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衡量指标及对中国工业的初步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论文,中国论文,标志论文,指标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促进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制订工业发展战略需要判断现阶段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本文首先提出以工业增长效率、工业结构和工业环境三个方面作为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进而基于这三方面标志,构造了一套评价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依据这套指标体系对我国工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价。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经验量化估计其水平大致相当于工业现代化国家20%左右的水平;最后,本文分析了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现代化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工业现代化一般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兴工业部门不断产生和增长、原有工业部门持续变革和发展,并由此导致工业结构变化和整体工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进入21世纪,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由于现代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的影响,未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已经不能按照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去实现自己的工业化。中国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探索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中国工业如何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这两方面的挑战实际上对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提出了叠加工业现代化的任务。也就是说,新世纪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必然是实现工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加速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为此,需要对现阶段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
一、对工业现代化实现标志的分析
要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现代化水平,需要首先明确对现代化的两个基本认识。一是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的概念,因而现代化水平的判断标准是随着时代不同而不同的。例如有的学者曾用与手工业生产相对应的大机器生产(所谓现代化工厂制造业)的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注: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96—110页。)但这种判断标准显然不适用于评价21世纪的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另一个需要明确的观点是,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现代化的标准在同一时代、在世界范围内是统一的。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标准应该一致。现代化问题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现代化水平的研究和判断不可能是完全严格和绝对科学的,因为我们实际上是在用相对静态的标准判断动态事物的发展水平、用国际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具有完全可比性的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一般认为,从经验描述角度分析,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包括: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构成中成为主导产业;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将低于第一、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由于工业发展而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国民普遍分享工业现代化的成果,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注:吕政:《关于中国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期。)然而,这种描述失之于泛泛。我们认为,从现有的工业现代化国家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工业现代化,存在三个方面的标志,即工业增长效率方面的标志、工业结构方面的标志和工业环境方面的标志。
(一)工业总体上是否实现了由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的高速增长到长期稳定增长的转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基础性标志。
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一个国家的工业增长遵循一定的规律。从工业化规律看,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并在第二产业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第三产业上升的速度大于第二产业。而在这个长期的变动过程中,工业增长经历了一个所谓的S型曲线的道路。在工业化初期,在人均国民收入属于低水平的情况下,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是低的,工业增长速度也较慢。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产业结构进入快速变化时期,工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高速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迅速增大(一般可达到50%以上),人均收入水平也得到极大地提高。随着国家进入成熟或发达经济阶段,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稳定后(维持在40%—50%之间)开始逐渐出现下降的趋势。这种规律得到了大多数国家(包括大国和拥有丰富资源并以初级产品或工业生产为主的小国)的工业发展道路的印证。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由长期上升后转为下降的最高点,是该国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的标志,然而,此时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从1960年到1995年,高收入国家的该比重由40%下降到32%)并不意味着工业负增长,而是由于工业从快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大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注:史清琪等:《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甘智和主编《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39页。)我们认为,工业由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时期的高速增长转为较为缓慢的稳定增长,是工业完成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的必然体现,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基础性标志。这种基础性标志意味着:(1)从某一段时期截面看,处于结构调整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长率要远远高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发达国家工业增长率。