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分局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的不断创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提高水利水电工施工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水利水电建设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针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对提高工程质量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各项基础施工技术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十分重要,然而,由于施工情况复杂等原因,造成我国水利工程选择施工技术变化大的情形,这严重影响其水利工程的整体进度。因此,为有效控制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应多角度考虑问题,进而总结和选择,合理配置,统筹安排,综合组织施工。
1.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及特点
水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它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中的利用是社会进步阶段性产物。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际应用中,施工技术是根本,只有技术作为保障才能在艰巨而的重大的工程中完成工程建筑的施工。在社会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水电水利的效益和产生。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才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真正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水利工程与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铁路工程一般土木工程是相同的,与一个巨大的投资,长周期,更多类型的工作,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没有抵抗元素等特点,但水利工程建设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根据国家水利水电建造的实践,水利工程施工的特色凸显反映在水流操控上。水利工程项目常在河流上进行建造,受水文、气候、地质、地形等要素影响凸显。在河流上进行施工,不行避免地要操控水流,进行施工导流,尽量避免水下工作。在冬天进行工程建造时,首要是采取保温文防冻的措施,避免裂缝和变形;夏季施工时,首要避免雨水对工程的搅扰;在其它灾害天气发作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尽量削减气候对工程的影响,确保质量和进展河流上建水利建筑的建设是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会影响建筑的寿命和效率,还会影响重建和修复的成本。更严重的情况是一旦事故发生,事故的结果将不会补偿国民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保证施工质量。河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惠及许多利益相关者,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工业和城市用水,有必要顾全大局、全面规划,因此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阻力。
2.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施工关键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通过大容量、高效率的配套施工机械装备更新改建,我国大型水利工程施工速度和规模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还不够完善,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2.1水利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水利施工工程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因为企业是水利施工技术的第一线和大本营,如果水利施工企业自身机制不健全,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冲击和要求,必然阻碍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缺乏先进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由于科学技术创新并未真正运用于工程建设,导致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撑,其现有专业技术含量较低,严重阻碍了水利建设发展的速度。水利建设技术的创新速度,深受设备更新和引进的影响。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设备老化问题严重,并疏于维护,有些设备甚至长期闲置。但由于企业设备投入不足以及规模发展迟缓等原因,严重阻碍了先进设备的引进和更新。
2.3施工设备落后
技术的发展使机械化程度成为衡量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设备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水利施工企业刚成立阶段,一直都有国家的技术支持和经济补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施工单位逐渐转变为企业,国家不再继续投入资金,水利施工单位部分设备还是当年的设备,很多设备已经趋于报废,设备落后严重。此外,很多水利施工企业因为没有建设任务,没有充足的资金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
2.4导流和截流
在导流和截流中也经常会出现不规范现象。第一,在导流上。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经常会建立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区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河流进行适当的改造,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导流工作缺乏相应的计划,并且在导流方法上存在问题,随意性强。第二,在截流方面。许多水利水电工程截流工作都在泄水建筑物竣工前开展,这将会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3.改进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技术管理
3.1.1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相关项目负责人应建立厂站、车间、班组三级技术管理工作网,实行分级负责管理,责任到人。建立技术信息的收集,事故及故障分析、整理、反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归类并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检修及事故或故障等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率,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
3.1.2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生产过程中,应做好设备运行记录,改正不良的习惯操作行为。并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3.2推广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所谓施工导流,是指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在河床挖坑围堰,以便于按预定方式,将上游来水引入下游,从而创造出有利于水利施工的条件,其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一环,是项目整体布局和施工程序选择的关键因素。分流选择何种方案,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汛期成本和安全。施工导流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常见的围堰方式。土石围堰一般分为四种,即斜墙带水平铺盖式、灌浆帷幕式、斜墙式和垂直防渗墙式。通常情况下,制定分流方案时,必须熟悉施工周围的地理环境,合理安排工期,其设计规划必须符合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以有效控制工程总体发展。
3.3规范导流和截流施工
在导流和截流施工过程中,要进一步规范施工技术和流程。在导流上,应当确保水利施工能够在干地进行,同时应不影响周围水资源的利用。从目前情况来看,截流的最后方式就是围堰,在泄水建筑中具有导流隧洞、导流明渠、导流底孔等。在截流方面,应当在泄水建筑物竣工后,找到恰当的时机完成围堰合龙,从而使水流能够沿着泄水建筑物下泄,当前常用的方法有平堵法和立堵法两种,采用平堵法和立堵法能够实现很好的截流效果。
3.4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管理模式
3.4.1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
水利水电施工人才应该利用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积极创新。水利水电工程可企业设立专项的创新奖励资金。
3.4.2对材料和技术加强研究
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都有着自身的独特特点,在具体操作时要结合其相应的特点,安排适当的经费,进行技术的攻关以及专题的调研,争取做到与项目技术和措施等计划同步实行。同时,水利水电工程企业要加强与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组织培训员工对新技术的学习、新设备的使用,吸收社会上的出色人才,开发新的工艺技术和新的施工材料,新的施工器械等。
3.4.3优化管理模式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应该紧随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管理技术和方法。并且要善于学习同行业的的先进管理经验或者是引进国外的管理经验,深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改革,探索出适合自身企业的管理之路,促进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创新。
结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科技的发展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一定提高,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针对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卢佳仁.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思考[J].现代物业2013,12(9):75-76.
[2]刘杰力.加强水利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2013,10(7):300-301.
[3]赵士召.水利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4,8(2):32-33.
[4]郑良春.水利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2,8(11):32-33.
[5]张振中.浅谈水利水电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11(4):49-50.
论文作者:陈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论文; 设备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围堰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