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视论文,细节论文,中学历史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08)05-0172-02
一堂优秀的中学历史课,需要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配合得紧密融洽,这当然是精心准备的结果,但在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思维之外,想要在今天的教学环境中取得理想的效果,个人认为还需要在以下的几个细节方面多下工夫。
一、理解历史与当代的关系
历史一词,除了指人类所经历的所创造的,是人类的全部过去之外,也指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与思考。对过去的思考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今天。正如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所说的那样:“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的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渊于对历史的无知。”所以,让学生们理解为什么学习历史和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应当贯穿在授课过程中的。
比如,在世界历史中讲解罗马法,完全可以把目光从中国延伸过去:古代中国几千年始终是个“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缺少“法治”的血脉,而西方的民主宪政制度则与我们不同,这可以从罗马法讲起。当学生们对罗马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还可以将目光再投射到今天的中国社会:罗马法不但服务于奴隶社会,经改造后也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社会,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它的精髓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我们今天建立法制社会也有帮助。
又比如,在讲解《马关条约》时,有的学生会将条约内容与今天的问题联系起来:为什么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工厂是对我国的一种新的经济侵略,而我们今天不是也加入了WTO,也引进了许多外资并鼓励他们在中国开工厂吗?那么,教师就一定要引导学生从背景、目的、政策、结果等多方面加以分析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可见,平时教师在搞教学研究与备课时,本身就应该特别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紧密性,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我们今天的政治经济政策。
二、注重原始材料在教学中的使用
历史是前瞻性很强的学科,想让历史知识变得亲切,今天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以达到部分目的,也可以借助图片等各种形象的资料,但是在实际上,书本与教参中的图片资料等毕竟是有限的,尽管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得到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料,但仍然缺乏亲身的鲜活感受,教师亲身体验并加以搜集的资料更有说服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更当身体力行,并将自己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用照片等方式记录下来,并伴以自身的感悟,有针对性地穿插在教学中,教师自己拍摄的照片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学生来说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是最吸引人的。
如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的第18课“昌盛的文化”及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其中涉及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及玉门关遗址、新疆火焰山等,尤其是兵马俑部分,仅仅靠一张小照片是很难让学生去体味“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惊叹与震撼的,那么,我上课时便将自己参观时的感受及了解到的一些幕后故事和自己在各个角度拍摄的照片作为教材的补充,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又比如,新疆火焰山由于《西游记》而使得所有中国人耳熟能详,但仅仅从照片上,学生也难以理解其何以冠以“火焰”二字,难道红颜色的山就叫“火焰山”?那么,我也将自己拍摄的多角度的新疆火焰山照片展示给学生看,并且告之我去参观当天新疆火焰山的地表温度67度,学生们都惊异万分,再看这图上紫红色的火焰山时,想必更觉得名副其实了,而且印象深刻。可用的原始资料还很多,如录像、艺术品、旅行日记、纪念品等等。
其他,如电影中的场景等也都可以引用,甚至于可运用到习题中。
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有关于农村中学的场景。在“现实”中,教室黑板的上方悬挂的是国旗,在“回忆”(“文化大革命”时期)中,黑板上方悬挂的应该是:
A.五星红旗B.孔子像
C.毛泽东像D.马克思像
教材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往往是抽象的、粗线条的,而电影等则通过生动的形象呈现了历史细节。而这些细节是对学生们学习历史大有裨益的。
“历史学家不仅应该提供有关的证据,而且应该提供有关的最好证据。而有关的最好证据就是在完全平等对待的情况下最贴近事件本身的证据。”而丰富的资料与生动的事例就是“最贴近事件本身的证据”。
三、分清“戏”与“史”
当今社会资讯日益发达,文娱信息日渐爆炸,众多的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高质量的历史剧,由于故事的引人入胜,不经意间倒起了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这就是大众传媒巨大的力量。但影视作品本身是艺术作品,存在着许多虚构的情节,还有一些虽然冠以“历史”之名,实为戏说,但我们的学生由于历史知识的缺乏,难以区分戏与史的关系,甚至于以戏代史,戏史不分,当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当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我认为有义务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真实面貌”来观照文艺作品。这也是历史教学的本质之一,因为历史是一门解释性科学,在史料中寻找历史事实,进行历史思维是历史学习最基本的途径。
如京剧有一出著名的《李陵碑》,讲的是家喻户晓的杨家将的故事。大意是北宋,在宋辽交战中,杨业与其子被辽国兵困在两狼山上,而指挥潘美不但拒不发兵援助,还命人用乱箭射死了冲出重围求救援兵的杨七郎。杨业欲战无力,身受重伤,最后在苏武庙前碰李陵碑而死。
然而,事实上,潘杨两家并无如此深仇,杨业也不是碰死于李陵碑的。
从《宋史·杨业传》中我们得知,戏里兵困两狼山的战争历史上叫陈家谷口之战。此战杨业从他的作战经验判断,交战对大宋不利,所以不愿打。但王监军坚持要打,无奈,杨业只得与之相约:由潘美等率精兵设伏于陈家谷口,等杨业将敌军诱入此地后再协同夹击。但等杨业诱敌至此,还哪有伏兵的影子呢?原来潘王二人贪功,以为辽兵已败走,二人迫不及待地争头功去了。杨业无力再战,马也受伤不能前行了,遂为辽兵所擒。那么,杨业是怎么死的呢?宋史上说是“不食三日而亡”,即绝食而亡。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场战争中牺牲,部下将士“皆战死,无一生还者”。
由此可见,潘美对杨业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未射杀杨业之子。杨业也不是碰死于李陵碑,虽然绝食而亡不如碰碑那么壮烈,但同样令人肃然起敬。
京剧《连营寨》讲的是在三国后期,刘备为夺回荆州,报吴国杀死关羽之仇而于公元221年大举伐吴而失败的故事。而吴国的领兵大都督为陆逊,“那陆逊乃一年幼书生,怎能当此重任”?不仅仅东吴将领没有信心,连刘备都认为“黄口孺子,何足道哉!待孤兴兵会他!”根本就没把陆逊放在眼里。但数月后,陆逊出兵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败,刘备只得带着残军败将逃到了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北),次年便去世了。
《连营寨》的故事即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彝陵之战。《连营寨》凸显了陆逊的雄才大略。但此剧毕竟取材于小说,与真实的陆逊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说陆逊是年幼书生,从《三国志·吴书》的《陆逊传》中可知,真实的彝陵之战时陆逊是39岁,仅仅比孙权小一岁,比诸葛亮小二岁,能称“年幼”?
当陆逊被保举为大都督时,孙权说孤亦久闻陆逊颇有才能,似乎孙权只是听说而不认识此人,更为大谬。陆逊21岁时便在孙权手下历任东西曹令史,获得了孙权的青睐而倚之为心腹,甚至于将其兄孙策之女许配给了陆逊,也即陆逊是孙权的侄女婿,到陆逊39岁之时,孙权却不认识他了?
艺术作品自有它的创作规律,而虚构是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所谓虚构“即作者塑造形象,不是简单地摹写历史中实在的人物和事件,而是允许创造出历史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而真实却是历史学存在的基础。这实在是戏与史的不可调和之处。
当学生对文艺作品与课本不一致的地方发出质疑时,教师有义务指导学生运用正史与其他可靠史料等对照,帮助学生区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
标签:历史论文; 陆逊论文; 三国人物论文; 三国论文; 火焰山论文; 孙权论文; 杨业论文; 古希腊论文; 历史故事论文; 历史学论文; 赤壁之战论文; 东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