表1所示为1992—1999年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工业生产指数,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智利,由于工业化进程进入工业高速增长的结构调整时期,其工业指数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由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任务,工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工业增长呈现缓慢稳定增长的趋势。除美国外其它国家工业增长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2)虽然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工业增长速度较慢,但由于合理的工业结构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劳动生产率达到了很高水平,而且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如表2所示,在经过结构调整时期的高速增长过程后,发达国家的工业劳动生产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到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制造业每个工人每年创造的增加值都大于25 000美元(未完成结构调整时期工业高速增长任务的发展中国家一般都远远低于这个数字),1990—1994年与1980—1984年相比,劳动生产率增长100%以上,而一般发展中国家同时期劳动生产率增长约为50%左右。
表1 1992—1999年代表性国家的工业生产指数(单位:1990年=100)
注:澳大利亚年度为当年7月1日起至下年6月31日止;印度年度为当年4月1日起至下年3月1日止;中国为工业总产
值指数;德国1992年至1994年是以1991年为100,自1995年起各年以1995年为100。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世界经济年鉴(2001)》,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1年,第673—674页。
表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每个工人每年增加值(美元/年·人)
注:表中增加值数字用各年的平均汇率换算为美元,计算增长率时没有考虑不同年份美元币值的变化,如果考虑到相应的币值变化,实际增长率要低于表中数字。由于在比较期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数字是不具有直接可比性的。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0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56—58页。
(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工业现代化实现的核心标志。
产业经济学理论揭示,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呈阶段性,依次出现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三种趋势,反映了工业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升级的过程。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所揭示的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所占比例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推进而逐渐上升的经验法则,更适合描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工业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演变的规律。而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部门呈现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趋势,工业产业结构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这个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也就是工业现代化的过程。因而,适合于分析一国或地区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指标是该国工业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程度,工业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构成了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基本内涵。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我们认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第一,正如钱纳里所指出“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注: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原版前言第1页。)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表现为结构水平的高低。如表3所示,从工业化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工业内部的结构相似系数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高,到了工业化后期,英国、法国和美国工业内部结构相似系数达到0.988、0.964、0.970。这表明工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而也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要求;第二,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形成了具有高加工度化的工业结构,反映了该国工业利用中间产品和提高最终产品附加值的能力很强,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表明该国工业的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工业现代化的实现。第三,工业结构的技术集约化要求工业增长更多地依靠技术,尤其是依靠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能源技术等在内高技术产业的成长和对传统工业的现代化改造,而这正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从这个角度说,工业结构的技术集约化也包括了当今工业现代化进程要适应信息化趋势的基本要求。
表3 发达国家工业内部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化
资料来源:引自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与政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第241页。
(三)能否形成绿色工业生产体系、保证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环境标志。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有关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被经济学家提出和证实。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不断增加,环境质量迅速恶化;第二阶段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的继续提高而以较快的速度递减,在该阶段环境污染总量达到最高点并开始递减;第三阶段环境压力随着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不断递减,但递减速度总体要比第二阶段慢。显然,这三个发展阶段也是与工业化进程相对应的,第一阶段大体对应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第二阶段大体对应工业化中后期、第三阶段大体上是和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社会相对应。从工业的自身发展角度看,最初的工业增长一般是粗放式的,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随着工业增长方式从粗放的数量扩张向集约的质量提高的转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降低,这也正是工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从每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可以看出,工业生产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清洁。