻患者身心疼苦和压力,改善生存质量。
本研究中,7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均开展全面临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等方面,护理后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显著提升,高于护理前(P<0.05)。与钟宇岚等人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5]。
综上而言,临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孙宝利.晚期癌症患者11例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4:329-330.
[2]钟宇岚,冯英.,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老年癌症患者的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09):1250-1252.
[3]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3-145.
[4]吴霞, 胡元艳. 临终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8):255-255.
[5]赵靓靓, 孙雪梅. 临终综合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1):114-116.
论文作者:马英 张海燕,刘霞 游亚男 龙安菊,郭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患者论文; 晚期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临终论文; 质量论文; 家属论文; 功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