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公路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公路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考虑到公路条件与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在进行公路路基设计时,需要综合分析,来选择地基处理技术,尽量躲避复杂区域,保证公路路基结构设计建设效率,以确保公路建设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设计;软基处理;方案
公路路基建设过程当中的软基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性工作,为了能够保证公路路基建设的质量与稳固程度,应全面重视软基处理的工作,采用有效的软基处理技术,将该种工作列为公路路基建设中的重点工作目标,提高软基工作的防范意识,采用先进的科学处理技术,逐渐使公路路基建设质量得到完整的提升,提高公路质量以及交通运输的稳固程度。
1公路软基处理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1.1软基处理的主要作用
公路路基设计是否按照严格标准执行,对公路建设质量以及交通质量具有重要联系,公路建设的质量是保证公路交通运输的主要基础,因为对于公路路基设计应确保其稳固、稳定性质,使公路路基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用途,但在实际公路路基建设过程当中,经常存在软基问题,因此无法保障公路交通运输的质量,因此选择合理的软基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目前该种形式。
1.2目前公路对与软基处理所存在的问题
(1)目前没有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由于对软基的问题不够重视,所以没有整体改善方案来对软基问题进行处理,加上不同地质以及不用区域的土地环境,也就体现了软基处理技术的复杂性,在公路建设过程当中没有对外界因素进行全面考察,比如土地含水量、公路排水情况等,因此导致出现公路建设问题。(2)处理工作人员能力不足以及处理程序不够全面,公路路基中的软基处理是一种复杂度较高,技术性较难的工作,很多处理问题的工作人员因技术不过关以及各种问题,无法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全面妥善解决,从而导致公路质量出现问题或者无法达成公路建设标准,另外,在处理软基问题过程当中,没有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没有遵循合理的处理顺序以及处理程序,仅仅只对表面工作进行了相应的完善,从而导致公路路基设计中的软基问题没有合理解决,严重导致公路建设出现反复修复的状态。(3)对软基问题的重视度不足,公路路基设计中的软基处理是公路建设过程当中的重要建设工作,然而目前公路路基设计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对软基处理工作的重视度比较缺乏,也没有将软基处理工作列为公路路基设计工作当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导致公路路基设计质量出现问题,所以只有软基处理妥当才能确保公路交通运输的质量。目前我国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公路的质量逐渐被重视起来,对公路建设过程当中的软基处理工作应当被列为重点公路路基设计工作。
2路基设计当中的软基处理技术
在公路路基设计当中对于软基处理的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其一,压密注浆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喷射对路基进行加固,采用高压喷射,将混凝土形成圆柱的形状,从而增强软基的密度,避免公路路基建设中出现塌陷情况。其二,在公路路基建设过程当中对于软基处理也可采用排水砂垫层技术,对相对含水量较大的地基可采用该种技术,控制软土结构使排水层和砂垫层能够相互结合,以此来保障公路路基中对软基处理的效果。其三,在公路路基设计过程当中,运用回填土基础,能够对软基问题进行合理处理,将软土进行晾晒或者选取分层回填土技术,采用装载机将路面压制平整,确保施工材料的结构强度以及公路路面建造的质量。其四,深层搅拌桩技术,对公路路基设计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检测,采用该种技术能够确保建设质量,对于软基处理可采用吊锤直挂,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对水泥用量进行检测,控制搅拌比例。
3公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方案
3.1工程案例概述
某公路线路建设沿线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降雨充沛,夏季受到台风的影响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公路岩土表面存在软土,其含水量较高且压缩性较大,厚度在2~3m,其中含有薄层粉细砂,厚度在8~50mm范围内。
3.2软基处理技术
公路路基设计中,由于线路较长,各路段软土情况不同,采取了多种处理技术。在路基路面设计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1)排水砂垫层法。考虑到地区土源运输距离较长,材料选择坚持就近原则。此方法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设置砂层,即增加排水面,在填土时,荷载不断增加,使得地基水被挤出,从砂垫层中排出。砂垫层厚度控制在0.7~1.0m范围内,在砂垫层上,铺垫粘性土,避免水返回路基。需要注意的是,在路基两侧,要设置排水沟,以便排水。(2)对于深度在3m左右的路段,采取换填法,利用砂土与粘性土,来替换原有的软土,以提升地基的稳固性,使其能够打到设计要求。(3)复合地基法。此方法结合运用了水泥土搅拌桩与振冲桩复合地基等,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增强土体,形成人工地基。
3.3软件处理方案
3.3.1路堑处理
开展路堑处理前,要将路槽内的湿土给挖出来,按照相应的比例,将生石灰给加入到其中,借助挖掘机设备,进行翻转与搅拌等操作。填料的使用,要经过1d闷料处理,再加入生石灰,重复进行操作,保证湿土与生石灰能够全部混合。当土壤中含水量能够达到标准后,按照设计流程,将土壤铺撒在路槽内,确保路堑中的土壤颗粒能够达到路基施工规范。
3.3.2路堤
对于路堤,开展填充作业,要采取分层处理的方式。开展土壤填充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经过翻晒处理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其达到验收标准后,再开展施工作业。在相对干燥的路段中,土壤含水量少,则不需要额外加入白灰,可直接开展翻转碾压作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土壤颗粒直径的控制,控制在50mm以下,压实度要控制在90%以上。
3.3.3含水量高位置的控制
开展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进行软基处理,针对含水量较好的位置,使用挖掘机,做好土壤翻晒处理,确保土壤内的含水量得以充分的挥发,达到路基施工标准。把湿土晒干后,给填入到路基中,进行粉碎处理,添加消石灰,使得土壤颗粒<50mm。
3.3.4施工质控要点
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时,需要明确施工质量把控要点,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控:(1)控制填筑层的厚度。若填筑厚度不能达到公路路基施工标准,则增加碾压施工的难度,增加公路施工成本,降低路基稳定性,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填筑层厚度。(2)处理石灰原料。在进行软基处理时,若石灰消解不充分,极易造成路基膨胀,因此需要做好石灰原料处理。(3)控制含水量。若路基含水量>30%,则会降低公路路基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翻晒处理,降低含水量,以确保软基处理质量。在进行排水处理时,要使用排水工具,比如排水板,设置排水沟,以确保排水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在公路路基设计中,为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需要制定软基处理方案,明确软基处理技术与施工工艺要点等,为后续软基处理施工,提供技术保障。各处理技术的应用优势与劣势不同,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来选择,综合运用各类处理技术,以确保软基处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常丽丽,刘璐.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2):18~19.
[2]张广涛.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45.
[3]崔娟.公路路基设计中软基处理的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221.
论文作者:刘继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含水量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