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肛裂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肛管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愈10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为(1.7±0.8)分,对照组为(3.2±1.2)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水肿,1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出现3例水肿,2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管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相比肛裂切除术的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肛裂;肛管内括约肌侧切术;疗效
肛裂是临床上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效果不够显著,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1],治疗肛裂的手术方式较多,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肛裂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肛裂患者采取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肛裂患者36例,患者均符合肛裂的临床诊断标准,即患者临床表现为肛周疼痛,呈刀割样,疼痛数分钟有缓解,便秘,出血等;患者裂口边缘底深,呈增厚性纤维化,肛乳头水肿等。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9例,女9例;年龄25~62岁,平均(39.6±3.3)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2.8±1.3)年;肛裂位置:后正中位患者有10例,前正中位患者有5例,前后并存患者有3例;对照组男10例,女9例;年龄24~64岁,平均(39.8±3.5)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7±1.2)年;肛裂位置:后正中位患者有11例,前正中位患者有4例,前后并存患者有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肛管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取患者膀胱结石位,对局部进行麻醉,在患者肛缘1.5cm进行放射状小切口,将食指置入肛管内进行引导,采取止血钳进行分离,将内括约肌挑出,切开并扩肛,容纳4指为止,在术中发现内痔、外痔则进行切除,将切口缝合,对切口进行压迫止血;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肛裂切除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和麻醉,取患者膀胱结石位,将肛裂表面进行切口,取小血管钳夹将溃疡边缘夹住,分离至溃疡基底部,将肛裂切除;术后进行加压止血,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判定,分为治愈、好转、无效三个标准。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肛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肛门功能有明显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创面无新鲜肉芽组织。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愈10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两组疗效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为(1.7±0.8)分,对照组疼痛VAS评分为(3.2±1.2)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水肿,1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出现3例水肿,2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肛裂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导致肛裂发生的因素较多,常见的主要有肛门手术、感染、炎性肠病、肛管受损等,使肛门括约肌出现血性痉挛或溃疡,长期积累出现肛裂;同时肛瘘的发病因素可能和血液供应相关,有研究显示肛管后正中线供血不足能够导致肛裂。临床上治疗肛裂的主要目的为消除内括约肌痉挛,使肛管内压降低[2];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能够在短期解除患者疼痛,但长期效果不明显;治疗肛裂的手术方法较多,肛裂切除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切开后将病变组织清除,达到治疗效果,但术后患者出现疼痛明显,同时伤口较大不利于患者康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肛管内括约肌侧切术具有创伤小、愈合时间短、疼痛轻等优点,能够在充分暴露视野下降括约肌挑出并切断[3],达到治疗效果。但在术中应充分了解患者手术指征和手术禁忌症;术中应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术后对创面进行充分处理,降低感染几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为(1.7±0.8)分,对照组疼痛VAS评分为(3.2±1.2)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肛管内括约肌侧切术和肛裂切除术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的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胜.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205-206.
[2]倪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6):89.
[3]程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88例慢性肛裂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5):518-519.
论文作者:苏显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患者论文; 肛裂论文; 括约肌论文; 统计学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率为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4期论文;