从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看,1980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每单位PPP美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0.7千克、1.3千克和1.2千克,1997年相应的数据变为0.6千克、0.8千克和0.5千克。环境和资源是工业发展的“终极约束”,如果不能够形成绿色工业生产体系、保证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业发展对于推进社会进步和改善人类福祉弊大于利,工业将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无所谓工业现代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工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实现工业现代化必然要求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
二、工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
根据工业现代化的三大标志,我们构造了如表3所示的工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工业现代化涉及衡量指标众多,在具体选择工业现代化评价指标时我们遵循了三方面原则,一是重视指标的国际可比性和资料的可获取性,尽量选取量化、相对量指标,尤其是尽可能选择世界银行各类报告中采用的指标;二是指标数量尽可能地少,使具体计算评价过程简单明了。一般地说,由于社会经济事物的复杂性和相关性,大多数情况下评价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包含和替代关系,庞杂的指标体系并不一定能够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三是基本评价指标与辅助评价指标相结合,弥补由于按照上述两个原则进行指标取舍而可能造成的评价片面性和不准确。关于基本指标的参考值,大致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确定。关于辅助指标,本文没有给出具体的参考值,需要在实际评价中进行分析。(注:应该说明的是,即使是基本指标的参考值,也只是根据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平均水平所进行的经验估计数字,属于大体上的参考数值。不应该将其作为绝对严格的标准数值。)
表4 工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工业增长效率方面,选取工业中每个工人的增加值为基本指标、人均GDP为辅助指标。
人均工业增加值是一个综合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工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在资料的获取上,世界银行提供的发展指标中有制造业每个工人的增加值可供比较和参考。从表2可以看出,1980—1984年,发达国家制造业每个工人每年创造的增加值都大于25 000美元,1990—1994年,发达国家制造业每个工人每年创造的增加值都大于50 000美元,我们选取最低标准人均年工业增加值25 000美元(1980年美元)为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参考值。关于劳动生产率指标本身有一点需要探讨,那就是劳动生产率的量纲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劳动生产率不应该采用“元/年·人”作为单位,而应该采用“元/年·元”,即不应该按照每个员工每年创造的价值来计算劳动生产率,而应该按照每年单位劳动价值投入创造的价值来衡量,如果按照后者计算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不仅仅不低,反而要高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注:张金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高还是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我们认为,采用“元/年·元”单位计算劳动生产率是对劳动生产率概念的歪曲,只有用“元/年·人”为单位才能体现劳动生产率概念的应有之义,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本身意味着通过科技进步提高每个员工的产出水平,而不是通过各种措施(包括支付低工资)节约劳动成本来提高单位劳动成本的产出水平。正因为如此,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成为衡量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如同人均GDP作为划分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的核心指标一样,人均工业增加值指标也可以作为划分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阶段的核心指标。另外,考虑到工业现代化过程和工业化过程具有重合阶段,也将人均GDP作为衡量工业现代化的辅助指标。
(二)在工业结构方面,选取了5个基本指标和6个辅助指标。
(1)主要工业生产设备达到国际水平的比例,是指达到国际水平的主要工业生产设备数量与全部主要工业生产设备数量的比值,反映工业生产设备主要技术经济参数的先进水平,进而反映工业技术的现代化水平。中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曾将国内主要工业设备技术状况划分为国际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和国内落后水平四个级别。工业现代化应该要求一国大多数主要工业设备达到国际水平,因而将该项指标的参考值大致定为70%以上。(2)原材料工业(化工、石油、加工及煤炭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和钢铁)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程度。1989年美、日、德、英、法五个发达国家该比重的平均值为17.9%。美国1965、1980年和1990年的该比例分别为28.8%、21%和13.7%。(注: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与政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第61—62页。)以发达国家的这些数字为参考,取该项指标的参考值为20%。(3)工业制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定义为某类工业制品的进出口总额之差与进出口总额之和的比值,反映该类工业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如果该比值大于0,表示该国该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如果该比值大于0.5,则表示该国该类产品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如果某国工业制品贸易竞争指数大于0的行业多属于资金密集和高技术行业,说明该国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较高。(4)高技术出口品占制成品出口比例,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高技术出口品是指一国用于开发与研究的支出列前十名的行业(根据美国工业分类)生产的产品;制成品出口的制成品是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一次修订本第5—9节中所列的商品,包括化学及相关产品、基本制成品、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以及未被划为其它类别的其它制成品和货物。该比例也用于反映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根据世界银行1999/2000年报告,1997年美、英、德、法、日本等发达国家该比例分别为44%、41%、26%、31%、38%,这里选取30%为工业现代化实现评价参考值。(5)研究和开发(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该指标在一定程度反映该国工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R&D占GDP的比重基本都在2%—3%之间(美国1995为2.5%、日本1994年为2.9%、德国1993年比例为2.4%、英国1993年比例为2.2%、法国1994年的比例为2.4%)(注:郭克莎·《工业投入质量的国际比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而考虑到同期这些发达国家GDP的构成中工业增加值大约占30%左右,相应发达国家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以上,因而粗略将该参考指标定为6%以上。