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刘晓娟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刘晓娟

北京泽通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1011

摘要:农田是保证农民经济收入的基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保证农作物的增产和人畜饮水,从而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下面我们就现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方法以供农业部门的参考。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念及基本任务

农田水利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规划。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解决农田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问题,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小农水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其能够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以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增收增效,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灌溉工程在我国发展历史约有5000年的历史,据考古资料显示,长江下游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灌溉种稻的遗迹。经过长期的总结、研究、探索,发展至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始终发挥着最基础、最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最基础性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其目的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农业生产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田水利事业的兴衰。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影响

1、农作物用水

在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扶持下,修建了一大批各类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田灌溉,灌溉水资源紧缺问题,使粮食产量得以稳定。灌溉问题是农业中最基础的条件,土壤、农作物、阳光和水,都是农作物成长的要件。通过各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充分调节和改良农田的水分状况和地區的水利条件,从而达到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2、地区生态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气候,当正式投入使用后,地区空气湿度也会增加,提高附近植被的存活率,进而提高植被覆盖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帮助农民灌溉,保证农作物水需要的同时,还可以通水资源的调度使用,使水源得到流动,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3、农业经济

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保证了农民的经济利益不受损,甚至提高,就是根本上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贡献了增长的基础。从稳定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标上,促成了经济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双提高。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

1、对土地的影响

从程度上来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虽然没有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那样,需要占据大量土地和水域面积,但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一定会占用相应面积的土地,这必然会对农田、草地和林地带来一定的破坏,会影响原本用地的利用和生态平衡。

2、对水域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势必会带来一些建筑垃圾、废水污染、灰尘污染等,建筑垃圾和建筑废弃物在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下,排入河水或沟渠中,会给当地的水流造成污染,一些大的废弃物还会堵塞河流沟渠。水域中若有水生物存活,则还会影响水生物的多样性,甚至生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水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水库的过程中,必然对水流、水温和水流量带来影响,使得水流由流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的状态,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急剧下降,不利于河流的自我清洁和自我恢复。

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改善措施

1、提高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够有效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对当地环境进行仔细勘察,尽量选择陆生生物较少的地区进行建设,以免对大量野生生物造成伤害。在工程施工时,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减少建筑垃圾的乱排乱放现象,对施工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再排放到河流中。在工程投入使用后,对管理人员进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培训,促进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监督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到位也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期间加大现场环境的管理力度,使施工各单位严格按规章制度施工,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环节要严格检查,施工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例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相关管理监督部门要严格监督废水处理达标才能进行排放,确保在建设过程中给生态坏境的伤害降到最低。在小型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库区水质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对水底淤泥进行合理清理,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

3、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会带来重大影响,所以,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前期进行方案设计时,需要专业的设计师经过实地考察,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生态环境设计出合理方案,然而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技术人员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设计出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方案。

4、加强日常管理、维护和技术指导工作

严格施工、严格验收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加强日常管理、维护和技术指导工作是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功能良好、运行正常、提高工程效率的前提,是实现工程节水灌溉的重要保障。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注意工程各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并完善出现的问题。并要及时对用水单位及农户给予相关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落实各乡镇灌区管理站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维护职责,要落实到岗、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做到专人、专管、专护、专巡、专查,实行最严格的层级负责制,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管护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细微之处,为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保证。

5、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和支持,必须要以农民群众为基础。农田节水工程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只依靠国家是远远不够的,农民群众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受益主体,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民情、倾听民意,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农民群众建设出一处处优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立可行的激励措施,在日常工程管理过程中,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鼓励他们对破坏工程设施的行为要勇于举报,对表现突出的行为要及时表彰嘉奖,弘扬正能量,传播正能量。激励广大农民群众自觉自发的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来,促进全市农田水利事业的良性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类最重要的贡献不只是创造,也有维护。要做到不让所有的经济发展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只有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在一个相对和谐的交点上一起存在,才能更好的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保障我国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各方面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琢琪,马云飞.发挥农业水利工程正向影响作用构建生态补偿机制[J].吉林农业,2017,(20):66.

[2]汪秀杰.论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211.

论文作者:刘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刘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