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论文_周光彪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论文_周光彪

周光彪

(临夏县中医医院<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 临夏 731801)

【摘要】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其临床有效性。结果:在治疗后,50例患者中血管再通的患者有45例,血管再通率为90.00%,在治疗后2h出现了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有38例,发生率为76.00%。50例中血管再通患者在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上与与血管未通的患者比较有一定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康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灌注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216-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1]。是因为冠状动脉持续、急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久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和病死率高的特点[2]。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后判断血管再通的一项间接指标。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范围为30岁~75岁,平均年龄(55.8±2.5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AMI的相关诊断标准[3]。经诊断,所有患者中没有肝、肺、肾功能不齐全患者以及在哺乳期妇女和孕妇。50例患者的心肌梗死部位:前壁20例、下后壁15例、前壁和下壁8例、下壁金额右室7例。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先进性全方位的诊断,在进行溶栓治疗前,让所有患者口服300g阿司匹林和300mg的氯吡格雷。然后采用匀速静脉输150万U尿激酶与100ml的0.9%生理盐水溶和后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的时间不超过30min。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密切关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采 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

1.3 观察指标[3-4]

血管再通评价标准:患者符合下面任意两项即可判断为血管再通,但仅满足最后两项不能判断为血管再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发生回降,且2h内的回降程度超过50%;②患者的血清肌酸肌酶同工酶峰值提前到14h,肌酸肌酶酶峰值提前至16h;③溶栓2h内患者的胸痛症状基本消失;④溶栓2h内,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并作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后,50例患者中血管再通的患者有45例,血管再通率为90.00%,在治疗后2h出现了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有38例,发生率为76.00%。50例中血管再通患者(45例)在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上与血管未通的患者(5例)比较有一定差异,45例血管再通患者中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21例、室性早搏11例、房性早搏8例,5例血管未通患者中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0例、室性早搏1例、房性早搏1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患上急性心肌梗死的人越来越多,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并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猝死的情况[5]。

在溶栓治疗后,以往临床上判断血管是否再通,主要是以冠脉造影为主要的依据,或者根据临床指标判断,如ST段的迅速回落和酶学峰值的提前两项指标来进行判断。而在本次观察研究中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种类较多,并且通过观察结果显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发生率高,并且在血管未通的5例患者中没有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发生的情况,因此,我们认为与再灌注心律失常相关[6]。因此临床上采用静脉溶栓的方式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促进冠状动脉再通,实现心肌血流再灌注,同时也会引发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7-8]。

综上所述,对心肌梗死患者,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康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雪莲,邢凤梅,王希柱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过程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分析[J].华西医学,2013,01:98-99.

[2]吕俊远,王磊,李晰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09:1110-1115.

[3]宋新平,江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S1:400-401.

[4]文彬.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S2:41-42.

[5]关伟.磷酸肌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05:187-188.

[6]孙丽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4:110-111.

[7]王健兵,刘荣红,赵文增等.比索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和循环内皮细胞及心律失常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18:2411-2412.

[8]吴洪霞.急性心肌梗死60例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04:923.

[9]宋田佳,郭秀娟.急性心肌梗死rt-PA溶栓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治疗与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07:804-805.

论文作者:周光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论文_周光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