(6)6项辅助指标包括专利申请文件数量、版税和许可费数量、每百万人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信息化指数、高技术工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比重、人均装备率等,前三项为世界银行给出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指标,这里用来间接评价一国工业的技术现代化水平。信息化指数用于衡量工业的信息化水平(注:信息化具有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中只有社会信息化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测度指标。信息化指数本身的测量方法比较多,如我国信息产业部出台了20项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日本电讯与经济研究所(RITE)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模型,等等。)。高技术工业(包括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比重用于衡量一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有关资料显示,在1995年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值占整个制造业产值比例大约在15%左右(注: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第142页。)。人均装备率等于生产用固定资产净值与职工人数的比值,可以反映资金密集化程度,进而说明工业的技术水平。
(三)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选取2个基本指标和3个辅助指标。
(1)每千克当量石油产生GDP(PPP美元),该指标旨在反映工业的能源利用率,可以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工业现代化程度。据联合国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高收入国家每千克当量石油产生GDP,1980年平均为2.2(PPP美元),1998年平均为4.6(PPP美元),欧共体国家1998年达到5.6(PPP美元),这里将该指标的参考值确定为大于4(PPP美元)。(2)每个PPP美元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联合国采用的衡量污染排放的指标,高收入国家1997年该项指标为0.5千克,欧共体国家为0.4千克,这里将该项指标参考值定为0.5千克。(3)3项辅助指标为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工业三废排放量、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这是我国国内统计常用的衡量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能够更全面地衡量一国工业的环境现代化水平。
三、对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初步评价
到20世纪末,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设备和通讯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及各种消费品等工业领域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产量,如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纺织品和电视机等,已经居世界前列。然而,数量、规模的庞大并不意味着很高的工业现代化水平,我国工业还存在素质较差、国际竞争力较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等问题。现阶段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具体达到了什么程度,依靠上述工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可以进行基本判断。
(一)工业增长效率方面的评价。
中国工业已经经过了20年的高速增长,1980—1990年、1990—1998年的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1%、15.4%,到200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42 6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26 950亿元。然而,从中国工业每年每个员工的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角度看,中国工业发展要实现工业现代化所需要的由高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还有相当长的时期,2000年中国工业每个工人人均增加值为45 679元,如果按照汇率和美元换算因子折算,该值大约相当于不到3 000美元(1980年美元),这只相当于我们确定的参考值25 000万美元(1980年美元)的12%左右。一项更为具体的研究表明,到1992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6.2%(注: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然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换算的我国GDP与按照汇率换算的我国GDP美元数相差较大(前者为后者的4—5倍),因而按照汇率计算的我国GDP数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际GDP水平有所低估,因此,实际上中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可能要高于上述数值。总体上说,从工业生产率角度看,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还很低,考虑到汇率计算等因素综合判断,只大致相当于工业现代化国家的10%—20%左右的水平。
(二)工业结构方面的评价。
工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结构的现代化。自1953年到1978年,中国一直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初步建立了庞大的中国工业体系。从1980年开始,中国工业开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速增长时期,1980—1999年,中国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工业产出结构看,工业结构已经呈现轻型化态势和一定程度的高加工度化态势,但技术集约化态势比较缓慢;从工业的资产结构看,则呈现轻型化和逆高加工度化态势以及技术集约化更加缓慢的态势。总体上看,一方面,在轻重工业的内部结构变化方面、初步的高加工度化态势等都显示出我国结构升级的特征,另一方面,原材料工业比重过高、高加工度特征部门比重过低、产业内部加工深度不足、技术集约化发展缓慢都表明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矛盾还很突出,工业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的任务还很艰巨。具体从衡量工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指标看:(1)中国工业主要生产设备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据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计算,我国有24.6%的主要生产设备达到国际水平,28.4%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7.1%为国内一般水平,9.9%为国内落后水平。显然,这与我们确定的国际先进水平设备占70%以上的工业现代化参考值相差较远。(2)中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相对较高,1999年原材料工业占制造业的增加值比重为31.8%,远远高于一般国家重工业化高潮时期(注: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与政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第61页。),这与我们确定的小于20%的参考指标具有相当的差距。(3)关于中国工业制品的贸易竞争指数,研究者计算表明(注:金碚等:《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管理世界》1997年第4期。),1995年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旅行用品、手提包、动物肠线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行业的贸易竞争指数为正,而附加值比较高和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都为负(该项计算已经将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产品部分扣除)。1998—1999年,除了航天器及零件、航空器等少数高技术行业贸易竞争指数为正外,绝大多数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为负。(4)关于高技术出口品占制成品出口的比例,根据世界银行报告,中国该比例1996、1997年均为21%,比我们确定的30%的参考值低9个百分点,低于美国22个百分点、英国20个百分点、德国5个百分点、法国10个百分点、日本17个百分点。(5)关于R&D经费占GDP的比重,1991—1997年中国该比例分别为0.7、0.8、0.7、0.7、0.6、0.6、0.6,占同期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大约为3%左右,只相当于我们确定参考值6%的一半水平。从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看,1997、1998、1999年的比例分别为1.21%、1.28%和1.35%,而一般发达国家的企业该比例不低于3%(注:史清琪、尚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年,第209—210页。)。(6)从一些辅助指标看,我国工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以高技术工业产值占制造业的产值比例为例,根据1998年《中国科学技术指标》,从1993年到1997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中高技术产业的比重由8.9%上升到12.17%,而1995年中、美、日、法、德、意、英、加拿大、韩国该比例分别为10.7%、15.1%、14.9%、9.8%、9.7%、5.1%、14.1%、8.1%和15%,我国的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中的信息产业发展非常迅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连续多年排在各行业之首。有学者预测,到2005年高技术行业(电子、医药、交通运输、仪器仪表)的销售额将占整个工业销售额的24.1%(注:俞肖云:《十五期间工业产出结构影响因素分析与测算》,《统计研究》2002年第2期。)。综合上述指标可以认为,中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水平还比较低,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工业现代化还处于较低水平,如果需要给出一个经验量化估计,我们估计大致相当于工业现代化国家的20%—30%左右的水平。
(三)工业环境方面的评价。
基于世界银行2001年发展指标的数字,中国每千克当量石油1980年产生GDP为0.8(PPP美元),1998年产生GDP为4(PPP美元),基本接近于我们所确定的工业现代化参考值;每个PPP美元GDP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980年为3.3千克,1998年为0.9千克,与我们确定的参考值0.5千克还有一定的差距。然而,同样是由于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换算的我国GDP与按照汇率换算的我国GDP美元数相差较大,因而按照PPP换算的我国GDP美元数具有高估我国GDP的倾向。因而,上述两方面指标都可能高估了我国工业环境方面的现代化水平。实际上,我国工业生产能耗高、浪费大,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差距较大。例如,1995年中、美、日三国电厂标准煤能耗分别为412克、370克和320克(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第254页。)。又如,根据2001年日本能源和经济统计手册,中、美、日三国1998年每创造100万美元GDP(1995年价格),分别需消耗能源913吨、272吨和96吨油当量,相差十分悬殊(注:郭培章:《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1页。应说明的是,这里是按照汇率计算的中国GDP,可能在某种程度低估了中国的GDP水平,因而实际上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差距。)。但还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工业结构变动一直在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一项分析表明,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低能耗(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小于1.5吨)的工业部门要比高能耗(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大于3.5吨)增长速度快,环境污染不严重的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注:周民良:《中国工业的结构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改革》2002年第2期。)。总体而言,在工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与国外还有相当的差距,从这个角度评价,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估计大致相当于工业现代化国家30%左右的水平。
(四)综合评价。
从理论上说,科学的综合评价应该通过给予各项基本指标一定的权重并进行无量纲化打分,最后通过一定的数学处理来得到评价对象的总体得分(如模糊综合评判),同时还需要通过辅助计算指标、修正根据基本指标计算的总体评价得分。然而,出于资料获取困难和“初步”研究定位的考虑,本文只综合上述三方面的评价,给出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一个总体判断: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经验量化估计是,其水平大致相当于工业现代化国家20%左右的水平。
四、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现代化模式。中共十六大确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既强调中国工业化进程要与以信息化为代表的世界科技进步发展趋势相结合,又适应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这些方面,新型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要求是一致的,二者具有天然的协同性。因此,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制定中国工业化战略要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协调起来,协同推进。在协同推进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现代化实现模式。这种实现模式的探索和选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既要考虑到中国工业的总量、结构等现状因素,又要考虑到中国工业发展的传统道路和特征等历史因素,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中国转轨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典型二元经济、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宏观经济背景因素,最后还要考虑到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迅速发展等趋势因素。探索一个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中国工业现代化实现模式,是中国工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二,正确处理工业现代化与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在中国这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中推进工业现代化战略,最大的障碍是不断增长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问题就更为严重。一些学者认为,不能盲目地提出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技术现代化,认为中国工业目前不具备结构重型化、跨越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的条件,要建立与劳动力总体素质相适应的工业结构而不是让劳动力去适应超过自身素质的工业结构。在加入WTO后,由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相对更具有竞争力,又增加了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显然,这种观点具有合理的一面,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总体上看,技术进步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力就业的减少,因为技术进步在可能减少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还创造了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应该说技术进步直接导致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使劳动供应分裂为不同的就业群体,而只有技能水平低且单一的就业群体才具有更大非自愿失业的可能性。另外,如果考虑到“资本也可以认为是体现了过去的劳动量,因此,使用资本应该把过去已经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考虑进去。这就是说,资本密集技术不一定比劳动力密集技术创造的就业机会少,至少对使用含有较高劳动量的资本货物的那些资本密集技术是如此。”(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势》,中译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0年,第321页。)从这两点看,即使是从扩大就业角度看,我们也不能够主观地拒绝现代工业技术、拒绝资本密集型产业、拒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确的战略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同时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第三,鼓励各个地区探索自己的工业现代化道路,使部分地区率先实现工业现代化。由于历史、自然要素禀赋和改革开放政策等原因,中国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一些工业发展水平很高的地区率先实现工业现代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注:然而需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要通过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来实现自己地区的现代化,不同地区又不同的支柱产业,一些没有工业的地区也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等其他产业来实现本地区现代化。)。另外,产业集聚是一种产业发展规律,由于某种原因某些产业会在一些地区大规模集聚,从而带动该地区的工业现代化水平,使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某些工业的现代化成为可能。实际上,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表明,中国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两个三角洲地区,先后出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三种不同模式,即以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以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为主的“苏南模式”、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基础的“温州模式”。这些模式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作用,而且也为全国经济发展积累了经验。因此,要鼓励各个地区探索自己的工业现代化道路,鼓励各地在遵循工业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地区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的作用,创造自己的工业现代化实现模式,从而为全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提供经验。
第四,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现代化的关系。信息化是工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从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看,没有相当高的信息化水平也就不能说实现了现代化。然而,还要明确,信息技术不是现代技术的全部,信息化也不是工业现代化的全部,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程度只是工业技术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中国必须在重视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不忽视生物工程、航天航空、新材料、能源技术等高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在2001年,美国经济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增长首次出现负增长,但生物技术却一枝独秀,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这应该引起我国的重视。此外,中国工业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技术产业,提高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重,另一方面,要重视以现代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推进传统工业的现代化。例如,要在建立先进的以电子计算机、通讯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产业体系的同时,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重大装备生产体系、运输设备制造体系和能源与基础化学工业体系。
第五,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加速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只能依靠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因为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还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真正的自主决策的市场竞争主体,而只有这种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才是最有效率的技术创新主体,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靠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动。因此,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战略重组和企业制度创新培育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六,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中国的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世界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使得国内竞争国际化,我国工业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竞争力,竞争力必须在竞争中形成。实践证明,我国长期受到保护、处于垄断地位的产业是最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国企业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才能逐渐培育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企业的差距,中国的工业现代化才能够实现。
总之,在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驱动下,如果我们能够快速、协调地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到21世纪中期,中国将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为本世纪末中国全面走向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工业基础。
标签:劳动生产率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工业增加值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产业增加值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经济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中国军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